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尤利西斯》

djs

djs
2007-03-26 19:00:4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djs

    djs 楼主 2007-03-26 20:08:50

    这山望着那山高,实话说吧,我水性也不怎么的,深度什么的那是你客气。不过我挺喜欢陶渊明的态度: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有些书的主题不是读一遍就能领悟,所以面对读第一遍时的困惑,只能不求甚解,先通篇读完。以后再读时,或因反思,或因感悟,自然便会于先前“不求甚解”处,“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再与你分享一点关于读书的体会。南宋的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很合我辈脾胃,那就是“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上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善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很精辟吧! 西方关于读书心得也颇多,因为其艺术理论本身就强调如何通过人的内心、感观去探索、发现、概括、描绘外部的世界。单就读书,美国的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还专门写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用心很深: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阅读将与心智的一起成长。

    是不是很有趣?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516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