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蛋概述
来自:大绿葵(美的爱是含在嘴里吐不出来)
*转自榛生的日志* 有一些爱好使人变成闷蛋……不!是有一些爱好只能由闷蛋去虫四。 比如,写小说,画画,拼布,修小提琴,炒菜,数钱…… 因为这些爱好都很讲究专心致志。 写小说显然是一件需要自己和自己较劲的事; 画画不是刷墙,它要一边画一边默默地审视自己的内心; 拼布的人如果在认真缝着的时候还分心,那么很可能扎手; 修小提琴要求极度安静; 炒菜如果还和人讲笑话可能会忘了放盐; 数钱如果不闷,也许会把一万数成八千,自己赔本儿 …… 相反,有一些爱好闷蛋无法从事。 比如:当文娱委员,做学生会主席,歌星和演员,也许教师这个职业也只能由开朗活泼的人去做,还有就是记者,商场化妆柜BA,电视台主持人尤其是购物频道的…… 闷蛋的成因 闷蛋们不爱说话,有一些是小时候就闷,有一些是长大了才变闷。 闷的原因有很多种。 有些来自父母的遗传:长辈就是闷蛋,孩子有极大可能也是闷蛋。 有些是因为后天游戏细胞的不发达:跳橡皮筋总也跳不赢,丢沙包总是丢错,唱歌跑调五音不全,于是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一伙,所以转而回家一个人呆着。 有一些则是受到了打击或者压力:被老师痛骂以后,要强的家长规定孩子必须把所有的数学题重新做50遍,于是,一个本来也许是活泼开朗的人变成了数学题大闷蛋。 判断闷蛋的标准 闷蛋往往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的大小、形状、格式、内容因人而异,但是它们使闷蛋很自洽,自己桃醉自己。所以,那种认为“闷蛋=孤单”的想法是错误的。 当然,有人很闷,但是闷得空空如也、闷得荒草丛生,这样的人就不是本论文里所说的闷蛋。 闷蛋的闷,是闷得有意思的闷,闷得自得其乐的闷,是趣味の闷,淘气の闷,欢喜の闷,是自娱自乐の闷。 肿芝,会不会和自己玩儿,是判断闷蛋的唯一标准。 闷蛋的友情 诚然,按照逻辑学的推理,闷蛋们不容易交到朋友,因为他们太闷。 但是,与理论相悖的是,不闷的人却往往喜欢和闷蛋交朋友。 这是有其伸克的社会原因的。 首先,闷蛋给人惊喜,一个闷闷的人,也许会在某种冷场的时分说出一句好玩的话,出人意料的同时又让人觉得非常过瘾,闷蛋因而遭到另眼相看。 其次,闷蛋很安全,闷蛋一般不喜欢八卦,不爱说人是非,单纯的闷蛋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安全感,反而受到了欢迎。 最后,闷蛋比较深情,因为朋友较少,闷蛋不敢轻易抛闪朋友,即使和朋友闹了别扭,闷蛋也会在事后默默地去要求合好。 当一个闷蛋遇到另一个闷蛋,并且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雨盐的时候,那么这两个闷蛋很可能因为互相欣赏而结下深厚的友情,比如历史上著名的闷蛋榛生同学,与她的著名闷蛋朋友福囡同学,她们的友情就是这样的① 。 闷蛋发生变异的可能性探究 当两个闷蛋在一起的时候,她们很可能因为太开心和太快乐而发生小小的变异。她们也许忽然不闷了! 她们可能会一反常态地夸夸其谈,甚至可能要求:喝一杯小酒吧!或者:去K歌吧! 这种时候,闷蛋混同于非闷蛋,体会着人家那种华丽的生活,又不适,又有点舒坦…… 但使人绝望的是,基本上,闷蛋不太可能根本性地变成非闷蛋。 通过环境的影响,有一些闷蛋努力以非闷蛋的外壳示人,因为闷蛋也需要在社会上生存,而众所粥织,社会大家庭里最受宠的进化最快的还是活泼开朗的人。 所以,即使远远地走来的这家伙笑嘻嘻一脸撒欢,但是安静下来她的眼神望着远方,你基本上不会知道她在想什么,你误认为她在玩深沉或者诡计多端,但实际上你会狮旺,她只是在默默地心算着今天路上一共遇见了几只猫花色为何哪只与名叫胖子的猫相类似。你不得不叹息着承认,唉,她原来是个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