什么是玄学
含章(万物皆流 无物常住)
什么是玄学?大家可能跟我一样,似乎对它多少有些了解,但是真正想说清楚又有困难,好在现在网络上的资料可以信手拈来,我们可以先对这个话题做一些探讨,否则玄学“玄”了半天还不知道个出处、所以然等等的,恐怕要被人说是被“玄学”搞得“玄”(眩)晕了。 “玄”字最早见于《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玄学在魏晋时期空前繁盛,并且形成了以《老子》、《庄子》和《易经》为代表的“三玄”思想骨架,以至于后人在谈到玄学的时候经常就是代指“魏晋玄学”。传统认为“魏晋玄学”是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同时也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所谓“自然”是指宇宙本来的状态(即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所谓“名教”相当于今日所说的“意识形态”,即利用集体历史、个体经验以及因果逻辑总结出一些理念、原则,并以此直接或间接的规束现实生活。尽管当时玄学学者们对“自然”与“名教”的理解存在差异,这个我们也不去探究了,但是可以看出玄学的是在一群高等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像当时的名士裴頠、郭象、嵇康﹑阮籍就是代表。另外,由于玄学在产生之初就是针对于宇宙自然“本末”问题的探讨,因而将其归于哲学的范畴基本是没有异议的。 后来玄学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不断被后世方术家所充实。产生了包括山、医、命、卜、相在内的五种体系,这些玄学体系的思想借鉴于先秦的阴阳学说,而这些思想并不是直接借鉴而来的,主要是由于汉时道教的兴起,在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时候,除了引《道德经》为经典的同时,也把阴阳学说五行演德学说一起丰富起来,所以玄学同道教的渊源极为深厚,可以说都是国学思想组成和传承的一部分。 “山”所包含的内容是指修身养性,静坐内炼等,大略可以包括有:导引、内丹术、外丹术、武术等。代表著作有《太清导引养生经》、《伍柳仙踪》、《唱道真言》、《铜符铁劵》、太极拳、五行拳等。 “医”指医术,就是古代中医系统,治疗手段分为:针灸、汤剂、推拿、祝由等。代表书籍有《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脉经》、《针灸大成》、《本草纲目》、《汤头歌》等。 “命”就是命理,所指就是占算人生命运的学问。大略分有:四柱、紫微斗数、九星论命等。代表著作有《渊海子平》、《滴命髓》、《紫微斗数全书》等。 “卜”所指就是占卜运程的行为,大略分有:六爻、梅花、六壬、奇门等。代表著作有《易林》、《增删卜易》、《梅花易数》、《皇极经世书》、《大六壬全书》、《奇门旨归》等。 “相”是相术,指观察人的面貌、地理环境等方法。大略分为:面相、手相、风水等。代表著作有《柳庄神相》、《麻衣神相》、《地理全书》等。 现在人们所认识的玄学大多就是指的命、卜、相这些内容,一般人不会认为山和医尤---尤其是医,也属于玄学的范畴,事实上过去研究玄学术数人都是把医、卜、星相作为一体来研究的(可能有人会不太明白,这个我们会在以后继续探讨),不过我们还是不应该忘记玄学的哲学基础,否则真是离迷信不远了。 让我们也将目光投向西方世界,看看他们是如何面对玄学的问题的。玄学在西方称之为 “形而上学”(Metaphysics),西方形而上学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这个人应该不用介绍了),其最著名的哲学著作《Metaphysics》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圣经》。我们先看下“Metaphysics”的构词法,“physics”是“物理学”,前缀“Meta-”有“在……之后”、“超越……的”的意思,因此“Metaphysics”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物理学之后”或“超越物理学”。易曰“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是 “物理化”、“具体化”的意思,意思相近于专门学科,“形而下学”就可以理解为各种自然科学。“形而上”即是抽象出来的意思,“形而上学”也便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这一点与东方的玄学是不谋而合。而且同东方玄学发展涵盖了方术一样,西方的“形而上学”与炼金术、神学、占星学、地卜(Geomancy)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不禁要问玄学会不自觉地在东、西方产生,并且用极其相似的方式演绎发展,原因是什么?通常我们会认为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乃至改造自然的需要”。往深层说,是源于人类对自身挥之不去的恐惧感 --- 对自身来源的恐惧(“我”从哪里来?),对自身存在的恐惧(“我”是谁?),以及对自身归属的恐惧(“我”到哪里去?);一切的问题皆汇集于 “我”,因此,与其说玄学/形而上学是“认识自然、探索自然乃至改造自然的需要”,不如说成是“认识自我、探索自我乃至改造自我的需要”,这就是我在豆瓣第一篇日记中写道的“我们的议题一定会围绕着‘认识自我’展开”,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议题必然也会引导我们走向心理的领域(心理学)。 心理学揭示出人们的恐惧源于未知,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人类从未停歇过的“认知”脚步就是为了挑战“未知”并且让它无立足之处?抑或我们挑战的就是自己?我想这个已经不是本篇所要探讨的内容了。 玄学似乎就有这么一种魔力 --- 它可以 “纠结”到更多的形式来加入到对宇宙人生的论论,并且与人们保持一种“幽冥”的联系:如果必须在“科学”与“玄学”中选择一方,我们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科学”,结果似乎不能再清晰了。但是,在不经意的某个时刻你会发现“玄学”的魅影依旧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说了这么多,以为对它应该了解不少了,或许,真正的玄学我们从不曾认识 --- 也许它就是“未知”的代名词。 最后,让我们用康德的哲言结束这片文章,领略下这位金牛座哲人“玄思”的答案 ---“有两件事情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一件是人们内心的人类道德准则;它向我们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主要参考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964.htm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在海学习,目前很迷茫,一直信任国学!有厉害的周易老师吗? (江河水库)
- 想问事情的请来 (归去)
- 简批八字流年 (唯一)
- 免费测算感情 (日出)
- 🔮塔罗咨询 心理疗愈 性价比高 (pat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