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文新学院将举办高级传媒职业经理人研修班
大雄(http://www.douban.com/host/scu)
记者3月28日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悉,该院针对国内传媒业经营人才短缺的实际情况,在国内首次推出高级传媒职业经理研修班。研修班将邀请目前在全国传媒业极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实操派专家来讲课。首期高级研修班将于5月12日开课,学员经过三个月学习将分别获得川大新闻学院和职业经理协会签发的 “高级传媒职业经理研修班结业证书”和“高级传媒职业经理资质证书”。 另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课程的最后一天还将安排一场“企业与媒体的对话”。将分别邀请省内外著名企业集团的媒介部负责人作为嘉宾,以非传媒人的角度来反观传媒的运营,让学员们更为了解企业对媒体的需求。届时,传媒人将与非传媒人济于一堂共同探讨传媒的运营与创新。 此次课程实用性强,避免了只讲理论,采用互动交流的形式,通过深刻的案例分析,引发学员思考,创新思维;并通过借鉴名师的实操经验来让学员学习到传媒运营技巧,掌握传媒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该班的课题都将由授课讲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将自认为自己最值得传授给学员的内容拟定成的题目,因此整个课程内容更系统更完善。不仅有“平面媒体运营模式的创新与展望”有“网络媒体经营策略与创新手法”,有“创新媒体的开发与赢利模式的建立”,“现代媒体经营与管理创新案例剖析”,“整合营销与品牌策略的有效运用”,还有,“媒介代理业务的经营策略与竞争力提升”,以及目前四川省职业经理研究会正在研究的“传媒经理与人才职业化”等课题。 据学院负责人介绍,外资进入传媒的脚步快得惊人,传媒业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向了市场化。有调查显示:国内从业者近60万,但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却不到1%。川大新闻学院一直培养的是以采编为主的综合性新闻人才,和全国很多高校一样,忽略了传媒经营人才,也就是传媒职业经理人。 四川省职业经理研究会秘书长袁亮指出,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传媒市场的日渐细分,媒介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市场分析、价格策略、营销策略、广告、销售渠道和终端的建立,以及媒体内部的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都需要专业人士来运作。但是,目前媒体的经营和管理人员大多出身于新闻业务部门,有的是上级行政部门委派的,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也缺乏经营管理现代传媒的经验。因此,急需大量媒体经营人才来加盟“导航”。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媒体经济运作的日益规范化与市场竞争的加剧,训练有素、称职可靠的媒体职业经理人显得更加稀缺。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培养、造就媒介职业经理人成为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的当务之急。而什么样的人才才能被称之为“传媒职业经理人”呢?业内人士指出,“媒体职业经理人”是指熟知中国传媒国情,懂得运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知识、经验及技能,以媒体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这些人一般应具有三种能力:一是把握体制和政策能力,有政治头脑和制度意识;二是熟悉新闻业务能力,掌握基本新闻业务;三是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懂得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学等基本经管知识。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内容总监、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以及网络媒体的首席执行官等,均可称为“媒体职业经理人”。一般情况下,媒体职业经理人应当具备四个基本特点:在职业定位上,具备以传媒为职业生活和手段的基本理念;在职业素养上,具备传媒专业素养以及经营管理的素质和技能;在职业道德上,具备传媒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经理人操守;在职业环境上,具备相应的职业化程度,可在行业内部自由流动和参与竞争。 事实上,传媒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必然要求传媒管理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但从整个传媒行业来看,当前国内媒体经营人才队伍状况并不理想。在国内媒介行业新生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中,复合型媒体经营管理人才较少,绝大多数以个体形式零星发展,远未形成传媒职业经理人市场气候。在没有大量传媒经营管理者出现的情况下,国内传媒经营管理队伍职业化程度还相当低,流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传媒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本身来看,国内媒体人敬业精神不够,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激烈。就职业素养而言,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大多是采编人员出身,对经营一知半解,“偏科”现象十分普遍。 从当前国内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的现状来看,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是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选拔、培养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的体系,让更多符合中国国情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将进行更多富有成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