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故乡面和花朵》
子非予(。。。)
《追忆似水年华》&《故乡面和花朵》- - 追忆和故乡连本书是我看过的最长的长篇小说,似乎在有些方面也有些相似之处 首先当然是长了,阅读本身就是难题,网上说能通着读一遍的都是达人。我不记得当初把书读完了没有,追忆应该是通着读了一遍,故乡有的时候真是太难受了,又跳过去的,不过四册应该是都有翻过的。 他们的文本方式都是独特的,一般人难以读懂,很难有人复制这种方式,俺想这根作者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似乎都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小说的故事情节。比方俺看的时候,拿起其中任一本(追忆七本,故乡四本),翻倒任一个章节,都可以开始读。 时间和空间都在这两本书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鲁豫有约》里面刘震云讲到一个拾粪的老头,有种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叹。看到存在本身,而因果律失去了作用,而显出的震撼。 俺认为现在还有没有多少人认识到故乡这本书的价值,就像追忆刚出的时候一样。刘震云创造性的文本方式,前无古人,以后的来者也不会多。像刘震云在网上谈论时,对这本书谈得不多,反而是一些中篇的让人记住比如,一地鸡毛,单位,手机等等。这些中篇在俺开来没有想象中的好。也可能是俺喜欢看越长约好的小说。对于花了8年写的小说是怎样的历程,感觉他有点掩饰自己在这小说上的心血。 刘震云在《鲁豫有约》里谈到自己的童年,学校,当兵,考大学,对自己影响大的人 在这本书里面都有痕迹,可以说是故事的背景 孬舅,姥娘,孬妗,小刘爹,牛屋,故乡 想到一个问题 小说和他的作者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红楼梦里面,将真事隐去,连本本也不完整,现存的最早的脂砚斋评抄本甲戌本也不是红楼梦的原本。后续的更是离曹原意相差甚远。总是隐去的很多,从里面总是能看到作者本人的影子。 作者在写的时候可用的东西,向这些书都有自己影子,自己回忆都是小说的主要内容。或者说都是在写自己。life,英文的这个单词的双重意思真实配合得恰当。写自己的生活,也是写自己生命。 《故乡面和花朵》网上版 http://www.aikanshu.com/books/10157/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坐标郑州,《一句顶一万句》读书会,想参与的联系! (郁梧)
- 2024.11.21刘震云当选河南文联主席 (眷島)
- 想问下刘震云什么时候有签售会,想要个签名 (爱与金钱的选择)
- 《一句顶一万句》居然被改编成这样? (吴 刚)
- 求解“人生的道路不是長安街” (一日三四五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