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晏学:曹禺的戏剧与时代

周渔

周渔 组长
2010-10-25 18:17:40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周渔

    周渔 组长 楼主 2010-11-09 15:25:05

    淡定。淡定。 我也是南周的忠实读者,自打2001年开卷起就没释手。 以史为鉴,客观来讲,此番仍属百密一疏,白璧微瑕。 时下内地报业万千,讲真话,有担当者,南周或可为。

  • 周渔

    周渔 组长 楼主 2010-11-10 15:43:24

    关于《“当代作品有什么好讲的”:曹禺的戏剧与时代》的致歉和说明 2010年10月21日,本报22版刊出《“当代作品有什么好讲的”:曹禺的戏剧与时代》后,受访者晏学先生对该文的编辑处理方式提出了异议与批评。特做如下说明: 报道初稿以“综述+提问+回答”形式呈现,后因版面原因,编辑去掉了其中的“提问”部分,精简了“回答”部分;见报时“综述+口述”只按本报惯例以字体进行区分;同时删掉了原稿中一句说明文字——“为方便读者阅读,记者对作品之外但又跟作品相关的曹禺先生的现实人生做一点资料性的补白”,给受访者和读者造成了某种理解上的困扰,特此致歉。 第经晏学先生提醒,我们将在以后的“综述+口述”报道形式文末,以“楷体部分为受访者口述,其他部分为记者所写”的文字标注,以免误会。感谢晏学先生接受本报的采访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南方周末文化部 2010年11月2日 说在后面的话: 这里发表的是2010年11月4日《南方周末》2版“有错即改”栏目中刊登的与采访晏学先生报道有关的说明文字,标题是在南方周末官网刊发时加的。 晏学先生对南方周末2010年10月21日见报的《“当代作品有什么好讲的”:曹禺的戏剧与时代》一文表示不满,南方周末文化板块的编辑闻讯后即与晏学先生进行了电话沟通,编辑对此做了解释和道歉。 11月1日编辑收到晏学先生的《我的声明》后,即再度与晏学先生及其学生进行电话、邮件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晏学先生表示,希望将她的声明在《南方周末》上原文照登。编辑部考虑到没有足够的版面,婉拒了这一要求,但尝试与晏学先生达成一个备选方案:在南方周末官方网站上刊登采访晏学先生的初稿原文(约10200字),在官网上刊登晏学先生的《我的声明》,同时在11月4日报纸上刊登编辑部的致歉和说明。 晏学先生表示不接受,她坚持“声明”全文刊登在《南方周末》报纸上,否则将在其他媒体上刊登。 编辑部表示尊重晏学先生的选择和做法,同时按原计划在11月4日发行的《南方周末》上刊登了编辑部的致歉和说明。 对于此事给晏学先生造成的困扰,编辑部表示诚恳的歉意,并明确申明:该文楷体字部分才是晏学老师口述的,宋体字部分内容与晏学先生采访无关;此文的修改系责任编辑份内之责,与记者石岩并无关系。 特此说明,供关注此事的朋友们参考。 南方周末文化部 2010年11月9日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52308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7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