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莺十日谈 ZT
苏比(📚读书是余生的事业)
原文出处: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eanie942/ 三十好多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非常感谢原作者,非常感人! 黄莺莺十日谈(一)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第一日谈:浅谈 说到黄莺莺,其实我有三怕:一怕口水、二怕不敬、三怕资料不全,我并没有那么详细的追随着黄莺莺的每个脚步,甚至可以明说我喜欢的黄莺莺是她中、后期之后的音乐,而且必需要是国语歌曲,「距离」是我选择听黄莺莺音乐的一个态度,她的音乐她的歌并不需要靠着她的曝光率去了解,保持些距离的去听黄莺莺,远远地「欣赏」,实在是种美。 黄莺莺的「十日谈」,顾名思义就是接下来的十天我都会谈论关于黄莺莺的一切,不见得全是黄莺莺的音乐,就天南地北地将这些年来关于听黄莺莺的一些感觉整理一下,算是在8月7日听黄莺莺演唱会前的温故吧! ---早期的黄莺莺---歌林、EMI、宝丽金唱片 从16岁担任雷鸟合唱团女主唱,和好友苏芮、比莉一起在台中美军俱乐部驻唱开始,这位莺歌出生所以叫莺莺的女孩就注定一辈子要和歌唱为伍。黄莺莺出道最有名的逸事就是在1974年,让那时红透半边天的导演刘家昌选中担任电影【云河(谷名伦、林青霞主演)】主题曲演唱,结果一炮而红,那时还年青的她却选择远嫁新加坡。其间黄莺莺已经转到EMI唱片,还是继续出版着唱片,不过多是以黄露仪的名字发表,直到1979年,王福龄制作之【爱的泪珠】再回到台湾制作发行,之后【呢喃】、【雁行千里】更是红遍台湾街头巷尾。 在我听音乐的过程中,其实我并不喜欢黄莺莺早期的音乐,一方面是自己当时年纪小,对于流行音乐的听选,多半来自大人选择后的耳濡目染,所以当黄莺莺唱着【云河】、【我心深处】时,我也因为妈妈不喜欢而讨厌起这些黄莺莺/刘家昌式的主题曲(可是我妈却喜欢欧阳菲菲、高凌风的那些怪歌);等到市面上出现一堆黄露仪唱的英文歌时,我又因为小舅舅坚持听英文原版,而对翻唱这个行为有所排斥;当1982年黄莺莺加入宝丽金,出版的第一张【只有分离】就打破当时唱片的销售纪录,接下来的【天使之恋】和日本New Age大师喜多郎合作,拿下排行榜的13周冠军(虽然那时的排行榜,今日观之没啥了不起),我却沉浸在罗大佑、苏芮掀起的黑色摇滚旋风中…也因此我差点错过黄莺莺最好的专辑之一【紫色的水晶】。 若现在有【紫色的水晶】CD,我想我会不惜代价的买下这一张吧!这是当年少见的概念性质专辑,藉由一个希腊的神话--酒神用美酒将贝壳化成紫色水晶的梦幻故事,让整张专辑中的歌都萦绕这个主题打转。写到这儿,发现自己算是很晚才接受黄莺莺的音乐,以前她的歌曲再红,也只是一首红歌,极少专心的聆听其中的意涵,这可能也和当时她的出片量极大有关。 ---中期的黄莺莺---飞碟唱片、滚石唱片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听黄莺莺的音乐被震惊到的歌,是她在1986加盟飞碟唱片后,出版的第一张【来自心海的消息】专辑中的「现在流行什么」,那是我第一次觉得黄莺莺有「人味」,把一个虚无飘渺的女人,转成一个都会性女子,这首歌功不可没,继之而来的【赌徒】、【雪在烧】、【日安,我的爱】,在八十年代末娱乐事业起飞的年代,每张都有着高水准,随便一提都会讲出几首Hit单曲,像是「来自心海的消息」、「面具」、「留不住的故事」、「心泣」、「雪歌」、「梦不到你」、「黑夜白天」等,加上当时飞碟唱片真的是「天后宫」,苏芮、王芷蕾、蔡琴、黄莺莺一字排开,姜育恒、李寿全、丁晓雯,一直到王杰,专辑张张动听,在商业之外,每张专辑都兼顾到品质,与当时风头最健的滚石唱片,真的是有得拼! 若说黄莺莺歌唱生涯的最高峰,应该要算是【让爱自由】这张专辑了,光是一曲「哭沙」,就够格名列华语歌曲的经典代表作,一个歌手一生只要唱过这么一首歌,我想也就足够了。 我真正开始打从心底喜欢黄莺莺的音乐,大概是她在1991年成立「翠禧工作室」之后---从商业大众走到高品质的音乐要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捩点。自组工作室后,黄莺莺接下来的音乐都有着极高的水准保证,一年一张的出片量也不再像以前有着充数的问题,渐渐地,她成了真正的「新音乐女王」(这封号我也不知几时开始叫的),在黄莺莺的专辑中,往往可以听到不同于一般流行歌曲的品味。「翠禧」依黄莺莺表示,是从她的英文名字Tracy直译,有被上帝祝福的鸟儿意思。创业代表作就是【葬心】电影原声带,这张专辑入围金马奖,并获香港第十二届金像奖最佳电影主题曲奖。 ---近期的黄莺莺---滚石、EMI、环球唱片…未来哪一家未知 出道20年后,黄莺莺在1995年重返EMI唱片发行的国语专辑,张张动听且精彩。【春光】加入爵士风格,曲风多元,是张门道热闹兼具的专辑;【花言巧语】更尝试与日本作曲家、制作人合作,【我们啊!我们】则是一张深入挖掘女人情事的优质代表,连她在1998加盟环球唱片,所推出【为爱疯狂】专辑,都有着现在才流行的Lounge、Trip-Hop曲风。 出道三十年,五十张专辑,台湾的歌迷在【为爱疯狂】之后,就没有再听到黄莺莺的一张完整专辑,或许现在市道不好,盗录猖獗,但是黄莺莺当年也曾走过那段低迷的不景气年代,现在更需要有好的音乐专辑出现,订个听流行音乐的标竿在哪…Tracy,曾经你的音乐引领过一时的流行,现在你的音乐仍未褪流行,就请快出张专辑吧!这是我从1998年之后一直期盼的心愿… 黄莺莺作品年表--- (此为大略资料,若有误谬,请不吝告知!!谢谢^^) ◎歌林唱片 1974年--云河 ----------我心深处 ◎EMI唱片 1975年--Tracy黄露仪〈忘不掉〉 1976年--Feelings〈英〉 1977年--Mississippi〈英〉 ----------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英〉 1978年--你是我的梦 ----------Just the way you are(英) ----------The best of Tracy(英) 1979年--Another Goodbye〈英〉 ----------爱的泪珠 1980年--Portrait ----------我祇要你的爱 ----------Songs of the 60's〈英〉 1981年--Weekend〈英〉 ----------黄莺莺的呢喃 ----------Tracy goes country〈英〉 ----------雁行千里 1982年--Songs of the 60's Volume2〈英〉 ◎宝丽金唱片 ----------只有分离 1983年--天使之恋 ----------Changes〈英〉 ----------几朝风雨 1984年--紫色的水晶 ----------Second Sight〈英〉 1985年--拥抱 1986年--黄莺莺的柔情 ◎飞碟唱片 ----------来自心海的消息 ----------赌徒 ----------Paradise in my heart〈英〉 1987年--The love inside〈英〉 ----------雪在烧 1988年--True devotion〈英〉 1989年--日安,我的爱 ----------红伶心事-Somewhere in Time〈英〉 1990年--让爱自由 ----------红伶心事II-Chariots of fire〈英〉 ◎滚石时期 1991年--阮玲玉电影原声带-葬心 1992年--从心爱你 ----------Traces of Love-情画〈英〉 1993年--宁愿相信 1994年--Escape-乘凉〈英〉 ◎EMI唱片 1995年--春光 1996年--花言巧语 ----------Pure-纯纯欲动〈英〉 1997年--我们啊!我们 ◎环球唱片 1998年--为爱疯狂 黄莺莺十日谈(二)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新歌+精选」,可能才出个两、三张专辑的歌手,就来个新歌加精选,再捞一笔。莫怪我用「捞」这个字眼,精选辑的意思,不就应该「精挑细选」,将一位歌手的阶段性历程,借着这张精选辑表现出来?可是现在的精选,一点都不精,也不知选择的标准在哪,唱个几首新歌,就可以再出一张专辑,怎能怪现在的下载风气如此盛,只要抓出版的新歌,加上自己挑选过去的好歌,这张自己烧录的精选,要多精就多精,一点都不浪费听歌的力气。 黄莺莺唱歌这么多年,陆续也有许多精选出现,不过再怎么精,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尤其是她在滚石之后至今,尚未有精选辑出现…这当然有很多原因,可是但私心的认为黄莺莺的精选之所以让人不觉得精,乃在于黄莺莺的好歌之多,很少有张精选可以让人心悦诚\服的说:「听过这张精选,就把黄莺莺的好歌一往打尽。」像底下列的这张歌单,就是我爱不释手的黄莺莺情歌选,很多就不是主打歌曲。是不是只有这16首歌就可以代表黄莺莺?当然不是,我大概已经删掉一大半,选歌的范围又是在她从飞碟时期,有CD之后开始选;为什么是16首?为什么不选个20、30首?这当然是牵就一张光盘可以容纳的条件限制,好吧!这样虽然不算非法(我没传送也无贩卖),不过也合法不到哪儿去,所以这张精选将会只有我一个人拥有。^^Y 这张只属于我的黄莺莺精选,可以算是我心目中的黄莺莺中、后期的好歌排行榜。要说黄莺莺的情歌,应该要算是一绝,除了早期还是听从制作人的意见外,八十年代开始,她总能慧眼的挑出许多新人合作,一方面常保她音乐的新意不坠,另一方面也为她的歌灌入不同的爱情观,打造不同层次的爱情面相,不像别的歌手陈腔滥调,绝少沦为无病呻吟的情形,还有在歌词上的把关、挑选的标准极高,若不听音乐,光是读着这些词,也是桩美事。 黄莺莺这次的演唱会,在买票之初,办过最想要听到黄莺莺精典歌曲的活动,不知藉时演唱会上,这16首歌,能够让黄莺莺唱出的有几首?? 后黄莺莺时代 莺情呢喃 情歌精选十六首 ◎ 16 雪在烧(杨立德/曹俊鸿) 专辑:【雪在烧】 这是首「仙气」与「大气」兼俱的歌,黄莺莺的声音很奇怪的就是没有俗气,唱这种非世俗、非现实描写的歌词像是就是搭,编曲的Midi现在听起来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加入的黄安源的胡琴(应该是吧!?),冰冷的外表下的热烈的爱情,「雪在烧」这首歌很明确的将一般人对黄莺莺外冷内热的印象定调,整张专辑围绕着「雪」的主题打转,有着【紫色的水晶】味道。可是这首歌实在太突出了,让专辑中其馀的歌曲都显得普通了许多,许多人以为这是电影【雪在烧】的主题曲,其实电影的主题曲是专辑中的另一首由小虫所写的「倘若我真的可以」。 ◎15 约束(余传贤) 专辑:【花言巧语】 最美的声音在生命的角落里,动人的声音就成了记忆的标记。爱情的双方总常沦落到不定与等待的结果,从第一句「认真爱你为何你却不能认同…」写尽许多等待的一方常有的控诉,「不想被爱约束,你和我只好放手,爱的结局把孤独留给我。」 ◎14 来自心海的消息(杨立德/纽大可) 专辑:【来自心海的消息】 这次演唱会的票选结果出来了,前三名分别是「哭砂」、「来自心海的消息」和「天使之恋」,其中我很好奇黄莺莺会怎么唱「来自心海的消息」,这首歌有将近一大半的时间是无意义的「呜」、「啊」,当初从慢板转快版的编曲就是一项很大胆的尝试,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歌手来唱,那听歌的人会被折磨到死,可是黄莺莺很有本事的在不同的单一音节里,唱出不同的感情。加上这是她加盟飞碟的第一张专辑的第一首歌,一新当时对黄莺莺旧有的既定印象。 ◎13 面具(梁弘志) 专辑:【来自心海的消息】 这首歌在许多提到黄莺莺的留言板上,不断地有人提到的歌曲,和当年于台烟所唱的「化妆舞会」可以说是姐妹作,梁弘志典型的小品佳作「在我心里 角色已定 你就是那最亮的星 所以我愿意忘记 你已不是你 不是你」。 ◎12、11 心泣(小虫)/留不住的故事(方惠光/陈志远) 专辑:【赌徒】 若是台湾有出版单曲的习惯,那这两首歌应该可以出成双单曲吧!这两首歌的编曲都是陈志远,也是专辑里的前后两首,在我心目中,彷佛就像一首歌般不可分离。这是1986年周润发、张曼玉主演【玫瑰的故事】主题曲,等到1999年再次上映,却换成了彭羚与甄妮唱了别首,一时间沮丧到不行,在我心目中,张曼玉曾经有段时间是跟黄莺莺画上等号,一样非世俗性的气质,一样的有实力保证,加上一样的「努力」,黄莺莺当年在跑【赌徒】通告时,总是和张曼玉联袂出席,也加深了我后来对于两人合作的「葬心」音画结合的魅力更加信服。 ◎10 春光(邬裕康/郭子) 专辑:【春光】 这首歌大概是当代中文流行歌曲中情欲流转的代表作吧!莲扇轻摇,迷离眼神的波动,西落暮色中的玉颈汗珠,窗内窗外的看与被看…邬裕康的词写得极棒,所有的描写都是意在言外的高超,「一抹抹西落的春光 洒在你痴痴的脸庞 落在那起伏的胸膛 将你的心慢慢烫」洒、落、烫、滴等字运\用的精准又典雅,黄莺莺唱来更是合拍,那一连串33个字换气的词曲写法也考验着功力。这首歌在在专辑中有两个版本,分别是成田忍和宫野和纪所编,我自己是喜欢后者的Accoustic版。 ◎9 为爱疯狂(严志宏) 专辑:【为爱疯狂】 又是一首只有黄莺莺能唱的歌!歌词描写的很空,天空、海洋、今生、往世、烟雾、迷漫等,可是在其中有个为爱疯狂的女人—黄莺莺,虚中有实,实里看虚,,若是别人来唱或许是变成不知所云的呻吟;这首歌最值得一提是黄莺莺的咬字,「ㄥ」、「ㄣ」、「ㄤ」、「ㄢ」等字尾黄莺莺唱的相当清楚,这几年出道的年轻歌手大概已经不能再唱这种歌了吧! ◎ 8 日安,我的爱!(陈乐融/陈志远) 专辑:【日安,我的爱!】 黄莺莺曾经和许多男歌手对唱过,其中这首「日安,我的爱!」应该是最红的一首,对唱的阿B锺镇涛那时在台湾已经过了他温拿五虎时期的威风,也因为和黄莺莺对唱这首歌再回到台湾歌坛。「日安」这个词在这首歌之前,并不存在于日常用语中,但是陈乐融用了「日安」这个词,反而有着在爱情中等待黎明出现的期盼。陈乐融+陈志远的创作,曾经有阵子主宰了飞碟唱片的所有主打歌,这首算是他俩合作早期的作品,幸运\地没有后来粗制烂造的问题。 ◎ 7 逛街(陈冠蒨) 专辑:【从心爱你】 这是当年我相当讨厌的一张专辑,却也是日后我深觉我错了的一张专辑。我曾想说这当中的差异在哪,原来是当年听歌的我太年轻,急欲追求爱、恨、情、仇的享受生命,而不知平淡、幸福的滋味是什么…这首「逛街」在三拍子的节奏里,慢慢地写着无所谓的心情,渐渐地发现原来每一个步伐都是思念的歌,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和你一起逛过的街,越不在乎就越悲哀…这种平淡却刻苦的哀伤,哪是当年十七八岁的小毛头所懂得? ◎6 我曾经爱过一个男孩(陈黎/陈升) 专辑:【宁愿相信】 这是陈黎所写的诗「故事」,曾收录在他的诗集『晴天书』里,据陈黎所写,是听了Esther所唱的「Kinderspiele」(这是张发烧片)一曲,自动配词写下,日后黄莺莺看了很喜欢,遂请陈升谱曲,唱了这首「故事」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这首歌的demo是当年还是陈升小助理的刘若英所唱,后来刘若英出道也想唱这首歌,陈升的回答是「过五年再说吧!」没想到这一过就过了七年,在2001年刘若英出【年华】专辑时,终于了却这桩心愿。不过就我自己的感觉是:唱不到的永远最好…即使多年后,刘若英还是没有那种过尽千帆回头望,却不知何处去的复杂感受… 我曾爱过一个男孩 他也许已经儿女成群 在每个冬天的晚上 在炉边教他们歌唱 炉火慢慢地烧着 我心儿也跟着颤动 却不知道为什么哭泣 莫非我还依然年轻… ◎5 情雪(姚若龙/陈小霞) 专辑:【春光】 经过王菲、侯湘婷唱的「暧昧」后,大概许多人都会承认还是黄莺莺原版的「情雪」比较好听吧!王菲唱得不差,只是那时不知是她和新艺宝闹别扭似的,唱得极不专心,词的意境也不若「情雪」…我爱极这首歌的歌词了,尤其是那句「属于我们爱情的冬天,来自你眉头的积雪…」再唱成了「推绩在心头的积雪…」---「慢慢地绑住了我的眼,关于未来..一点都..看不见!!」听完真的是一声叹息罢了!! ◎4 我们都错了(王祚森/张玫洁) 专辑:【为爱疯狂】 曾经这首「我们都错了」是我的爱情救赎歌,有段时间几乎是每听必流泪。时间错了、地点错了、人错了,一切都错了,即使要放下执着、寻找解脱,却落到「天真」、「愚蠢」来嘲笑自己,一切都只因放不下…这首歌的一字一句都唱到我的心坎中,在配乐的钢琴伴奏与小提琴搭配下,黄莺莺唱得哀伤无奈,「我知道我们不会有好结果…反正都错了!」。这是首适合沉浸在哀伤中,想要借着自虐伤痛的人听。 ◎3 明了(姚若龙、李子恒/陈小霞) 专辑:【我们啊!我们】 这不仅是华语歌坛里少见的女女对唱,黄莺莺的国语歌词以第二人称唱着对爱的劝诫,陈小霞的台语词用旁观的角度唱爱的真相,黄莺莺唱得真情,陈小霞唱的无情,两人以轮唱交叉的方式却句句唱出对爱的盲点与真相间的辩证。歌词写得太棒了,我特爱「爱的左边是伤痛 右边是寂寥 谁不在之间追着幸福来回跑」,真是说中了爱情的核心。很了不起的一首女女经典对唱曲!! ◎2 葬心(小虫) 专辑:同名电影原声带 …留声机的沙沙声中,提琴与竖琴的慢慢出现,黄莺莺的那句「蝴蝶儿飞去」吐露,心不是不在,是早跌进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随着电影里裹着旗袍的张曼玉化身的阮玲玉,摇曳生姿的随着留声机摆动柳腰,化成丝丝花香尾随着音符的蝴蝶儿踪迹,渐渐碎…渐渐哀…渐渐死~~~ 原文见--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 ... 253/20031205012104/ ◎1 哭砂(林秋离/熊美玲) 专辑:【让爱自由】 这是我心目中词、曲、编、唱都臻至完美的单曲,加上这首歌出现的年代,简直都是将这首歌推向经典的地位!从一开始的清唱,就考验歌手的功力,曾经在那个卡带转CD的年代,黄莺莺的这张CD是音响的测试片,听定位、听广度、听清晰都靠黄莺莺的第一句。歌词以掉进眼中的沙来比喻爱情的伤痛,林秋离的词宛如锺晓阳【哀歌】的描写,用「我」的角度平静地哀悼着已经不在身边的「你」,死于过去的恩爱,逝情如水不可追,爱情越是刻骨铭心,越是像回到海里的沙,潮汐涨退去又回。夫妻档的熊美玲为这首歌谱了极美的曲,陈志远的编曲大胆地让黄莺莺清唱开场更是一绝,加上这首「哭砂」出现在当年唱片销量倍数增加的年代,让这张里程碑型的代表作品成了黄莺莺歌唱生涯卖座最好的一张(40万张)。有这么多理由错综复杂,还不够成就这首歌的经典地位吗??^^ 黄莺莺十日谈(三)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很多人觉得买CD不就是为了买CD里头的音乐嘛,但我买CD会多龟毛一点,就是我会看一张唱片的封面长得如何,甚至为了一张设计精美的CD封面,买下一张专辑。「封面」好看与否不全然是一个必要因素,做为一张专辑的一部份,若能在音乐的听觉之外,得到视觉上的享受,那不也是一桩美事。常常我会记不住一张唱片的名字,但是一提到唱片封面的一些特征,马上就会联带的勾起许多关于唱片的回忆。 走进现在的唱片行,可以感觉得到国语流行唱片对于封面的要求似乎越来越不重视了,当然这么说会伤了许多从事视觉艺术人的心,可是看看架上一张张俊男美女的偶像专辑,除了沙龙照拍得美美的之外,加上个专辑标题就了结,字体、字型、颜色(配色)、印刷到包装也越来越不重视,我尤其受不了加许多文案在专辑封面的专辑,或许变得花俏、热闹了,但是一张好的唱片封面,不用多馀的赘言,就足够有着动人的力量;此外除了视觉设计的美学欣赏外,如何突显演唱(奏)者跟音乐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有时光是看封面,就能理解这位歌手出专辑时的概念在哪。 唱片封面的重要性,在国外早就被认可,有许多的音乐奖项都设有最佳封面设计的名目,一张好的唱片封面,对歌手来说,绝对是个加分的动作。黄莺莺的唱片封面设计,早期当然摆脱不了大头照的下场,可是越到后来她的专辑封面就越见质感,尤其是84年出版【紫色的水晶】后…底下就是我认为黄莺莺最好的五张唱片封面,这些封面除了本身的美感外,都有为音乐本身加分的作用。老话一句:纯属个人观点!!^^ 1985年 【拥抱】 歌曲:「拥抱雨中」、「曙光」、「莫怨苍空」 将画面上下切割如电影宽银幕的比例,再将主图切割成三等份,背景是黑色山脉,突显前景打光的沙地,山峦间的云层散发着光,不知是来自于向晚的月还是惊蜇的雷,这问题的解答被处于中间构图的人所挡住,红纱罩脸的女子,甚至不确定是否就是黄莺莺本人…这张【拥抱】并没有一首同名单曲,可是从封面的设计就可以读出「孤独」的意象,极欲探究纱后女人的心事奥秘,与专辑中「拥抱雨中」、「与孤独为友」、「莫怨苍空」、「化妆台」等歌曲相互应和。 1984年 【紫色的水晶】 歌曲:「伫立」、「饮一个秋」、「记忆..由爱开始」、「炎夏的梦」 黄莺莺玉藕般的左手托住一颗发光的紫色水晶球,黄莺莺凝视的眼神中,似乎要探寻着水晶球里要告诉人的装的是什样型态的情感,幽远的缠绵的伤感的热切的浪漫的温馨的深情的苦涩的…?优雅地将整张专辑的神话气氛带出。 1986年 【来自心海的消息】 歌曲:「来自星海的消息」、「现在流行什么」、「我愿意」、「面具」、「夜未央」 现在每个人家中有一堆电视的人可能不太能理解十几年前的台湾,电视并不是那么普及,许多现在三十岁以上的人应该都经历过家中电视是大型木箱的日子,这种电视的选台是要用转动的,而不是用摇控,而且能选择的只有三台,那时能够拥有一台14吋电视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到了黄莺莺这张【来自心海的消息】用的是全银幕电视,已经是经济起飞的八十年代末才普及的事了。 这张封面是由杨立德设计,现在来看还是很了不起的一张封面!从罗大佑、苏芮之后,黑色调的运\用已经不再是创举,可是这张封面黄莺莺出现在蓝色的电视银幕中,带着一头羽毛剪的假发,手指轻举似乎要告诉你什么,出现在当时政、经、言论的逐渐开放的年代,流行、资讯的越来越多元...这张封面黑、蓝的大胆配色,加上右侧一行红色标题字,不仅一新过去黄莺莺给人的温柔婉约形象,「现在流行什么」--这张封面提供了很好的注脚。 1987年 【雪在烧】 歌曲:「雪在烧」、「爱,千年不醒」、「雪歌」 关于这张专辑,过两天的「十日谈」系列会提到,在此暂且不表,这张标榜着「后现代」的专辑,其实最迷人的是来自董阳孜的提字,杜达雄将「烧」字挑尾的末端染红,也别具特色。 1989年 【红伶心事Somewhere in Time】英文专辑 歌曲:「Somewhere in time」、「Sayonara」、「Out here on my own」、「Scarborough fair」、「Music of goodbye」 虽然我极痛恨每次我听到【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的主题配乐时,都会想到黄莺莺的歌声,可是我真的很喜欢这张专辑封面的油画处理,将黄莺莺变身成为古代的仕女图像,不仅很合黄莺莺的声音特质及形象,也呼应了电影【似曾相识】的男主角(克里斯托弗李维 饰)因为看到珍西摩尔的一张古画,而千方百计的回到过去与女主角相恋的情份…这样的手法在这张全部选材自电影主题曲的英文专辑中,当然让人击掌叫好罗~~^^ 黄莺莺十日谈(四)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黄莺莺很久没出专辑了,离现在最接近的歌声应该是来自2002年华纳的一张合集--【爱.是唯一Love is the answer】,这是一张集结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蒙古等亚洲各国的艺人,每首歌都用「爱」为主题,旨在帮助爱滋儿童,专辑第一年的销售金额的3%会捐赠给联合劝募基金会,作为儿童福利款项。 基本上我「好像」没那么有爱心,也不是因为专辑包装上写着「亚洲顶尖艺人和5位天后联手出辑」的字演;我之所以会买这张专辑,纯粹是因为想听林忆莲如何唱奥丽塔亚当斯Oleta Adams的「Get Here」和黄莺莺唱罗贝塔弗莱克Roberta Flack的「Making Love」,两个我喜欢的艺人唱两首我心目中的经典歌曲,这诱惑力超强… 这张【爱.是唯一】专辑,是来自新加坡一家Music & Movement 所企划,选的歌手也多以出自新加坡为主,像是唱主题曲「Love is the Answer」的Project J、蔡健雅、Dick lee、Corrinne May、孙燕姿、Outsider等,台湾的代表是黄莺莺跟萧亚轩,整张专辑也多是以「Love」为主题选歌,其实现在的我已经少买合辑,总觉得合辑要碰到一张企划好、选歌合、歌手强的并不多,能够为一个主题量身打造的更是少,像这张专辑中所收录的萧亚轩的「夜」,除了说出自这首歌的电影【夜奔】有着同性恋情的描写外,跟整项活动没有什么关系。 黄莺莺唱的「Making Love」,原唱是来自美国节奏蓝调界的大姐罗贝塔弗莱克在,她最红的单曲当然是黄莺莺也曾翻唱过的「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这首1973年的冠军曲,另外尚有「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 (1969)、「Feel Like Making Love」(1975)、「The Closer I Get To You」(1977)、「Tonight I Celebrate My Love」 (1983)等走红的单曲。这首「Making Love」是出自罗贝塔在1982年的专辑【I am The One】专辑,在排行榜的最高成绩是Top13,是由金牌词曲创作者Burt Bacharach和carol Byaer Sager所写,原来的遣悲怀意味,黄莺莺唱来却让人感觉很温暖…有什么比缠绵做爱更值的去学习,或许就只有「爱」吧… 底下是黄莺莺在这张专辑中关于唱这首歌的文字,读来还蛮感人的,因为能力有限,待有缘人翻译过后,再张贴于下… 「This is a difficult time for all of us, In the midst of our anxiety and concern, let us not forget a group of innocent victims who are fighting a war with their health , Theirs is an everyday battle from the day they are born and will continue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It is an honour to do something for KIDS WITH AIDS, I hope this project can help us remember them and their plight can reach those whom care, It is still a big problem for us and in face of new and dangerous threats from other sides of life, let\'s not forget that the fight against AIDS is an on-going war。」 曲目--- 01. Love Is The Answer - Project L 02. True Colors - 蔡健雅 03. Love is Love - KRU(马来西亚团体) 04. Get Here -林忆莲/伦永亮(香港) 05. Real Love - Nop Ponchamni(泰国) 06. It All Begins With Love - Dick Lee 07. Making Love -黄莺莺(台湾) 08. Friend Of Mine - Lea Salonga(菲律宾) 09. Fairtale Woman - Corrinne May 10. 夜Night –萧亚轩(台湾) 11. Power Of Two - Jessica Soo/Anna Belle Francis 12. Outside – Liang 13. Hey Jude –孙燕姿 14. Don`t I Miss You - Camerton(蒙古) 15. Gaining Through Losing - Project L 黄莺莺十日谈(五)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我记得当我开始对听国语流行音乐比较认真的时候,是在1983 年。我还记得当年我就已经排出我心目中的四大天后(虽然后来还是变节了),第一个惊叹号是苏芮,一张【搭错车】的电影原声带,「酒矸倘卖无」、「一样的月光」、「请跟我来」、「变」,加上罗大佑的【之乎者也】、【未来的主人翁】等专辑,这股黑色旋风吹到现在,仍旧是我心目中「音乐就是力量Power」的代表例证;第二个人是齐豫,她在陈寂了一年多后,在金声唱片推出了【你是我所有的回忆】,齐豫从此成为我心中的天籁美声代表;第三个是郑怡,借着唱红「小雨来的正是时候」,成功扭转她的民歌手形象,与李宗盛合唱的「结束」更是男女对唱的经典曲;最后一个想当然尔,就是翻唱日本音乐大师喜多郎作品「Angel Queen」为「天使之恋」的黄莺莺…这几位实力派女唱将的专辑当年虽然我只是买盗版的卡带来听,不过也就此在我心中,将女歌手的歌唱实力标准提得很高,连带的使得现在许多人怀念的女偶像,如杨林、林慧萍、金瑞瑶等人在我的听歌历史中,几乎是空白一片。 黄莺莺用着喜多郎的音乐演唱的不只是「天使之恋」,还有被戏称为喜多郎三部曲的另外两首--「丝绸之路」、「曙光」。上述提到的这些音乐,在事隔20年后回想,我想我会特别感念黄莺莺的那首「天使之恋」,因为这首歌连带的让我认识了一位音乐大师—喜多郎Kitaro和一位动画大师—松元零士。 现在被认为是新世纪New Age音乐大师的喜多郎,其实可以称之为电子音乐大师,他的音乐风格总是用着冷调的电气音营造出浓郁的神秘色彩,不论是借着音乐绘景或是写情,简洁流畅的旋律却气势磅薄,配上鲜明的人文内涵及民族特色,极度震撼人心。 其实年轻的喜多郎一开始走的是摇滚路线,生于1953年的他,在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他的演艺生涯,和朋友组成「信天翁Albatross」乐团,直到1972年在德国遇见「Tangerine Dream」的 Klaus Schulze,开始感受到电子合成器Midi的魔力,几年后乐团解散,开启他在印度、尼泊尔、寮国、泰国、中国等亚洲国家旅行的脚步,藉由这些亚洲的古文明力量,让他对他的电子音乐形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喜多郎在1977年推出了处女作【天堂Tenkai】,用电子音乐营造的融合电音世界马上被日本的NHK广播公司看中,应邀为电视片【丝绸之路】作曲,结果叫好又叫座,接下来喜多郎在1981年与1983年,继而发表了【丝绸之路】的第三集和第四集(那时台湾的老三台很喜欢播这套纪录片,日后也成为LD的热门片子)。其间出现了一套不朽作品,就是他在1982年2月他为动画大师松元零士的动画作品【千年女王】创作原声带配乐,主题曲「Angel Queen」就是被黄莺莺翻唱成中文歌的「天使之恋」,还记得那时喜多郎曾因此访台表演过。我还记得当时的报导是从未受过音乐训练的喜多郎,看不懂五线谱,总是用他自己图画的方式记录音乐,即便如此,他还是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除了自己作曲、制作外,还会演奏吉他、贝斯、键盘、箫、太鼓及其它乐器。 现在的喜多郎代表作有很多,如【敦煌】、【丝绸之路】系列、【气】等,已经是世界知名的New Age大师的他,在1989年移民美国后,在1993年为美国导演奥利佛史东完成了【天地】配乐,后来又帮罗卓瑶的【宋家皇朝】编写配乐,前者获得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后者则赢得香港金像奖提名,他曾被葛莱美奖提名最佳New Age专辑及艺人共六次之多。喜多郎的后期音乐风格和早期不同了,在乐器的配置上更加多元,但曲风不论如何变,能够将人文哲理,古文明的浩瀚与大自然幻化的奥妙用着抽象的意念、温暖的感觉表现出,喜多郎的音乐绝对不只是音乐,它让人了解到人的想象、精神究竟可以扩展到怎样的境界。 另外说起【千年女王】这套动画,虽然知名度不如松元零士其它的作品【银河铁道999】或【宇宙战舰大和号】,可是因为喜多郎的配乐编写得太过成功,恢宏的庞大场景配上喜多郎的电子合成乐,勾勒出千年女王的幻想宇宙奇景,加上主题曲的隽永,反而现在很多人即使没看过动画,也多听过这首主题曲… 【千年女王】的故事是描述拉米达路星球人,这个星球每一千年才会有段小小的春天出现,春天时分就会派一位女王来到地球管理地球,每个女王的任期是一千年,所以地球等于是每一千年就被新的女王统治,因此这些女王被称为「千年女王」。1999年,拉米达路星球被太阳黑洞所影响,即将飘向宇宙尽头被吞噬,星球上的人民为了寻求永远的阳光,于是决定赶走地球上的人类,现任的千年女王—雪野弥生为了找出拉米达路人和地球人共处的方法,结果还是挡不住拉米达路统治者以战争、杀戮手段侵占地球,为此牺牲了王妹赛拉和对女王忠心的夜野,悲愤的力量让雪野决定唤醒历任死亡的千年女王,在一片争斗之后,用自己的死亡来换得和平,将地球的和平与未来交给纯洁坚强的斗士们…当电影结尾,最感动人的时刻,响起的就是这首主题曲--「千年女王Angel Queen」。 松元零士在日本动漫界一直享有极高的地位,这套卡通现在想起来,也有着强烈的反殖民意味,在科幻的外表下,在人生哲理的追求永恒上,及科学与人性间的辩证关系,松元零士也有着独到之处。 …黄莺莺的这首「天使之恋」,不仅让人认识到New Age的音乐大师喜多郎、动漫大师的松元零士外,她还让我接触到了梅艳芳,因为这首「Angel Queen」的粤语版「千年女王」就是梅艳芳所演唱,收录在1983年的【赤色梅艳芳】之中。有兴趣的人可以将「Angel Queen」、「天使之恋」、「千年女王」三首歌相互连结聆听,原本的「Angel Queen」演唱的女歌手是达拉西达卡Dara Sedaka,现在已经没人记得她是谁了,可是说起她的父亲来头可就不小了,就是曾唱红过「Oh!Carol」、「One way ticket」等名曲尼尔西达卡Neil Sedaka,可惜她也只有这首One Hit Wonder,而且大概只限于亚洲地区吧! Angel Queen--Dara Sedaka Floating down from the sky Lovely Angel Queen it\'s you Shaken from her long sleep Lovely Angel Queen it\'s you Touching others like a child Loving others for a while Come and take my hand my heart In time we will be together When we will say goodbye There\'ll be no tears from me Time passed by so fast I love you I\'ll remember you forever 1000 years she rules the earth Lovely Angel Queen it\'s you Lightening flashes cold as ice Changing everything she sees When we will say goodbye There\'ll be no tears from me Time passed by so fast I love you I\'ll remember you forever 天使之恋---黄莺莺 在这幽静夜里 美丽天使就是你 展开纯白双翼 俯视着宇宙繁星 眼里充满了惊奇 彷佛只是一个谜 甜蜜微笑多迷离 伴我思绪飞向天际 你可知道我的心 请别让我哭泣 对你深深的情怀 多诗意 多温馨 难忘记 飘浮在浩瀚寰宇 美丽天使就是你 万籁俱寂中苏醒 将光芒散播大地 来去匆匆多神秘 温柔又带着宁谧 唤走了我的梦境 银河之外了无痕迹 怎忍心道别离 我心多么凄迷 凝望你的柔情 我的爱 我会永远等着你 黄莺莺十日谈(六)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黄莺莺是蕾丝边Lesbian!」说这话的人很慎重其事地用坚决的语气说,好像这是一件比中共在台海上布设飞弹还要加以确定的事,同样的情节,在十年前就有人用一模一样的语气表演过,就好像中共也在十年前在台海发动飞弹试射一样,我想我的答案也是一样,「有差别吗?你又不跟她上床、谈恋爱,你管她是不是蕾丝边。」这样的传闻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因为黄莺莺婚结得早,几乎没人看过她的先生长什么样,甚至还传说两人两人一个是Gay,一个是Lesbian,两人结婚只是幌子,婚后各玩各的,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即使有,也不‧干‧我‧事。 和以前的社会风气相比,现在的台湾对性别、性向的对待算是长进了点,不过却没成熟到可以开明的看待一个人的同志身份,尤其是公众人物;每次讲起这样的话题,总是有人像是当真是棒先生一样的用间谍的语气说话,「你知不知道谁谁谁怎样」--即便在同志圈,也多是用着贴标签似的态度,在每个公众人物额头上抹着一道红…是不是同志是否有这么重要?放大来看,一个人的公领域成就是否得依靠私领域的行为来当成评断标准? 现在很多人都在感叹台湾的娱乐界已经没有所谓的巨星Super Star,现在出现的很多歌手、影星,顶多成为一个很红的偶像之外,很难有成为巨星的养成环境,除了因为外在大环境条件委靡、个人的才华有限等因素外,过度的八卦报导摧毁明星的「神秘」也有关系。以前我也为了生计帮八卦杂志写过影视明星的所谓「内幕」消息,只是在那个年代写这样的八卦文章,很多是补风捉影的胡写一通,所以读者在看的时候,多半存在着看胡诌文章的默契,这点和现在水果日报、数字周刊的作法并不一样,现在多半是极力的配图说故事,无图不成文,必要时再端出过去的历史和数据,图文并茂的加以鞭尸一番,弄假都可以成真了,况且若报导的消息是真的话。 关于八卦新闻报导,很难有什么样的准则是确定该遵守与否,不过我还是觉得个人的私领域,或是无关道德操守的部份,是一点都不需要有被报导的价值,「黄莺莺是个蕾丝边」就根本不应该是个被关注的消息,基本上她贩卖的并不是她的外表形象,她的性取向更加无关她的音乐,或是改变听音乐的人对她的支持与否。既然这样都无法成立,更遑论空穴来风的八卦揣测。 讨论八卦文化的内容,并不是我为文的重点,我想提的是如果黄莺莺是个蕾丝边,而蕾丝边的定义之一是两人女人过从甚密的话,那有哪些女人是和黄莺莺有关的呢?是翻唱过「情雪」成为「暧昧」的王菲?同样爱过一个男孩的刘若英?最爱翻唱黄莺莺歌曲的叶蒨文?合唱过女女合唱经典「明了」的陈小霞?其实这些都不是我的答案,我第一个想到的人竟然是玛丹娜Madonna。 黄莺莺很受台湾同志喜欢,她一直都是同志情人票选里名列前矛的人选,这点和玛丹娜一样,若要统计全世界同志的最爱,玛丹娜没有第一名也要挂在第二名,在她们天生的才华外,对同志的友善态度或许也有关系;黄莺莺在2002年的一篇民生报报导里说:「我的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同志…我以前的声音都被形容为天使或仙女,现在晋升为「圣母」了。」玛丹娜的名字Madonna,就是圣母玛丽亚的意思,加上她们两人的音乐都颇受同志的喜欢---要身为同志喜欢的偶像,内在外表一定得要有说的出名堂、道理来,此外过人的才华不可缺,求新的努力不可少,与时俱进的在不同年代散发不同的魅力,才够格成为同志欣赏、喜欢的人。 说到黄莺莺和玛丹娜的关系,当然不只是黄莺莺曾经翻唱过娜姐的「Crazy For You」、「True Blue」,我脑海中直接浮现的是黄莺莺曾在【雪在烧】专辑里唱的「爱,千年不醒」,这首歌是陈志远编/曲、小虫词,可是听起来简直是玛丹娜「Papa Don\'t Preach 」再版,尤其是编曲运\用到小提琴的开场及过场,简直是一模一样,若再细读歌词… 纵然你的心难接近 就算爱上的是幻影 我不能抗拒 你那双含情的眼睛 也许你的爱会转移 也许这结局是分离 就让我承受 这份痴迷到无尽期 你的魔力笼\罩着我 不想逃避也不能表明 爱的终点难以预期 霎那悲欢都是回忆 今夜你又何必叹息 让我的爱千年不醒 让这美梦没有天明 不想再让那空虚伴着我 情愿迷惑 卷入爱的漩涡 如果说黄耀明的「禁色」被视为香港同志歌曲的始祖,那黄莺莺的「爱,千年不醒」则是台湾同志歌曲的初典---什么样的爱会是幻影?什么样的魔力是无法表明?什么样的美梦宁愿没有天明?为何一切都有可能是空虚?这番闪烁其词的弦外之音,对照着「禁色」里「愿某地方不需将爱伤害,抹杀内心的色彩;愿某天不需苦痛忍耐,将禁色尽染在梦魂外」从三岛由纪夫VS黄耀明,到黄莺莺VS玛丹娜,曾经有许多同志是在这样迂回曲折的歌词中,找寻着在身份认同的深渊中挣扎的出口。 若要数这种意在言外的同志歌曲,黄莺莺的情歌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她的情歌有太多都是在描写着没有未来、情愿自己苦涩等待的伤痛,这点和同志在面对不容于社会的恋情时,所必需采取的态度是相通的,像「我曾爱过一个男孩」,就是许多同志藉歌诉情的首选… 「我曾爱过一个男孩 他也许已经儿女成群 在每个冬天的晚上 在炉边教他们歌唱 炉火慢慢地烧着 我心儿也跟着颤动 却不知道为什么哭泣 莫非我还依然年轻」 这样的回首心情,总让我想到最近蔡康永的那本「那些男孩教我的事」。同性情谊是否可以被视为同性之恋?这是个连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家至今都提不出个定论的问题,黄莺莺的「我们啊!我们」因为歌词的切合,被许多女同志们拿来当成表白心声的作品… 「我们啊我们 彼此都害怕太认真 怕陷得比人深 又斤斤计较谁多付出 多付出了几分 我们啊我们 总记得已被爱伤得深 于是冷眼看缘份 情愿让自己苦苦苦苦的等」 这样兜兜转转的心情,让人不免要揣摩歌词背后的涵意,歌词中让人动容的相濡以沫的同性情谊,加上同专辑里的「明了」两个女人唱着--- 「女人的心 女人最明了 那怕自己的苦谁也替代不了 心的里面是等候 希望置外口 谁不是为了幸福时常累甲强要嚎 女人的怕 女人最明暸 可惜结果如何 结果才会知晓 爱似有梦困未去 困去惊精神 心是精神了后则知影着看乎透」 在台湾的流行乐坛,与同志相关的歌曲不多,只有像【抚摸】、【拥抱】等少数专辑高举着同志音乐的大旗,可是在这之外,许多歌曲却因为描写的情境类同,而被同志们当成是表露苦闷心声的出口,从早期的敏感哀悼,渐渐地已经有许多歌曲不再掩藏矫饰的心灵,晴云出轴的舒展着迷人的同志姿态(如张国荣的「我」、「梦到内河」,或黄耀明的「迷恋荷尔蒙」)。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志们能够拥有自己的情歌,可以不用在流行歌曲里寻找着婉转屈延的解读出口,文后我想转贴几句黄莺莺在2002年4月6日民生报报导的几句话,「…我心中很疼Gay朋友,希望他们多多学会保护自己,我们的社会还不成熟,他们成了弱势团体,他们的才能应该尽情发挥,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很好…」 黄莺莺十日谈(七)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今天报纸上有一条关于黄莺莺的新闻,是苏芮去探黄莺莺的班,被问到最想听黄莺莺唱哪一首歌,苏芮的回答是「回心转意」…「那年她唱『回心转意』,心里真的希望老公可以回头,她甚至愿意给前夫三年的时间,让前夫和第三者想清楚,结果三年过去,莺莺的前夫并没有回头…这次演唱会,我要听她唱『回心转意』,希望她从今以后当一个更爱自己的女人」。 三年的时间来换得一个人回心转意,这种傻瓜式的等待说出来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值得,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情份不再,人怎么还会回来呢?很多人会劝说「放对方自由也让自己自由」---对我来说,这句话只是道理,连卓文君这样的才女都得要做首「白头吟」来唤回另结新欢的司马相如,但换个角度想,虽然断了司马相如纳妾的念头,但在卓文君的心灵上是否已印下了不可弥补的创伤呢?想当年她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当垆沽酒凤求凰时,也是二八年华才貌兼备,怎知付出青春和爱情,换来的是愁怨和痛苦,男人有权有钱后,开始心不定意不在,另寻年轻佳人茂陵女…卓文君的故事,或是黄莺莺的故事,又是多少女人的故事?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是许多陷在爱情里的人心里所向往,可是在现在连说出来口来都觉勉强的遥不可及,司马相如幸运\地忆起当初的海誓山盟而回心转意,与卓文君两人白头到老,这算是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可是现代都会男女如果碰到这样的问题,总是用着「心不在,留不留都是痛!」的说法来解释两人不合则散的关系,时代已变,两性关系也在变…以前我会笑黄莺莺的苦守三年是个笑话,现在年纪渐长,才了解在心底深处,我们对爱情的纯粹并未消改,谁不是在来来回回间抓住那一丁点对于爱、永远的可能性而不放手。 「你怎么会是我的幸福,我竟如此的盲目,所有认真守住的坚持,你到底在不在乎?」十一郎写的词很俗,可是却俗到人的心坎中,像在你的面前对着你呼巴掌…在爱情里,投入的爱情被别人玩弄,从被抛弃到不甘心,或许有想要报复吧,似乎依赖也就伴随而生,渴望对方能回心转意,这是不是一件太傻的事?是!可是却也是件人之常情的事;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为之付出了一切,下场往往采取受伤之后采取的自我保护,将心灵封闭起来,走进隔膜与防范的心墙,越筑越高、越厚,而以为不再受伤害,结局却是「所有和你有关的错误,我从现在开始背负。」的自我虐待。 之所以会想聊苏芮探黄莺莺班的新闻,是因为苏芮讲的那段话:「希望她从今以后当一个更爱自己的女人。」我并不相信「爱自己多一点」是可以抹平之前情伤的方式,连对别人的爱都被否定又如何开始学会爱自己?这可是门极艰深的功课呢…不过从苏芮的这句话可以了解「情人一时,朋友一世」的道理,虽然在失恋情伤时,朋友并不是神灯精灵,可以马上消疼止痛,但是多年后,总会清楚看到他们在身边曾经做的陪伴与守候,特别是当年我和黄莺莺一样期待着某个人「回心转意」的时候…我不想呕心的说友情有多可贵多伟大,但是我想我还是得要说一句:谢谢!我的朋友们..^^ 回心转意---- 词: 十一郎 曲: 张宇 我不要跟着你的脚步 那不是我的路 我没有你那么清楚 那么爱孤独 快不快乐总有个限度 不管贪不贪图 而你让我自己陷入 混淆的地步 是你让我在你面前 像镜子一样的清楚 一点也没有后悔的路 而我的苦 才开始吞吞吐吐 你怎么会是我的幸福 我竟如此的盲目 所有认真守住的坚持 你到底在不在乎 你怎么会是我的幸福 我竟苦苦的追逐 所有和你有关的错误 我从现在开始背负 黄莺莺十日谈(八)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为文的此刻,黄莺莺正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开她的演唱会。 这段日子写关于黄莺莺音乐的一些文字,虽然勉强辄了些时间出来写,不过还是写得不够周全,总有许多念头在心中来了又走,就像以前说的,我并不是黄莺莺忠实的歌迷,被未追随着她的每一个脚步,对于黄莺莺的描绘,只能以偏盖全。 在这场演唱会之前,我已经听过不少人对我提出的疑问是:「黄莺莺不是很会走音吗?」、「她不是不能唱现场吗?」、「黄莺莺是录音室歌手!」之类的话,关于黄莺莺不能唱现场这回事,我不知道是我印象有误还是怎么,在记忆里,她不算是会走音的人啊,或许她的音色不若唱片里的晶莹剔透,或是唱现场的音高、音准和唱片不同,但不代表她是个很会走音的人,好歹她也是唱PUB出身的人,尤其我记得她有次在上『玫瑰之夜』时,唱到「我要你的爱」,那股娇美柔俏的模样,并不输给唱片里的黄莺莺。 在上述的问题完了之后,总还遇到下一个问题是:「那你为什么还要去听黄莺莺的演唱会?」这个问题,我想黄莺莺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她在为这次演唱会宣传而上蔡康永主持的『真情指数』时说:「我唱过的每首歌当中,都有歌迷成长的回忆,希望透过演唱会大家一起分享!」网友阿伯也在留言版的话说:「去看她演唱只是想表达我对她的支持,并重温一下过去的回忆,走音也罢,对嘴也罢,均不会损及她在我心中的地位。」这些话就是我心中的感想。就像我前述说的,我并不是她的忠诚\歌迷,为何我愿意花这些时间,追忆或解读我心目中的黄莺莺,无非是她在我的听音乐生命里,扮演了一个很特别的角色… 唱「云河」时,我正处在开始接触电视的年代, 唱「只有分离」、「时空寄情」时,我开始听并注意着国语流行音乐, 唱「来自心海的消息」时,为自己有能力购买正版的卡带而雀跃, 唱「梦不到你」、「日安,我的爱!」时,是我人生的第一段恋情开始时, 唱「Some in Time」时,疯狂着迷于电影中,大量进出MTV,来了解电影的一切, 唱「葬心」时,正是对艺术电影着迷的时候,对关锦\鹏的【阮玲玉】无可抑制的狂恋, 唱「我爱过一个男孩」时,我正学习如何喜欢一个男孩, 唱「春光」时,是当兵当到让人觉得无奈时的出口, 唱「明了」时,才正式的对同志身份自我认同… 现在她开演唱会时,我准备要和我这辈子至今最爱的人一起去看,因为他也喜欢黄莺莺(或许他更爱凤飞飞吧^^)… 这一路走来,或许我没有收集到黄莺莺所有的CD,但是关于黄莺莺曾经唱过的一些歌曲,在脑海里一直是无法抹灭的;花了些时间写这些文章,谈谈关于我记忆里的黄莺莺,也关于着我自己的过去… 谢谢大家和我一起谈黄莺莺,整理了一些网友关于黄莺莺的见解张贴,对我而言都是珍贵!谢谢!!^^ 最后贴上几句黄莺莺在今晚的舞台上说的话,做为结尾…「很开心重新站上舞台,这些歌曲可能让大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唱歌是我的避风港,并感受人事的变化,二十年前办过演唱会至今,真是漫长的等待」。 黄莺莺十日谈(九)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看完了黄莺莺的演唱会,这十日谈也准备接进尾声了,留个位置给这场演唱会应该不为过。 故事该从哪儿说起呢?还是照流水帐的记法顺一遍吧!昨夜肥欧那打电话给我说他找不到演唱会的票,公司、家里翻了又翻,就是不记得他将票放在哪儿,直到凌晨三点,拨了通电话告诉他,如果真找不到就算了,他也觉得真找不到就去买黄牛票吧!上了年代售票系统看看还有座位,也就将看不到的遗憾放在一边,躺在床上还在想若真的找不到票那要再买一次吗?还是去高雄或台中场次看呢?同样的价位,在高雄可以坐到前十排,台中甚至可以和黄莺莺面对面呢…就这样翻来覆去想了又想,迷糊的睡着了。 可能昨晚折腾的也累了,原本约好九点半要出发去海边晒太阳的肥欧那,等到出现时就快中午11点了,上了车跟他讲了我的想法,他马上决定去年代售票系统再买一次票,所以…我们花了一万块新台币看黄莺莺的演唱会。 前两、三个月买的时候,NT2500的票还有不错的位置,现在临时买当然不会期望什么好下场,结果从20排一跳跳到35排,常去台北国际会议中心看演唱会也知道,这一相隔十排,那就等于平行的从黄莺莺的脸远跳到看黄莺莺的头顶了,只怪我们俩也懒得再劳师动众的再跑台中、高雄一趟,加上20年就这么一场,还是咬着牙买下,反正咬的又不是我的牙… 这场演唱会值得一万元吗?照咬牙的肥欧那说法是:「如果NT5000就很值得!」首先黄莺莺虽然三不五时忘词的小出槌,音控的回音有时过强或是开场时的声音还没开的小缺点外,基本上并没有之前会走音的顾虑,甚至在几首难度极高的歌,像「花言巧语」的16度音、「春光」的不换气唱33个字、ABBA组曲的high翻全场,都让人忘情地鼓掌,而且她越唱到压轴声音越好,没有了紧张和不熟悉感,许多高音处已经是不费力的转上去,整场演唱会简简单单的就是让黄莺莺唱歌。 这场演唱会从一开始就直接点明了卖的是黄莺莺的「歌」,不是服装、布景、舞台设计等,甚至黄莺莺在几次的言谈中,也不断地强调她的歌带给听歌的人是什么样的情感与回忆;我极喜欢她在开场时安排的VCR中的一句话:「我唱了多少年,这对你们而言,只是一个数字,可是对我而言,都是我的生命。」对一个横跨了三十年不同的音乐世代的歌手来说,黄莺莺至少表现了一件事:好歌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她唱了「呢喃」,我就会感叹怎么没有「云河」?唱「时空寄情」、「天使之恋」,我就会想说怎么没有「相思」、「丝绸之路」、「饮一个秋」?唱了「哭砂」,那「风的心」、「雪在烧」在哪儿?唱「春光」、「我曾经爱过一个男孩」,怎么可以不唱「情雪」、「宁愿相信」?…纔发现原来黄莺莺唱过的好歌竟然如此地多,唱了三十几首却仍未唱尽,虽然有许多歌她没唱出,却在脑海连袂出现,今夜听来竟然每首都让人心魂牵挂。 关于这场演唱会的意义,想来是每个人不同,值NT5000还是一万,也不是谁说了就算;或许和其它看过的演唱会相比,这场黄莺莺不见得是最完美的一场,但是有几个特别的时刻,是相当令人难以忘怀的…为了一万元,以下根据今晚(2004/8/7)这场的歌单,做个简单的叙述,也算是留个记念!! ◎「为爱疯狂」:将黄莺莺至今的最新一张专辑主打歌拿来开场,勾起黄莺莺已经久没出专辑的遗憾…不过这个开场,我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猛!」这首歌并不好唱,音域起伏大,或许黄莺莺的声音还没开吧,听起来有点尴尬。 ◎「漫长的等待」:我的第一个惊讶,怎么会选这一首?以歌寓情,漫长等待的人是她的歌迷还是黄莺莺本人呢?这是童安格成名前的作品,收录在【天使之恋】专辑中,轻快的编曲,算是暖身动作,开始将演唱会带到第一个重心:让她大红大紫的「只有分离」、「时空寄情」、「天使之恋」。 ◎「只有分离」、「时空寄情」+「天使之恋」:黄莺莺似乎越场越熟练,场子也开始热了起来,这几首她在20年前的代表作一出现,相信在场许多人都已经不自觉得开口哼唱。当黄莺莺在唱这几首20年前的作品时,我一直在想一个人对于歌唱的认真与坚持究竟可以到什么样的程度,能红了三十年还被人叫得出名字,可能还得要机运\和与时俱进的企图。黄莺莺并不是为创作型歌手,但她的许多歌曲是有着足够的力量,勾唤人的往日情怀,当年不见得都曾热爱过她的歌或人,可是现在却觉得原来这些歌(歌声)都曾在过去里占了一个位置。(「天使之恋」是在后面唱出,一并提出罢了。) ◎「Somewhere in Time」、「Inside of My Guitar」:李棋的弦乐四重奏,漂亮地演奏过场,紧接着黄莺莺换上红色的小礼服唱了「Somewhere in Time」…当第一句歌词出现时,不禁「哇」了一声,比CD好听!现场听着歌者演唱,往往会听到于不同于唱片专辑里的细微处,直接的感动---是听演唱会最大的乐趣之一;听黄莺莺唱英文歌,清楚的咬字,将我过去不喜欢听东方歌手翻唱英文歌的恶劣感受丢置一旁。在MC时间,黄莺莺说了段又让我再次感动的话,她说她喜欢唱歌,但是当年开始唱英文歌时,对于英文歌词总是蒙胧不懂,只是因为喜欢而唱,等到日后懂得歌词内容,她才知道她唱了多少的好歌…过去我们曾在不知道的时候拥有过许多的美好,等到知道时都为时已晚,听黄莺莺的音乐也是如此感受…这段话着实勾起了不少当年听英文歌的回忆,「Inside of My Guitar」经黄莺莺的口确定是洗发精梦十七的广告歌曲,总算解了我的疑惑。 ◎「Come on Over」、「Hopeless devoted to you」:两首奥莉薇亚纽顿强Olivia Newton John的作品,若不是黄莺莺自己说,我并不知道她有「新加坡的ONJ」之称,这么一提还发现两人真有许多类似之处,不只是音质、音域,可能还包括两人走过的演艺路程都极相似。70年代发迹的ONJ,1948年出生于英国,却长于澳洲,她的歌横跨抒情、乡村、流行乐界,一出道时以翻唱别人的歌曲为主,1973年以乡村音乐【If You Love Me】、【Let Me Be There】2张冠军专辑并拿下葛莱美乡村女歌手,奠定成功的基础。1978年的【火爆浪子Grease】电影及原声带将她推向成功的高峰,1981年的「Physical」更是以狂野的形象,拿下十周单曲冠军及年终最佳单曲的纪录,90年代历经了乳癌手术,康复后投身环保、保育工作,陆续都有作品推出,音乐上回归到静谧平和的基本面上。听着黄莺莺唱ONJ的这两首歌,想着两个女人间的联结,感受音乐的力量是如何地无远弗届,可以措合两个不同的灵魂间的相互应和。当黄莺莺唱「Hopeless devoted to you」,天ㄚ~~跟ONJ怎是一个像字了得… ◎「是否真爱我」:黄莺莺的Family Time,将侄子Howard 跟侄女Jacqueline拉上台一起演唱,虽然刻意了点,不过提到了「希望之光」机构,希望大家可以购买一些丝巾,作为柬埔寨孤儿的慈善基金,也是善事一桩。 ◎「酸甜」、「花言巧语」:两首九十年代中期的作品,难度都颇高,尤其是「花言巧语」,还没唱完,全场就报以热烈的欢呼跟鼓掌。 ◎在「讨你欢心」的背景音乐里,两旁的电视墙打上黄莺莺对于爱情的呢喃,就进入了今晚直接叫人落泪的段落:「我曾经爱过一个男孩」、「回心转意」、「梦不到你」、「明了」。这四首歌的编排是神来之笔,从「爱过一个男孩」的单恋相思、「回心转意」的苦恋情结、「梦不到你」的释怀心意到「明了」的爱情箴言,爱情里的起、承、转、合,就在黄莺莺的歌声中…这段黄莺莺唱得极好,好到我从第一首歌就落泪,看演唱会被感动落泪的经验并不是没有,但这回在歌声中找寻自己的回忆,随着年纪增长看待爱情的不同态度,「是否我还依然年轻」、「所有和你有关的错误,我从现在开始背负」、「虽然也曾爱你恨你埋怨过你…就让我轻轻地忘记」、「爱是有梦困未去,困去惊清醒,是不是清醒了后才知道就要看个透」…「爱的左边是伤痛,右边是寂寥,谁不是在其中绕着幸福来回跑…」一字一句都像是忏情录,现在想想一个大男人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里偷偷拭泪的景象,天ㄚ~~~~真是丢脸!!^^||| ◎把陈小霞介绍出来了,怎么能够不好好的让她表演几首,趁着黄莺莺换装的时候,陈小霞演唱了她写给别人的好歌,像是「傀儡尪仔」、「他不爱我」、「成全」、「约定」、「十年」等组曲。陈小霞是我很欣赏的创作人之一,她的【大脚姐仔】至今也是我最爱的专辑之一,虽然已经久居幕后,还是一样期待她的新作出现。 ◎「春光」:换装的黄莺莺顶着米粉头出现,整首歌娇、柔、媚、俏,唱得没话可说,最后那串长句,几乎所有的人都屏息凝神,唱完之后,黄莺莺还捏了拳头,似乎挑战成功的模样,看演唱会,看到这种炫技式的场景,哪有不High的…可是更High的部份即将登场。 ◎不知是否因为香港在演【妈妈咪呀】的关系,黄莺莺没有选大家印象中她应该要唱的英文歌,反而将阿巴ABBA的四首名曲串接在一起,「Take a Chance on Me」、「Dancing Queen」、「Fernando」、「SOS」让全场嗨翻了,一群人冲动舞台前面又叫又跳,连许多中年人都忍不住嗓门的大叫,把之前正襟危坐的欣赏抛诸脑后,全场大疯狂的将平常开国际大型会议的场地,变成复古的Disco舞厅,形成这两年看中古歌手演唱会难得一见的景观。在这段表演之前,黄莺莺说的话又让人心有戚戚焉…「我想带大家重温曾经走过的一个美好年代,那个时候的录音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也没有MP3、网路的问题…」 ◎ 「来自心海的消息」:前奏一起,全场又开始大呼小叫的,把稍歇的热情又点燃了,按着节拍击掌,不过就像之前猜到的,后段的无意义音节全交给了合音,黄莺莺趁这个机会换装去了。 ◎「葬心」、「爱的泪珠」、「黑夜白天」、「留不住的故事」:为了平抚情绪,这整段就是听唱工的时间,在李琪的小提琴拉奏中,小侄女贾桂琳又现身啦,拿着一张黑胶唱片从后台走出来,放在唱盘上,忧忧地「葬心」的古早版出现,可惜这儿玩不到坐在摇椅上的小女孩变成了位老太婆,或是将小女孩变成唱歌的黄莺莺,那时空错置的效果一定超炫。 ◎在乐队演奏一段有着中东音乐加上jungle节奏的音乐时,已经开始和肥欧那猜接下来会是哪一首曲子,「地心引力」?还是「丝绸之路」?结果被我猜对了,答案是「沙漠之足」!忍不住嚣张的要他称赞我是第一名。这首童安格的作品现在听来还是好听 ◎「呢喃」:黄莺莺感性地说自己会有今天,是因为她有一段很幸福的童年,现在她最大的希望也是过着平凡无华的乡间生活。这首小轩/谭健常夫妇的作品,在1981年出现时,正好是我从乡间搬到都市的时候,每次觉得适应不良的时候,就会唱唱这首歌来解愁^^「童年的生涯常入我梦中 梦里我戏笑依旧….重回那记亿深处的地方 眼前的景象变得那么渺小….远处的孩童传来阵阵戏笑 熟悉的叫我心惊…还是老地方还是老景象 童年的我早已了无踪影 …檐下的乳燕依旧呢喃 可知我心中感叹 ...」现在流行音乐大概已经没有这种简单叙述的歌了,再唱童年、家乡,大概都会被笑做作吧!不由得再一叹~~~ ◎「雁行千里」、「如何能把你挽留」:接连三首民歌曲风的作品,渐渐地演唱会也到了尾声,「如何把你挽留」---Dear Tracy,这句话是今晚在场的人要问你的话吧!!^^ ◎在全场的安可声中,「哭砂」的开场清唱又换得一次全场喝采,这时已经没人在乎黄莺莺唱得如何了,大概全部的人都希望她能继续的唱、一直的唱,还有那么那么多歌还没唱ㄚ~~这场演唱会怎么可以这样结束呢?等了20年,才有这么一个机会见证一个歌手的三十年丰功伟业,谁甘愿这样罢休?当两旁的电视墙打上「让爱自由」的字幕,已经一群人忍不住冲动,跑到台前和黄莺莺握手了,这么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时候,却把黄莺莺三番两次差点拉下台来…结果终究还是要结束,在全场欢送下,黄莺莺挥着手走向台阶离去。 下一次要听到这「天籁之莺」又要等到民国几年呢? 黄莺莺十日谈(十) 转载自:三十岁老头的CD架 作者:楚门 将散落一地的黄莺莺CD收一收,歌词本和CD片归定位,这些日子不断地重复听着黄莺莺,温了故也知了新,黄莺莺的演唱会也没让人失望,她的表演满足了许多年来渴望听到她声音的心情,给了缅怀青春一个很好的出口…不过这一切要暂时告个段落了,就像黄莺莺演唱会完,在不舍也必需踏上那个高阶舞台挥手离去。 桌面的台灯前放着一张原本预计想写的黄莺莺十日谈的主题,现在看一看有一大半没有写出来,该如何完成这些未竟的想法,着实伤透了脑筋…最后还是利用点篇幅简单地聊一下,也算是平息现在馀波汤漾的心情。 ◎ 【雪在烧】:现代与后现代 生平第一次听到「后现代」这个词,是来自黄莺莺有次为了宣传【雪在烧】专辑,上了胡立武主持的「星河夜语」的节目所说的话…她说这张【雪在烧】的专辑是架构在「后现代」的概念上,所以她在封面上的造型,化妆是西方的流行,加上东方的和服,头让红色丝带的飘扬在静态的构图里传达动态的感觉,黑、红、银三色的大胆运\用,希望能够兼有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色;在音乐上也是如此,「雪在烧」一曲用了西方管弦乐的编曲,加入黄安源很中国的胡琴,呼应整张专辑讲一个叫阿雪的女孩的爱情故事,既现实又有神话的迷离意味… 这段话听得当时年少的我一楞一楞的,黄莺莺还解释了为什么当初的录音带封面要镂空,让人型浮现出来,是为了突显董阳孜大师提字的「雪在烧」三个字…这个访问让当时的我开了眼界,原来一张音乐专辑的出现,背后有这么多含意,在听歌时的「好听」或「不好听」之外,还是可以有文化的深度在其中值得人挖掘。 当然日后开始了解到什么是「现代」与「后现代」间的文化现象差别,才知道黄莺莺的【雪在烧】用得是很浅\显易懂的后现代概念,不过对于一个正处于学习阶段,什么都不懂的我来说,无异是打开了一扇视野窗口…在这个唱片已经变成商品的年代,还有人愿意将一张流行音乐专辑当成一个文化产物来执行吗?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很少!销售量才是王道ㄚ!唉~~~良心何在? ◎ 【情画Traces of Love】:Tracy的英文歌 讲到黄莺莺,哪能不提她唱的英文歌曲?国语歌坛有许多人都出过英文专辑,可是如果问到现在青壮年人的心中,谁唱的最好,黄莺莺的英文歌应该是第一吧!如果不是,那也应该是第二,因为第一名是齐豫。 在以前那个年代,哪流行什么双语教学,小孩子学英文干嘛~~照我妈常说的:「国语都学不好了,学什么英文?」更不可能花钱去买啥劳子的英文唱片。记得我开始听英文歌,是嗜听英文专辑的小舅舅告诉妈妈说:「学英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听英文歌。」遂拿了黄莺莺的英文专辑给我,有了小舅舅的撑腰,我就大胆地将黄莺莺的英文专辑放进录音机中,现在还记得那是【Changes】专辑,在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写的年代,我就已经学会在不懂歌词的背下所有的歌,跟着黄莺莺一起哼哼唱唱。 等到上了国中,学了英文,才问小舅舅这件事,他还一头雾水的说:「有这回事吗?」原来他很讨厌翻唱,那张是他不要的卡带才丢给我,现在想想真是「哇哩~~~」…连带的我也讨厌起翻唱这件事,加上那时初接触西洋音乐的我,已经开始认识原唱的音乐,对于黄莺莺的选歌,我宁愿照着歌单去找原唱来听,虽然也买了她的【Paradise in My Heart】或【The Love Inside】专辑,但是会自以为聪明的认为黄莺莺没事干嘛要翻唱「PHANTOM OF THE OPERA」、「THE POWER OF LOVE」、「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等Powerful的歌,最无法谅解的是还翻唱我心目中的女神—玛丹娜的「TRUE BLUE」、「Crazy For You」…反正就是偏见一堆---现在想想也是有趣,不过听流行音乐的人,不都是一堆偏见嘛,喜欢或不喜欢总有自己的理由。 我对黄莺莺的英文专辑能够接受是从这张【情画Traces of Love】开始,交由Dick Lee和李宗盛打点的这张英文专辑,标榜着「以歌为笔画爱与泪,在时间的布上印情与痛,画你的眉眼、启齿、思索、呼吸、动情的瞬间」,整张专辑几乎都是原创的歌曲,弥漫着浓厚的R&B味道,尤其是她和Dick Lee合唱的「Counting on Your Love」,另一首「Love Will Lead The Way」,是我当时的最爱。在那个R&B音乐还不流行的年代,这张专辑是我觉得华人可以做出R&B音乐的例证(另外一张就是林忆莲的粤语专辑【野花】)。 ◎【从心爱你】:年少不识回甘味 年轻时总会用着很简单的标准来判断事物,对于听音乐就是直接分别「好听」、「不好听」,这张【从心爱你】就是当时年少我觉得不好听的专辑…直到这次因为黄莺莺的演唱会,仔细地听了这张【从心爱你】,才发现年少时的偏见有多深,让我竟然错过一张好专辑十年。 现在已经想不起当年讨厌的理由了,可能是因为主打歌「是否真爱我」太软趴趴了吧!或者是当年我根本不欣赏制作人小虫?I don`t know…现在再听,才了解去繁为简的「是否真爱我」是个永恒的问句,我们总在问别人爱不爱我?爱我多少?是不是真的爱我?可是却忘了问自己爱对方有多少,歌中的国语词描述很多爱的疑问,可却也在英文词中放入「I Love You..That is Only Everything I Know」;「俩个人的事」改自【情画】专辑里的英文歌「It Takes Two」,意境较原来的版本高;「我喜欢你」sample了名曲「Everytime You Go Away」是当时国语歌极少运\用的手法;与才女陈冠蒨合作的「Honey」、「逛街」,带着Blue Jazz的情调,才女对才女,未来黄莺莺的专辑可以找陈冠蒨当纲制作。 这张专辑中,最让人喜出望外的是黄莺莺竟然会唱舞曲,「拿心来疼」乍听很像小虫制作杜德伟的「拯救地球」,可是因为唱的人是黄莺莺,哇~~一切都不一样了,黄莺莺还会念Rap哩,很有Pebbles的味道,黄莺莺改天出张舞曲专辑,当个House Diva绝对够格。 ◎ 康熙来了:黄莺莺上电视 在我的印象中,黄莺莺是个很少出现在银光幕前的人,每次出现总是带着神秘,觉得她很客气,和主持人的互动很低,效果低到在歌坛中大概就数王菲的答非所问跟她有得拼。 这次为了宣传演唱会,黄莺莺上了三个电视通告,分别是『综艺大哥大』、『康熙来了』、『真情指数』,害得我巴巴地守着电视,看她几时会出现。这三个节目中,和黄莺莺型路最合的还是『真情指数』,讲着自己从小到大的故事,蔡康永也能适时地提出问题,不过这都比不上她上『康熙来了』开场时。 该集节目开场,蔡康永就说他以前主持深夜的广播节目时,有个鬼故事的单元,每次到了午夜12点,他就喜欢放一首歌,结果背景音乐出现歌是「哭砂」前段的清唱,用这来介绍黄莺莺的出场,没想到黄莺莺提出若真的要选鬼歌,那还不如选「葬心」,说着就当场用着假嗓清唱了起来,和唱片中用效果做出的版本相差不了太远。后来黄莺莺还讲了个冷笑话,真的很冷,也真的很好笑…尤其是黄莺莺讲笑话这件事,让人突然觉得她好像不再像以前一样神秘难测。 现在台湾的综艺环境并不适合每个明星、艺人出现,有时出现的效果不好,对艺人本身是个很明显的伤害,这些不擅公关的艺人,面对媒体不同的属性跟要求,在自己的专业外,还得学习如何面对,有时想想还真的苦了他们了…… 写到这,突然有种停止的感觉,虽然我知道并没有结束,还有好多还没写(像我就很想谈黄莺莺的男人们..尤其是杨明煌),日后我还会再听黄莺莺过去的专辑,还会有新的想法,或许黄莺莺还会再出专辑,开演唱会,我也还会再写黄莺莺,不过此时此刻就是有种力气全被抽尽的感觉告诉自己:结束了!! 连续这十来天写的这些文章,老实说已经超出我的范围了,就像黄莺莺想挑战她的可能,我也想挑战我能写到什么程度,她是画下了精彩的惊叹,我却看着我的文章,有股冲动想要全删了…黄莺莺并不是我最爱的女歌手,却是一个很特别的女歌手,花了这么多的篇幅,就当成是一个纪念吧!!虽然是个我自己觉得很丑的纪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银圈 (旭升音响唱片)
- 发现特价 特价 特价啦,黄莺莺45元,新加坡版全国包邮 (武汉碟吧小宋cd)
- 自组团去看演唱会 (云子)
- Linkin Park Live in Hong Kong 香港演唱会 2013年8月15日 (小贱贱)
- 莺莺姐的微博! (为食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