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乡愁
来自:念念
2016-02-19
最近朋友圈很多关于乡愁的文章席卷而来,我想这是春节综合征吗?也许是在外打拼久不回家的游子看到家乡时的复杂心情,一直听着“待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心中泛起杂陈感觉!

(割麦子的季节,一片绿色中隐着我们的房子)
对于我来说,乡愁是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你在这头...我在那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余先生隔在了海峡对岸,故对他有了无尽的思念和乡愁。我,一直不敢谈乡愁,总固执的认为那是年近花甲之人的谈资,余先生54岁写下了《乡愁》,我才20多,乡愁对我,谈之过早。
但我刚看到家乡微信群里小伙伴们发过来的照片时,首先是被震撼到,是那么的美,那么美,不可说的美,难以去形容的美!然后是不可言说的痛,这也许是回不去的痛,也许是多年不曾见到她最美的样子的痛,也许是当下自己处境的痛。
在2015年2月份一个论坛上,主持人问“你对农民有感情吗?对农村有感情吗?”我心底马上回答“有”,除了有,我没有任何的想法,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对农村有感情,有什么养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什么?我无法回答给自己。只能说我是农民的孩子,我出生在农村,我对生我养我的父母和土地是有感情,但是更深刻的思考,这只是感恩吧,只是对自己家人的感恩,但怎么能说是我对农民群体有感情呢?这还远远不够,这个问题一直带在我的身上,我一直想弄清楚我对农村对农民的感情。
2015年2月初回家过年的时候,我带上摄像机重新去走小时候走过的每一条小路、去看每一座山,走到田地里,走到大树下,走到曾经摔倒的地方,走到曾经跟小伙伴一起玩的地方,重新走过,用影像去记录一切,我心底很害怕,很害怕有一天这些东西会被我淡忘了,那是属于我的,我成长的印记啊,怎么能够被遗忘!然后开始计划将影像后期剪辑,附注文字去记录,遗憾的是那些视频至今躺在我电脑里,睡得太死沉!
(雪后的乡间小道)
工作中谈到农民的发展、农村的发展,每谈到此,我是无解,无解,继续无解下去......,是沉重!但我在感知着我对农村对农民的感情。
我爱我的大山,爱我大山里的家,爱我的家人,爱我的乡亲们,在大山的滋养下,他们是那么的善良、淳朴、勤劳,从小长辈们也是用他们的品质要求着我们小孩子,日子一直这样重复着下去该多好啊,可是小孩子慢慢的长大,慢慢的要离开家人,离开大山。
我还记得,高中到县城读书,到达的第一周那么的难捱,因为没有大山,习惯了大山的我,怎么能够习惯,在大山里,我正看眼睛看到的就是大山,放学路上看到的是村里有人烧饭的炊烟,这些在城市怎么会有,睁眼看到的就是楼房,楼房,还是楼房,给我一种窒息感,难受到头晕,有段时间里,感觉自己快要抑郁了,因为看不到大山,到高二的时候,才开始慢慢习惯睁眼没有大山而是楼房。城市没有鸟语花香,不再被屋外小鸟叽叽喳喳的歌声叫醒,不再听到村里熟悉的狗吠,不再听到邻居婶婶和母亲搁着山谷聊天的声音,不再闻到花香,不再调皮捣蛋的去爬树,不再磕破膝盖去爬山,不再偷偷把小白兔养在猪圈里,不再因为我的小白兔被大野猫吃掉只剩下白毛的时候,哭了好久,不再......
后来,我离我的大山渐行渐远,远到我已经看不到她。
我开始熟悉、习惯了城市的学习、工作、生活。
但是,没有忘记我的大山。
我继续思考着我对农村对农民的感情,但至今还是没有我想要知道的答案。不过我知道的是,在工作中当我看到工友们因生活压力被迫背井离乡的打工,为响应国家政策又被迫回乡新农村建设,被迫离开农村,又被迫回到农村,无法为自己的行动做主的无奈,我清晰自己要做的工作,我也继续思考着带在我身上的问题。
待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梅子的故事 (念念)
- 也说乡愁 (念念)
- 那座山里,住着我那最亲切的人 (念念)
- 那座山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儿(一) (念念)
- 从乡愁到乡情 (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