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解析:《长安》没法儿不烂尾,或者是最高级别的收尾
来自:6658776 楼云舒
“剧本里徐宾是个老好人,对张小敬也非常忠诚。但是,后来出了新规定,不能随意改编历史人物。所以‘毁掉长安’的锅他们都背不了,导演和编剧环视一周,只有徐宾可以背这个黑锅,毕竟他是虚构的。”
-----徐宾扮演者赵魏对扬子晚报说道。
我刚看完也很想不通,这算是崩了吗?但又有些线索没理清楚,也可能是我没看懂?于是多了解了一下。
原著里没啥徐宾的戏份,而剧里幕后大佬成了徐宾,把整件事情背后的目的从萧规复仇拉升到了为国为民,劝谏君王的高度,但剧中的徐宾大才,拿得出手的治国谋策不要太多,参考程参对其算法、税法等资料的评价,还有印象极深的对于造纸术改进的一系列思考。最关键,他还通晓人心,否则怎能仅仅一句话,就可蛊惑他人以完成自己的计划,这么一位深谋远虑的旷世奇才,怎么会在收官时语无伦次、无所适从?你即便是受到时代背景下君臣礼仪一类的束缚,对君王惶恐之心太甚,折腾了大半年到最后不知道该咋开口,你难道想不到干脆直接把自己的治国之策付诸案卷交给圣人?
然后这就是问题了...因为他不能说,更不能写...
圣人,唐玄宗,本就是大才,只是晚年倦怠,但经此一天,即便是个普通人也会有很多的思虑,也会有所改变,剧中也已现苗头,如果他在此刻接受到了徐宾的国策,以他的身份能力、曾经的眼光和今日的变故,大唐重回巅峰,怕也就只是三五年的事了。
但这毕竟不是纯架空,唐朝此后的命运,世人皆知,所以,剧本不仅不能对历史做刚才所述的修改,还得让各色人物走到这里有个相对合理的结局,所以,在徐宾稍微冷静下来以后,也许已经在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在不被圣人信任其才能的情况下,把毕生成果奉献给大唐的时候----比如直接开始论述其谋其策其术----张小敬赶到了,他基于他自以为对徐宾的了解,也或者说基于想保住徐宾一条命想把锅甩出去的原因,说出了那句彻底葬送掉徐宾的台词“到底是谁让你干的”,不止一遍...这句话,造成了两个结果。
一方面,徐宾又被激怒了,思路情绪又失控了,“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我有这个能力”,他的目的不自觉的变成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开始复盘计划,浪费掉了宝贵的时间。
另一方面,圣人从头到尾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太子篡位,张小敬这么一说,加上之前受到危险和哄骗(那些谎称太子人马要取他命的人),不管他心里之前想过些什么,有没有重拾大唐辉煌的想法,现在心里大概只剩一个念头“肯定是太子”,所以,听徐宾复盘,保徐宾性命让他说话,怕也只是为了寻找其中蛛丝马迹而已。
所以,徐宾耗费半生心血的各项成果,耗费半年的筹谋,都没能来得及开花,在此终结于一箭,所以这十二个时辰,最终,没能改写大唐,所以只能烂在这里了。
但如果不是烂呢?
萨珊金币!!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
萧规被查出的金币,如果这就是他们的活动经费,如果幕后确是徐宾,何孚变卖家产交给他的钱怎么会变成萨珊金币呢?
徐宾被查出的金币,意味着两个事情,一是萨珊金币确是没法儿用,否则他这么多,不管是造纸厂还是自己家都不应该如此寒碜,二是萧规的金币也就确实不是拿来日常使用的。
救姚汝能的人,给了他一枚萨珊金币,说有需要的话拿着那个去安西找他,这说明了这个金币目前有一些别的用途,姚汝能可以拿一枚金币去找他,那别人也拿一枚金币去找他可以吗?又或者说他会不会也给另外的人金币,跟其说“拿着金币来安西找我”,这么理解的话,那么萨珊金币就成为了一个组织的象征,萧规和徐宾也能向他人派发金币,而且剧中有提过,至少萧规和徐宾的金币,是同一个批次(头像一样的)。另外,从剧本角度,如果真的是那么浅显的结局,那这段剧情没有任何推进作用,势必背一个拖时间烂尾的骂名;相反,使用大结局这么金贵的时间来交待这段剧情,甚至连那枚金币都有个特写,不管从镜头语言还是剧本构成,我们可以断定它意有所指。
我们接着往下想,金币,至少是金,是具有绝对价值的,除了作为刚刚说到的组织内人员的身份证明,怎么样才能实现金币的实际价值呢?其一,把金币熔了,变成金子,没有他国货币的属性,就可以随意使用了,但即便到了当代,一般人想熔金子,都很不容易;那就只有其二了,去可以流通的地方,或者...本地变成可以流通的地方...
唐代疆土拓展到中亚,就开始与大食有了接触和冲突,剧中是天宝三载,而八年之后,大食与大唐就有了第一次的正式战争,是大食主攻,意图往中国方向发展,这么一看,我自己理解的答案,呼之欲出,让我再结合剧中的“烂”和“bug”再分析一波。
首先,有萨珊金币的人都与大食方面有接触并且接受了萨珊金币:
萧规,为何突然就不杀圣人了,带着圣人开始逃跑了,真的仅仅因为张小敬一句提议让圣人下乡吗?换一方面,张小敬没到场之前,他跟圣人该说的话都讲完了,无数次可以杀他报仇的机会,也许当时想着灯楼下来了大家一起死就行了,为何灯楼计划最终失败了,他还是不动手?有没有可能他从头到尾一直就留着生的希望?他接受了徐宾给的活动经费,按徐宾的策划刺杀圣人,为何又要接受不可流通的萨珊金币呢,换句话说,如果他跟大食接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人力或经费方面的支持来不顾生死完成计划,那他应该要求可以流通的货币,更多的钱,更能保证完成计划啊,而且,他把金币发出去了不少,但却没发完,留了一些,留给谁将来用的,是不是万一自己活着回来?
徐宾,他的金币那么多,大概是一个也没花,而且还藏在了自己那么重视的在纸厂的墙柱里面,他又在等什么时候花?从剧本角度讲,为何一定要创造徐宾一个“他背后可能真的有人”的感觉?从人物塑造上讲,如果他真的胸怀大志能力出众,为何之前分析的临门一脚却跑偏了?那合理的解释,就是他背后确实有人,而且还不止一个人,有可能是大食整个国家,那他那些如此出众的能力就有了解释,是别人的,所以他最后不知该如何使用了,但不管怎样,他还留着以伏火雷挟持圣人带着张小敬一起逃的想法。
姚汝能,给他金币让他去安西找组织,大概也是救他的那个人觉得他可用,可用在什么地方?
大食收买唐人,许他们日后高官厚禄,还给了他们日后攻入大唐可以挥霍的财富...
萧规,计划杀死圣人,大食给予支持,如果圣人死了,大唐一乱,大食可以立马趁势进攻。
徐宾,想做宰相,大食给予支持,如果被收买的人做了宰相,对大食的好处不言而喻,即便他突然不想为大食效力了,只要把消息散布出去,大唐朝堂也会乱,大食也能提高胜率。
姚汝能,结合他剧中作为姚崇后人的身份,姑且留下以备后用吧。
这样理解,既符合剧本,历史相关性也比较合理,个人之见吧。
------------------------------------------------------------
愿意回复一下别人的评论,但说明一下,通过看好多别人的思路,基本可以认定这剧算是比较开放性的结局,有道理说法好几种,也都各自缺乏最实在的证据,所以我仅从自己的思路作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延迟追剧,有没有跟我一样刚入坑的? (野马烧不尽)
- 主角的双标问题 (lone pig)
- 陆三为什么找个日本演员? (此去经年)
- 这几个女角色尤其是檀棋的扮演者热依扎是不是有什么背景内幕? (RD)
- 李泌的台词为什么这么不专业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