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之武侠风云——三位武侠电影导演浅析

小涛

小涛(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组长
2007-03-20 13:17:1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小涛

    小涛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组长 楼主 2007-03-20 13:21:42

    楚原导演的相关资料

    楚原,原名张宝坚,一九三四年生于广州,曾在中山大学化学系读了三年。其父张活游是著名粤剧电影演员,一九五六年,楚原在父亲影响下,对电影制作发生兴趣,投身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笔名秦雨。一九五八年,他协助当时著名导演秦剑拍摄《紫薇园的秋天》;同年开拍《湖畔草》,自任导演。到六十年代末期,粤语电影衰落时,楚原已经导演了七十余部粤语电影,累积丰富的经验。 一九七0年,楚原在国泰公司编导他第一部国语武侠片《龙沐香》,初具浪漫、唯美风格,引人注目。《火并》(1971)是楚原加盟邵氏后的第一部作品,邵氏提供优越的拍片条件,使他打响名号。一九七二年拍摄了奇情武侠片《爱奴》,更加艳丽奇诡,风格独特,被认为是楚原最佳代表作之一,在香港和英国均获得好评。该片是描述一名弱质少女双亲遇害,自己被卖入妓院,此后就以美色和奇特武功报仇,将仇人逐一杀死,最后却因一念之仁,亦被垂死的鸨母所杀。结局是十分吻合楚原式文艺与典型,就是爱恨交错的纠缠悲剧。 一九七三年是香港粤语电影再度复兴,楚原改编战前话剧而拍成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以讽刺社会为题材,当时刷新香港票房纪录。同年,他还拍摄文艺片《舞衣》,表明楚原对文艺片与粤语片都是难以忘怀。这种文艺/浪漫气质,使他终于与古龙的新式武侠小说一拍即合。古龙的奇诡武侠小说成了楚原最佳选择。自一九七六年的《流星.蝴蝶.剑》起,楚原和古龙有了多次的合作。它为楚原电影,也为整个武侠电影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此后楚原对自己奇情风格才较为注重,自觉地将唯美情趣与文艺气氛溶入其中,逐渐成为较瑰丽,也较统一的电影风格。同时,也发展出不同于张彻、胡金铨的武侠路线。

    作品年表:(肯定不全,部分而已)

    作为导演:

    1. Li Xiangjun 李香君 (1990) The Legend of Lee Heung Kwan
    2. Xiao tou a xing 小偷阿星 (1990) Sleazy Dizzy
    3. Daai jeung foo yat gei 大丈夫日记 (1988) Big Husband's Diary (literal English title)
    4. Ou ran 偶然 (1986) Last Song in Paris
    5. Daai hap sam sing yi 大侠沈胜衣 (1983) Big Hero Sink Able to Wear Clothes (literal English title)
    6. Feng kuang ba san 疯狂八三 (1983) Mad Mad 83
    7. The Enchantress 妖魂 (1983)
    8. Huan hua xi jian 浣花洗剑 (1982) The Spirit of the Sword
    9. Ri jie 日劫 (1982) Descendant of the SUN
    10. Liu xiao feng zhi jue zhan qian hou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 (1981) Duel of the Centur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11. Shu Jian en chou lu 书剑恩仇录 (1981) The Emperor and His Brother
    12. Ying xiong wei lei 英雄无泪 (1981) Heroes Shed No Tear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13. Cha chi nan fei 插翅难飞 (1980) Iron Chain Assassin
    14. Die xian 碟仙 (1980) Haunted Tales
    15. Mo jian xia qing 魔剑侠情 (1980) Return of the Sentimental Swordsman
    16. Wu yi bian fu 无翼蝙蝠 (1980) Bat Without Wing
    17. Kong que wang chao 孔雀王朝 (1979) Murder Plot
    18. Xiao lou can meng 小楼残梦 (1979) The Forbidden Past
    19. Bian fu chuan qi 蝙蝠传奇 (1978) Legend of the Bat
    20. Xiao shi yi lang 萧十一郎 (1978) Swordsman and Enchantress
    21. Xiu hua da dao 绣花大盗 (1978) Clan of the Amazon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2. Yi tian tu long ji 倚天屠龙记 (1978)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re
    23. Chu liu xiang 楚留香 (1977) Clans of Intrigu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4. Pai yu lao hu 白玉老虎 (1977) Jade Tiger
    25. San shao ye de jian 三少爷的剑 (1977) Death Duel
    26. To ching chien ko wu ching chien 多情剑客无情剑 (1977)
    27. Liu xing hu die jian 流星蝴蝶剑 (1976) Killer Clans
    28. Tien ya, ming yueh tao 天涯明月刀 (1976) The Magic Blade
    29. Wu du tian luo 五毒天罗 (1976) The Web of Death
    30. Da jie an 大劫案 (1975) The Big Holdup
    31. Xin ti xiao yin yuan 新啼笑因缘 (1975) Lover's Destiny
    32. Wu yi 舞衣 (1974) Sex, Love, and Hate
    33. Xianggang qi shi san 香港73 (1974) Hong Kong 73
    34. Zhu men yuan 朱门怨 (1974) Sorrow of the Gentry
    35. Qi shi er jia fang ke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The House of 72 Tenants
    36. Xiao za zhong 小杂种 (1973) The Bastard
    37. Ya yu xia yang 烟雨斜阳 (1973) Haze in the Sunset
    38. Ai nu 爱奴 (1972) Intimate Confessions of a Chinese Courtesan
    39. Bi hu 壁虎 (1972) The Lizard
    40. Da sha shou 大杀手 (1972) Sacred Knives of Vengeance (USA)

    作为编剧:

    1. Ou ran 偶然 (1986) Last Song in Paris
    2. Pai yu lao hu 白玉老虎 (1977) Jade Tiger
    3. San shao ye de jian 三少爷的剑 (1977) Death Duel
    4. Xin ti xiao yin yuan 新啼笑因缘 (1975) Lover's Destiny
    5. Wu yi 舞衣 (1974) Sex, Love, and Hate
    6. Xianggang qi shi san 香港73 (1974) Hong Kong 73
    7. Zhu men yuan 朱门怨 (1974) Sorrow of the Gentry
    8. Qi shi er jia fang ke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The House of 72 Tenants
    9. Bi hu 壁虎 (1972) The Lizard

    作为演员:

    1. Yuk lui tim ding 玉女添丁 (2001) Dummy Mommy, Without a Bab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 Jing zhuang nan xiong nan di 精装难兄难弟 (1997) Cho Wood Yau
    3. Heung gong fa yuet ye 香江花月夜 (1995) Small LeeFragrant River Flower Moon Night (literal English title)
    4. Pi li huo 霹雳火 (1995)
    5. Xin nan xiong nan di 新难兄难弟 (1993)
    6. Qian mian tian wang 千面天王 (1992)
    7. Shuang long hui 双龙会 (1992)
    8. Haomen yeyan 豪门夜宴 (1991)
    9. Kei bing 奇兵 (1990)

    10.Lie xue feng yun 烈血风云 (1990) A Bloody Fight 11.Meng gui hu li jing 猛鬼狐狸精 (1989) Return of the Evil Fox 12.Qiji 奇迹 (1989) Black Dragon,Miracle 13.Xiao xiao xiao jing cha 小小小警察 (1989) Little Cop 14.Ging chaat goo si juk jaap 警察故事续集 (1988) Jackie Chan's Police Story 15.Lan du ying xiong 烂赌英雄 (1987) Born to Gamble 16.Yuan Zhen-Xia yu Wei Si-Li 原振侠与卫斯理 (1986) Dr. Yuen and Wisely 17.Ging chaat goo si 警察故事 (1985) Jackie Chan's Police Force 18.Xue er 雪儿 (1984)Cher, Last Victory

    武侠人生:楚原、古龙和狄龙的铁三角传奇

      楚原在华语电影界的地位,相比于邵氏时期的其他大导演,如同一年代的胡金铨、李翰祥和张彻,名号显然不如前三者响亮,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来自其电影高峰所在的特定时期以及个人的作品风格所造成的。

      楚原的第一个电影高峰期在粤语片时代,可以说是香港上世纪60年代粤语电影最重要的衣钵传人,至60年代末期粤语电影衰落,他共执导过70多部作品,虽然其中不乏《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经典之作,但如果从整个粤语电影历史来看,地位就显得不够举足轻重了。而从1969年他加入国泰转拍国语片,到1971年加入邵氏的武侠时期,虽然自创新派武侠风格,但作品的成就只是在商业套路的拓展上,并没有像胡金铨那样以武侠之名达艺术禅学电影的高度;也不似张彻开创出阳刚一派,使男星制影响整个香港电影拍摄规则的深远。

      因此楚原电影的观赏乐趣,确切来说,是一种以最灵巧、全面的电影技法来将最通俗的类型拍出惊喜的新意,展示个人独特的电影美学,例如其早期粤语片对香港现实的控诉以及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而后期的商业时代,更是以奇情诡异题材,拓展香港武侠电影前所未有的空白。如果胡金铨和李翰祥的电影是壮阔的大山大水的话,那么楚原的作品仿佛是蚀化的石林,有种怪异另类的奇观式美感。楚原片中经常出现诸如残阳冷月、小桥流水、红枫白絮这些与其作品风格具有相通意境的画面,以其独具一格的特色创新了武侠片的新路线,为刀剑武侠片在华语电影历史中的发展延长了生命。

      楚原改编了二十几部古龙小说,在银幕上构成了“古龙、楚原、狄龙”三位一体的铁三角。

      楚原电影根据其创作的时间历程和类型,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一个泾渭分明的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就是粤语片时期的现实剧,另一个就是国语片时期的新派武侠片,至于两个时期哪一段成就更高,则很难下结论了。

      正剧:香港新现实主义

      楚原的成名作,应该就是1960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而更难得的是,这只是他独立执导的第二部作品,该片曾入选1999年香港评选的“十大香港电影经典”之一。

      楚原的父亲是香港粤语片明星张活游,他进入片场,并不像当时的许多导演是从片场弟子一样一步步从底层做起,而是以大学生的身份直接参与电影的制作,因此早期作品更具文艺青年的味道,注重电影的文艺性和技巧美学,也更注重电影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主题,从《可怜天下父母心》开始,楚原电影的一贯主题就奠定了基调,就是对社会的批判意识以及人在群体社会中的责任感。

      在这部影片中,楚原以极其朴实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本来温暖祥和的家庭,因为父亲的失业,被饥饿和病痛所困陷入绝境的悲剧故事,楚原将这个悲剧的责任归咎于社会的不合理,并将其放大于银幕之上,在手法上反映现实但不完全写实,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这个主题,在后来的《含泪的玫瑰》、《春蚕化未落》以及《七十二家房客》等作品中也有相应的体现,甚至在1993年由陈可辛执导的《新难兄难弟》中,也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台词向楚原的粤语片致敬。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粤语电影渐渐跟不上时代脚步,楚原的社会剧也慢慢减产,失去了创作激情,后期的《香港73》、《新啼笑因缘》等作品皆属失败之作,而《黑玫瑰》等游戏式的商业片却大受欢迎,于是楚原开始转入纯粹的国语商业片的创作,迎来了他的另一个电影高峰。

      邪典:新派奇诡武侠

      楚原的第一部武侠片是1970年的《龙沐春》,虽然是牛刀小试,但曲折的剧情与流畅清爽的技法拍出了与主流电影完全不同的趣味,令人刮目相看。其后,以《爱奴》一片,震撼了当时的整个影坛,无论是题材(加入了当时少见的同性恋元素),还是气氛与节奏的营造(影片开场以黑白片方式表现,雪花从天井飘落至尸体上,随后官差进入,整个段落寒意逼人,拍出了神秘莫测的韵味),在当时的港产电影中几乎是前所未见的。这种对武侠题材的探索式发挥,使楚原成为与胡金铨、张彻鼎立的武侠电影作者。

      后来的《流星蝴蝶剑》、和《天涯明月刀》,楚原式的奇情、诡异以及文艺气氛,终于因古龙小说而找到最契合的载体,武侠电影再不是从前那种以武功高下决定江湖地位的老套路,“斗智”与“斗志”成为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元素,浓厚的悬疑色彩和变幻莫测的电影技法变成制胜法宝。

      例如以他改编得最为出色的《天涯明月刀》来说,原著并非十分出色,古龙曾说这是他一生最受挫折时期写下的作品,主角傅红雪的悲剧宿命,他真正的敌人,其实是他自己的命运,如果按原著来拍,影片会非常压抑,或者导演可以将其拍摄得相当“艺术”,但观赏性也会大打折扣,经过楚原的再创作,主演狄龙一身赛尔吉奥·莱昂内电影中的“独行侠”装扮(披风),摇身一变成了东方的伊斯特伍德,结合武侠迷们所熟知的古龙是十足莱昂内影迷的趣事,楚原将东方的武侠与西方的西部电影进行了港式融合,开了一个令影迷无比痛快的玩笑,据说这令古龙都相当叹服,而片中漂亮但不泛滥的动作设计和环环紧扣贯穿始终的悬念阴谋,也令人欲罢不能。此后,楚原一口气拍摄了二十几部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加上永远是古龙侠客第一主角的狄龙(除傅红雪之外,狄龙还饰演了楚留香、小李飞刀、萧十一郎等人物),正式成为“古龙、楚原、狄龙”三位一体的铁三角,虽然后来有些作品因陷入公式化而称不上佳作,但楚原绝对可以称得上拍摄古龙奇情武侠题材的第一导演,创造出华语影史的一段佳话。

      对香港影坛影响深远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楚原开始渐渐退出导演行列,转为电视剧的表演,但其对香港影坛的影响仍然非常深远,例如后来的《92黑玫瑰对黑玫瑰》、《新难兄难弟》等怀旧妙趣之作,都直接或间接受楚原影响(后者梁朝伟饰演的角色就叫楚原,而楚原也在片中客串了一角),1981年由黄泰来执导的古龙剧《飞刀,又见飞刀》,导演署名居然为“楚千万”,令人不觉莞尔,另外,好莱坞著名恐怖科幻大导演约翰·卡彭特也曾说过,《流星蝴蝶剑》是他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楚原的另类风景线

      导而优亦演

      楚原不仅是位杰出的导演,还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演员。27岁时独立执导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就在片中过足戏瘾饰演一个愤怒青年。上世纪80年代后邵氏转型向“电视王国”迈进,楚愿也退出江湖在“无线”剧集《一号法庭》中饰演大法官程乐天、在《西游记》中塑造如来佛祖,都很成功。楚原的夫人南红也是著名演员,曾在内地播出的电视剧《再见艳阳天》中饰演马景涛的母亲。二人结婚三十余年依然恩爱如昔,成为圈中佳话。199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特别授予楚原“专业精神大奖”以表彰其对香港影坛所做的巨大贡献。

      “布景大师”悬念无穷

      胡金铨的客栈戏是出了名的,从《大醉侠》到《龙门客栈》,包括《迎春阁之风波》,在客栈里都表现了精彩的武打场面。而楚原很懂得在有限的空间摆布人物命运,他很少有外景拍摄,故被称作是“布景大师”。楚原的布景是谜一样的道具,谁也猜不出在布景背后会发生什么。从《楚留香》到《三少爷的剑》,从《白玉老虎》到《流星蝴蝶剑》,他把古龙武侠小说的悬念起伏把握得极其扣人心弦。楚原的空间永远藏着无穷无尽的秘密,这是武侠片在刀光剑影之外的另一道风景。

      方逸华慧眼识古龙

      1970年以后,邵氏进入“方逸华时代”,她上世纪50年代后期认识邵逸夫后,从幕后代唱到进入影城担任总务主任,后登上制片总管宝座,其掌握的邵氏制片部采取低成本策略,一改过去豪华布景、明星如云的大制作公司作风,而这也使得邵氏扭亏为盈,首先出品了楚原的名片《七十二家房客》(1973年),卖座很好,甚而重新掀起当时已渐式微的粤语电影风潮。方逸华担任总管并负责审验影片(据说她对质量低劣的影片绝不手软,宁可封存甚至一把火烧掉也不推向市场),慧眼识珠地看出文坛怪杰古龙潜力巨大,遂同导演楚原主动联系古龙将其《流星蝴蝶剑》搬上银幕。方逸华不仅是邵逸夫的左右手,更是其“红颜知己”,二人于1997年在美国登记结婚。

      “武林”独闯一片天

      古龙小说的独特结构使其几乎不用改编就是相当出色的电影剧本。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古龙的创作真正达到辉煌,成为风行天下的名家,他与金庸、梁羽生一起被公认为现代武侠小说最有成就的三大家。他完成了最负盛名的楚留香系列与陆小凤系列,还有《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天涯明月刀》等脍炙人口的佳作。1980年,自创“雪龙电影公司”,自任监制与导演,专门拍摄他自己创作改编的武侠作品。1985年古龙因酗酒过度过世,好友倪匡写了一篇备受称道的“讣告”———“离开尘世,返回本来,人间逗留了四十八年。”

  • 小涛

    小涛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组长 楼主 2007-03-20 13:25:01

    星光伴我行之小李飛刀·楚原

      當年我拍戲有一個習慣,開鏡第一天總是用上一部戲的布景;這是因為時間太匆促,來不及重新搭景。在演員方面亦總是徐少強或顧冠忠,他兩人在我的戲中永遠是重要的角色。再來的日子才再慢慢地一邊拍一邊定演員服裝和搞布景。

      可是這部「多情劍客無情劍」卻有點例外,因為開場戲的一場雪景中,李尋歡與阿飛的初遇非常重要;這時適巧李翰祥導演在韓國拍攝「乾隆皇」,於是乘便,提出到韓國拍外景,由於外景在當時的交通費用比較貴,所以我提出多拍一部「明月刀雪夜殲仇」(即「天涯明月刀」下集)。自此以後我開戲都是兩部一起或三部一起進行,最多時創下八部片在手上一齊開拍的紀錄。因為這一來方便很多,搭一個布景,換換顏色或道具,幾個戲一齊都可共用。

      「多」片和「明」片決定到韓國拍外景,而上飛機之日,我手上拿的只是兩本小說和大約的分場大綱;劇本上連一個字都沒有,到達韓國後(我比演員早到十天,勘察外景和準備一切),我一邊找外景一邊弄分場。十天過後,外景找好了,分場也弄妥了,演員才抵達,隔天立即展開工作。在韓國拍外景,漂亮極了,一輩子未見過雪的我,看見滿山遍野的積雪,有說不出的歡喜。我還記得全組工作人員第一次看到下起鵝毛飛雪的時候,都像小孩子一樣,瘋狂大叫,但是後來看慣了,就覺得太凍了。我記得有一天清晨六點出發時是零下十幾度,坐了六個鐘頭的車程,才到達目的地--一片茫茫雪地,地平線都是雪,為的僅是拍一個小李出場鏡頭。這時候氣溫已低到零下四十幾度,才拍完了一個鏡頭!

      當初有人告訴我在韓國會冷到「痛」,我還以為他們說錯了,是冷到「凍」--冷一定會凍,有什麼稀奇,後來才知道冷得真是手痛腳痛,而不止是「凍」的滋味;不過,無論「凍」或「痛」,那十天外景是滿成功的,因為拍回來的外景,不但非常漂亮,而且搭廠景時,又接得天衣無縫,令觀眾耳目一新,比起在片場搭的布景,著實好了何止千百倍。

      「多情劍客無情劍」的演員陣容跟我往常的古龍系列一樣。有狄龍、井莉、爾冬陞、岳華、余安安和徐少強……等人。 說起演員搭配又勾起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其實「阿飛」這個人物最適合的人選是姜大衛,但當時不知什麼緣故亦不知由什麼時候開始,狄龍與姜大衛不再合作,而我們原先的決定是用狄龍,所以只好放棄姜大衛(等到拍「孔雀王朝」時我才再與姜大衛合作),但最後兩人皆不演.於是我找爾冬陸飾演,他知道之後,高興極了,因為「阿飛」是一個當時很多人想演的角色,而他後來亦演得非常出色。

      「多」片與其說是一部武俠片,不如說是一部男女愛情片--所謂「文藝片」要來得貼切。 寫到這裡,我不能不將我的古龍系列作品作個分析。因為每個人都說很多人拍古龍的武俠片,但為什麼楚原拍得比較好;又為什麼楚原連拍五六部古龍式的武俠片都不覺得有重複之嫌。說實在的,第一,我不是一集一集的拍下去,第二,六部片根本就是六個不同類型的古龍,那又何來重複之有呢?

      「流星蝴蝶劍」是政治江湖片,說得確切一點就是政治鬥爭片;「天涯明月刀」是一個奇情的浪漫短篇散文,和「流」片風格及結構完全不同;「楚留香」則完全是一種「OO七」的型式--風流俠盜的偵探片,情節、人物都以多姿多彩取勝;「白玉老虎」是一部江湖恩怨,對江湖上所謂報仇雪恨加以諷刺,是家仇而不是國仇的電影,以寫人性和感情為主;「三少爺的劍」更是完全寫人性的文藝片,全片主要是描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由三少爺選擇,則故事裡所有的事他都是不想做的,說穿了仍是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至於「多情劍客無情劍」則幾乎可以說是愛情故事,跟以上五部片子的故事結構、風格完全不同,但是故事的懸疑性,則是古龍小說一定有的特色,只是多或少而已。 六個不同的古龍、六個不同的故事。一九七七年一月我開拍了第六部古龍的電影,這是我拍得比較好的古龍電影--也是第一階段的最後一部。

      「多情劍客無情劍」是我一生二十幾部古龍電影中,比較喜歡的第四部(總共我只偏愛這四部),首先我愛它整個故事由愛情和友情串連著,李尋歡的癡、阿飛的冷、林詩音的無奈及林仙兒的出塵,便構成了這個出色的故事。

      「多情劍客斷情刀」應該是我在邵氏投入感情的最後一部電影,幾乎可以說是我最後的一滴血。人生難得有一百部作品,而更難得的是,儘管風雖然大,但你卻仍昂然立在最高處!於是我找了一個人物最多的故事,動用了有史以來(古龍電影系列)最多演員--狄龍、井莉、爾冬陞、岳華、羅烈、劉永、谷峰、顧冠忠,再加一個演荊無命的傅聲,幾乎可以說空前絕後。

      「多情劍客斷情刀」是「小李飛刀」的續篇,同時是寫李尋歡的故事。開始是興雲莊又再有危機,小李為了心中的林詩音,待在興雲莊外酒肆幾個月,暗地保護她。 我還記得他們兩人再會時,一個在小樓,另一個在花園草地上,林詩音問小李,這這幾年過得可好。而小李只含著淚答她一首詩:「多年無處話淒涼,夜來幽夢早還鄉,酒醒正該腸斷處,醒斷腸時醉斷腸。」簡簡單單的廿八個字把小李對林詩音的心情和淚訴盡。 我之偏愛中國的古詩和詞,實在是因它只要七個字便可以勝過現代人寫五百字或一千字。酒醒正該腸斷處─因為他整天醉酒,一醒來便在林詩音的興雲莊內。醒斷腸時醉斷腸--在醒之後見到林詩音一樣痛苦,而在醉的時候,惦記著她也一樣痛苦。多美麗的詩句!

      「多情劍客斷情刀」除了寫小李和林詩音一段情之外,還寫荊無命、阿飛、和林仙兒一段三角戀愛;此外還有荊無命與上官金虹之間的恩恩怨怨、小李和上官金虹之間的鬥爭,盤根錯節,交織成「多情劍客斷情刀」這樣一個淒豔的詩篇。

    ---楚原谈古龙电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51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