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张爱玲豆腐
papali
张爱玲与豆腐有何渊源呢?事出有二: 一是台北钻水楼曾推出张爱玲宴,席中有一道菜,名叫爱玲豆腐松——其实就是用生菜叶子包着臭豆腐,用以诠释著名小说《倾城之恋》——“生菜叶与臭豆腐两种看似毫无交集的食材,却能组成一道如此契合的豆腐松,就像《倾城之恋》里的男女主角,一个是离了婚的少妇,一个是留学英国的贵公子,不相干的两个人却碰撞出激烈火花”——台湾媒体高度称赞这道菜。 二是因为胡兰成。 胡兰成爱豆腐,其头一次到绍兴,虽说口袋里没几块银圆,日子却过得不艰窘,平常吃饭都是两分钱一碗米饭,三分钱一块扎肉,八分钱一大碗的滚热猪油烧鱼头豆腐也常买来吃。 又如在《今生今世》中记着胡兰成与张爱玲到静安寺买菜。众所周知,张爱玲不事家务,在国外也是不肯逛唐人街。没有胡兰成陪伴,她很难有逛小菜场的念头。在冬天,天时灰蒙蒙的,小雪似下非下的,两人在小菜场买一块鱼头、一块豆腐,外加一些姜葱蒜,两个文学男女弄一些柴米油盐,虚空的岁月也会多一种滋味吧。 的确,张爱玲真是对豆腐情有独钟。好像,她不喜欢日本料理,但对日本的米饭与豆腐十分喜欢。她在三藩市一个日本饭馆,看到一碟洁白平正的豆腐,约五寸长三寸宽,就是生豆腐。她就用汤匙舀了一角,白嘴这样吃了——她说:豆腐如果是盐开水烫过的,也还是淡,但是有清新气息,比嫩豆腐又厚实些。结果一整块全让她吃了,还问女侍豆腐在哪买的。 又比如,张爱玲嘴刁,一般街头小吃很难引起其食欲。但臭豆腐干是她的爱物。“听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便抓起一只碗来,蹬蹬奔下六层楼梯,跟踪前往,在远远的一条街上访到了臭豆腐担子的下落,买到了之后,再乘电梯上来——”其形象与一只逐臭的大苍蝇不遑多让。 张爱玲还把这个爱吃豆腐之好给予笔下人物: “那招弟站在豆腐干担子旁边,从小瓦罐里挑出辣酱抹在臭豆腐干上,就像在面包上涂果子酱似的,把整块的豆腐干涂得鲜红。招弟一共买了三块,穿在一根稻草上,拿在手里吃着。她弟弟也想吃,他踮着脚,两只手扑在她身上,仰着脸咬了一口,曼桢心里想这一口吃下去,一定辣得眼泪出,喉咙也要烫坏了。谁知他竟面不改色地吞了下去。而且吃了还要吃,依旧踮着脚尖把最凑上去。招弟也很友爱似的,自己咬一口,又让他咬一口。 张爱玲除了爱豆腐、臭豆腐,还爱豆渣。 豆渣就是做豆腐剩下的渣,现在这东西多半拿来喂猪,从前的豆渣却是宝贝,送人自用两相宜。据说胡适夫人江东秀最会炒豆渣,以火腿末炒豆渣滋味甚绝,胡适以为此菜既下饭又慰乡思,戏称为圆梦菜。 张氏做法也颇为考究:将昨天红烧肉残留的那半碗倒又舍不得倒的汤汁留存一边,买来豆渣放锅内一炒,炒到豆渣微微焦黄,闻得香气上升,再投入盐与葱花,复炒片刻,倒肉汤汁,豆渣吸收汤汁,累累结成细小的球球,起锅,装盘——豆渣与剩汤,分开来都是要倒掉之物,二合为一竟能化腐朽为神奇。 值得注意的是,张爱玲家族肯定是不食豆渣的,豆渣流入张家多半是家中女佣所为。此等乡土美味,除了给张爱玲口味之间的调剂外,而且还给其写作带来平民化的视角。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文首的那道爱玲豆腐松中的臭豆腐,不正是白流苏吗?臭豆腐被生菜叶包裹着,仿佛意味着生命得到范柳原的全新救赎。美好的姻缘就是对女人的一生救赎。 张爱玲为了胡兰成,”低到尘埃里,尘埃里开出了花朵来“,想必其口味被胡兰成同化了不少。但胡兰成却迟迟不肯明媒正娶张爱玲,我怀疑他对她并非出自真心,只是想吃她的豆腐而已。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分享】张爱玲作品全集,共18册,自行下载 (张梅枚)
- 可以出两本百年皇冠的书吗?有两套 (XXXXX)
- 我怎么觉得张爱玲就是一二流作家? (玻璃烟花岛捣主)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分享】《第一炉香》比喻摘录 (夏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