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展 | “流行”起来的艺术,要不要戒掉? 文末有展览体验名额送出!
下课看展(看展,聊展,有思考,有温度。)
艺术“流行”起来了?
你买到优衣库+KAWS联名款UT了么?

你收藏了陈冠希、权志龙“代言”的潮牌玩偶了么?

服装品牌与艺术家的联名款总是被消费者抢购一空。甚至有人说当代艺术挽救了服装零售业。
怪婆婆的展,你去看过了吗?好像每年都有那么几场,正宗的、山寨的,傻傻分不清楚。
这些被过度商业化的当代艺术,是不是违背了艺术家创作的初衷,还是艺术家本就变得商业化了呢?
当“艺术”变得越来越“流行”,对“艺术”来说到底是不是好事呢?对观众和消费者来说呢?
本次《瘾瘾作乐》展览的艺术家,对这些当代艺术作品来了一次大胆的戏谑与反思:



作品《一切都是虚妄 All False》
古代文明的建立源自于精神世界的丰富。坚定炙热的精神追随让文化痕迹至今充满崇敬与尊重。
文化喷张,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我们今日所追随的到底是文化本身?还是附加在文化潮流上的自己?
新 or 旧?
曾经人们试图通过心灵寄托来解决问题——旱时祭祀雨神,战时祭祀战神,旧神的繁荣也源自于人类的原始欲望&信仰。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我们不再信奉神灵,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手机、网络和各路尖端产品上。
人类通过新的媒体和科技来解决各种问题——新神崛起了,旧神越来越衰弱。

旧神更多在于精神上的信仰,新神在于物质需求上的使用和进步。
新旧神的冲突其实也是新旧文化的冲突。一场旧神的自救和新旧两派之间的夺位战开始了——
这就是小说&美剧《美国众神》的故事。

作品《悲剧的诞生》
当代流行文化符号与古典希腊神话雕塑的异象重构,形成了新旧价值观在消费至上时代的碰撞和融合。
伟大时代创造出的文明是亘古流传的神话与史诗,还是文明崩塌前最后的疯狂。
这些异象的掉落和破碎是当代的新美学,还是流行文化对千年传承的文明毁灭性的打击?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不也是如此么——

作品《Made in China》
人们的成长印记中融合了不同的文明和价值观。
思想的闯入者们将传统社会的面貌彻底打破,那些镌刻在几代人记忆中的社会面貌,被新的认知和梦想重新改造。
生长出一片承载欲望与梦想的奇特精神世界。
所以,消费该不该降级?
本次展览的多件作品,都让人联想到逐渐兴起的新的生活方式:“消费降级”。日本称之为“第四消费时代”。

在一个消费极度发达的社会,人们却开始觉得没有必要拥有太多物品,而且购买昂贵的奢侈品并不能显示自己的身份或个性。
人们变得不太愿意买东西了,反而是与自然共存,不浪费能源,通过物品的共享和共同使用促成彼此之间的交流,能够带给人更多的更多幸福感。
这种价值观的兴起,就标志着“第四消费时代”的到来。
他们并不贫穷,但却更愿意食用天然食品,认真做饭,不使用合成洗涤剂。不开空调,洒水降温。不追捧新产品而使用上一辈留下来的东西。
他们每天穿着同样的衣服。不会被所谓的潮流牵着鼻子走。
同时,他们也有更大的舞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不需要通过服装来强调自己的身价。
消费者的心理追求从“自我扩张感”变成了“自我肯定感”。
我们对新事物的喜好,对消费的攀比,对信息的追逐...
这种“瘾”,最终令我们快乐吗?
这样的“瘾”,需要戒掉吗?
展览以“瘾瘾作乐”为主题带着观众试图脱离社会生活赋予的身份桎梏与欲望的枷锁,重新定义自我身份。
说说观展感受:
首先,2000多平米的展厅足够大。(8&9号两个展厅,容纳17件作品以及观众)。
其次,观展人数和节奏有把控。观众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按批次进入展厅,在每个作品前,都有足够空间和时间可以欣赏和拍照。建议观展时间120分钟,实际使用时间差不多,观展体验很不错。
最后,作品观点直接易懂且有共鸣。作品足够多,感受因人而异,就有待大家亲自去体会了。
来看看下面的其他几个作品吧——
我们准备了8张《瘾瘾作乐》展览现场体验名额给读者们。
需关注“下课看展”微信公众号参加抽取体验名额活动哦!
参与方法:
即日起,转发此文到朋友圈,并附上自己的一段话(可以是看展理由或对展览主题的理解等)
将朋友圈截屏发到我们后台,我们将从中挑选4位读者,每人获得2个体验名额。
获奖名单将在下周的文章末尾公布,大家请密切关注哦。

《MOTSE墨子:瘾瘾作乐》上海站
2019.8.9 ~ 11.2 10:00 ~18:00(周一闭馆)
宝龙美术馆8、9号厅,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单人通票:158元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吕澎著的中国当代艺术史有人要吗 (雷影)
- 《江南瓶花映雅情》150x120cm 布面丙烯油彩 入选“江南如画—... (朱寒|ZhuHan)
- 无底价拍卖🧧女艺术家 行为艺术之母签名书、古代陶瓷签名大... (独乐斋主人)
- 长三角(苏州)青年艺术家书画邀请展 (朱寒|ZhuHan)
- 中国当代国画名家陈良笔下的国画《溪水》 (神墨丹青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