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中国式教育下的孩子的成长之路
一川电影鉴析
《小欢喜》中国式教育下的孩子成长健康吗?
摆脱了《还珠格格》的暑假是一个不完整的暑假,《小欢喜》的到来弥补了这个缺陷。 《小欢喜》讲述的是三个不同家庭,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备战高考,展现出当今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生活状态。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好,是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关卡,更是很多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但是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如果和家长的期望相互碰撞的时候,学生该如何去选择,家长是否应该支持,中国式教育下孩子的发展之路是怎么样的呢?

电视剧中成绩很好的英子,她想要在休息的时间拼装星球大战的乐高,想要做天文馆的志愿讲解员,想要报考自己喜欢的学校南京大学,但是在母亲严苛的教育之下,只能放弃自己的所有爱好,以学业为重。在电视剧中,英子和母亲宋老师相处的过程中,英子每一次都是如履薄冰,她提出自己的梦想的时候,语气也是唯唯诺诺,因为她知道无论她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她的母亲都会言辞激励的拒绝,在长期的压抑之下,英子就像是行尸走肉一样,履行着学习的义务和责任,在学校举行的畅谈会上,英子的想要去南京大学的愿望又提了出来,但是她再一次被父母的不认可打击,隔着屏幕就都能够感觉到英子的辛酸和难过。

畅谈会的从这一幕反映出了中国式父母的舐犊情深和捆绑式亲情。在传统的思想中,也有“父母在不远游”譬如之类的传统孝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当孩子寻求自己的发展和传统孝道向违背的时候,家长能够勇敢的把孩子推出舒适圈,让他们去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也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所以把孩子绑在自己的身边是正确吗?父母可以照顾孩子到18岁,到20岁,那么父母可以照顾孩子到40岁,50岁吗?在社会上存在很多的“啃老族”,他们年纪轻轻缺已经丧失了为生活拼搏的精神,心安理得的去做一个社会的“寄生虫”。这难道不是当今的中国式教育的一个真实的反例吗?

父母想要照顾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父母其实最重要的教育孩子做人的原则—责任,当英子想要去南京大学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应该教导她,做好一切的准备去应对所有即将要到来的挑战,陌生的地方,不熟悉的人,可能没有她的朋友和亲人,并且她需要为自己选择去承担这样的责任,一个人去应对所有的问题和挑战,但是这些必须是她成长道路上要经理的磨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应该积极的引导,去接受挑战,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这也是《小欢喜》想要告诉父母的爱她就应该去成就她。

《小欢喜》作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模板,在剧中真实的展示出来很多的观点和社会问题,这也是这部剧能够成为全网第一的原因。《小欢喜》是你不能错过的良心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李庚希的演技 用嘴演戏一吵架就伸出大舌头 (jjhygdtvjkbftu)
- 官宣!汪俊:《小欢喜2》预计2022上映 !原班人马回归,纪录... (lslhljhzxzfby)
- 【重磅】《小欢喜2》原著小说出版,方一凡和乔英子的南京爱情... (cITYsObLUE)
- 请问你们能不能快一点?公布小欢喜第二部 (局成)
- 小欢喜2 (辰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