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影评——宽容与和解
糖(简单并快乐着。)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评上映这么久了,也一直没去看。一方面是挺别人说,很惨又很感人,容易掉泪。一方面外界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貌似不高,甚至有批评。 今天还是决定把这部片子看了看,看完后,总觉得有些不足的地方,但是这毕竟也算是有意义的片子,探讨了一些关乎人性的东西。要说这片子,其实只有前面一些是写的地震的灾难场面,后面的就是讲的一位母亲苦苦寻亲的事。 可能是对那种亲情的容易被感化,看到这片子中关于女儿与母亲的情感戏时,我还是忍不住的掉泪了。方达和方登是双胞胎,两人压在同一块石板下的两头,撬了一头另一个就保不住了,妈妈迟迟不肯决定留哪个,大家不能等要救别人,于是为了保住孩子,妈妈决定留弟弟。没想到姐姐很幸运的活下来,但是心中却由于当年母亲救弟弟的事,对母亲耿耿于怀三十几年。这样的情节,其实很通俗易懂的,也很中国化。我一直觉得,《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现实又生活化的电影,影片中有笑有泪,所以地震是生活的一个磨难,心的地震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生活会有万种经历,生老病死,妻离子散,或是欢乐团圆,然而能面对这一切的,只有我们强大的心灵,对生活的容纳与亲历。整整三十几年了,母亲心中一直装着内疚,姐姐心中一直有个结,他们最后终于相认的结局不是因为又一场地震,而是陈道明扮演的养父那句话所透露出的实质:亲人,毕竟是亲人哪。所以说这个结局是必然的。不过,我觉得电影拍得有点仓促,很多情节展开得不够饱满,年代和地点的转 换也比较生硬,看上去更像是一部三四十集家庭伦理剧的梗概。但是又放到现实中来讲,我觉得整整三十二年的纠结于这样的恩怨中,有有点让我无法接受。母亲保子弃女的选择,在我看来没有错。因为非此即彼,总要放弃一个,放弃谁都是错,于是保住谁都是对。 这部影片的结尾,出现了一个真实的唐山老人去奠基自己亲人的场面,是属于纪录片的风格。但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结尾,用纪录片风格感觉有些多余,只选择一个与故事无关的唐山老人,要么多余,要么不够,与电影本身脱节了。 最后,我觉得个人观点不同,看完这部电影,我就觉得:不管何时,宽恕与和解,才是人间正道。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轮椅》 作者:乔叶 (Chigurh)
- 《橘子》龙川芥之介 (Chigurh)
- 因为时间原因转让一张北影节《橡皮头》的电影票 (陈廿七)
- 万象×后浪丨“后浪·拍电影网影视培训”招生-南京站 (没精打采土它君)
- 感悟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古林约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