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学长学姐考研经验分享
小雅
真的是很庆幸初次参战便告大捷,兴奋之情久久难以平复。也很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得以总结一下考研心得,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可以给有需要的同学一些帮助。
首先,如果同学们真的选定了理想的院校,那么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通常来说加上复试都要一年半,准备比较充分的同学时间会更久。心态一定要保持好,放轻松一些,毕竟一年只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情其实还是很幸福的。其次是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对自己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既要知道理想院校的考研信息,又要对自己自身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习惯及效率都是不一样的,充分认识自己也是对考研计划负责的表现。在思想准备和前期工作之后那么就到了考研的主战场了。个人觉得学习方法和考研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坦诚地讲,我在考研的那一年前半场状态都很好,在三月份开始就能保持住一天学习10个小时左右了,而下半年由于学校持续一个月的综合采风,及后来接近三个月的工作室实习,所以时间上来说是明显不足的。而这次能够成功通过考试除了绝佳的运气以外,必然也是和我在每个阶段都进行的自我规划有很大关系的。
作为跨专业考生,我的策略就是把参考书当成小说一样读,第一遍通读,第二遍整理框架,第三遍填充知识。这个策略比较繁琐,但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足的话,可以选择王宏建艺术概论三驾马车。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放图片了。它的主题框架很清楚,可以看一遍书就直接填充知识点。
学完基础内容,我建议最好再7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真题,每天至少一道题,直到考前。这里可以先从名词解释开始练,艺术研究院的考题比较难的模块也就是在名词解释了,简答论述其实难度不大,可以答题的角度很多。名词解释一般有1到2题是比较难的,如19年的境界说。主要的参考书里内容很少或者没有,我用的才思考研的资料里到是有,不过也是主干知识,拓展的话就要求你明白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可以用什么艺术现象来论证。
总而言之,答题的时候要把题目当成论文来写,名词解释字数不多,200字,简答题600,论述题1000。具体的内容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真题来训练,顺带嘴提一句,字迹与速度要两者兼顾。同我一起备考的小伙伴每天都在练习硬笔书法,人家的卷面非常好看,得分也很高。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想让你明白,专业一的复习,基础知识跟答题都一样重要。只是死记硬背的话,想得高分是很难的。还有就是,多看点书总是有好处的~
对于专业课二的复习,主要是跟着才思考研的老师整理的复习重点进行的。中国音乐学院的专业写作都改成写论文了,所以,平时我都会按照才思老师讲解的要求跟答题思路来写作。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来锻炼你的速度,在考场上也可以答完答题卷。专业理论一定要多记、多背,同时好好总结,结合总结的历年真题。有时间也写写简答或论述,并且掐好时间,一定要要求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复习环节,这样在考试中也就不至于找不到感觉或时间不够用。暑假班过后我开始认真研读考试参考书,并且对里面存在的一些知识点整理下来,并且查阅相关书籍。根据当时的大背景进行深入思考,找到其中因果关系,当所有线路都被理清楚后这种思路就扎根在脑袋里,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特别有成就感。备考最后三个月的重点就是在背诵上了,多次反复理解记忆对于考试时答题非常有帮助。
政治:我认为政治复习要节约时间,就报了班,跟着老师把知识点全都过了一遍,然后就是大量的做真题,反复看错题和知识点,该背的要背,并且要试着写大题,完成输入输出的循环。背诵用才思的考研政治思维导图,做题做肖秀荣的。
英语:我的基础不是很好,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就是单词,我用了扇贝每天坚持打卡,直到考试前几天背完了考研单词。其次就是做真题,阅读要一字一句的解读,每个地方都要弄清楚。
考研是一场拉锯战,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和有效的方法。也是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做到无悔于自己就行。希望今年备考的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怒发美术史资料!!! (~~~~上岸)
- 有计划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类的同学么 (鱼家小宝)
- 北京电影学院2022年博士招生研究方向介绍及参考书介绍摄影系-... (HakunaMatata)
- 2022年上海师范大学647电影理论考研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学) (豆友228970108)
- 202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美学概论》... (杨小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