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爬在墙上的“小喇叭”都叫牵牛花(上)——花中“四颜”都是哪些花?
摇滚半摇滚(小西瓜她娘亲)
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
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西风恣意秋。
——杨万里[宋]

牵牛花,旋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最常见的野花了,它非常平民化且让人感觉亲切。这么平民化的原因,大概与它的名字脱不了干系。为什么叫牵牛花?它与牛有什么关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陶弘景的说法“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之名。”自此,得到了牵牛花这个名字。
牵牛谢药的故事:
从前,晋州李庄有个小伙子叫李虎,身体很结实,力大如牛,却不知什么原因,得了臌胀病,虽多次请郎中诊治,总不见好转。他老婆很着急,最后请来潞州府一个老郎中,来给李虎看病。老郎中看后开了个药方:“用野喇叭花籽煎汤服用。”李虎夫人从来没听过这种药,只好再次登门,把情况告诉老郎中。老郎中听后说:“在我的老家门口就有这种野花,它的花籽就是此药。可以派人到我家取来。”李虎夫人赶忙去郎中家,取来野喇叭花籽。煎汤给李虎吃了几剂,果然见效,没有一个月李虎就痊愈了。为了感谢老郎中救命之恩,李虎牵来了一头牛,来到老郎中家,千恩万谢,要把牛送给老郎中,并问:“老先生,您给我治病吃的是一种什么药呀?”老郎中一时难于回答。原来,这种野喇叭花还没名字呢。现在李虎问起,老郎中就想:这种花籽能治好不治之症,力能牵牛,今日病人又牵牛上门,不如就叫“牵牛花”吧!说罢指着门口野喇叭花说:“它叫牵牛花,给你吃的是牵牛花籽,正好你也牵着牛哩。”


朝颜三十六花撰
牵牛花的种子入药,有三个名字:黑丑、白丑、二丑。当牵牛的种子成熟时,颜色是黑的叫黑丑,未成熟的种子颜色是白色叫白丑,两种种子混在一起有黑有白叫二丑,入药多用黑丑,白丑较少用,有泻水利尿,逐痰,杀虫的功效。这种子为啥叫丑呢?其实这又是李时珍他老人家说的“近人隐其名为黑丑,白者为白丑,盖以丑属牛也”。并不是真的长相丑,是因为“子鼠丑牛”,牵牛种子就被称为“丑”了。

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在夏秋季,牵牛花通常在凌晨四点就开花了,想要看到它,你可得赶个早起。到了中午,阳光逐渐强烈,空气干燥,牵牛花便因缺少水分而闭合。因此,牵牛花也得名“勤娘子”。而在日本,牵牛花的名字更文艺,叫“朝颜”。

在日本,有四种花以“颜”命名,分别是朝颜、昼颜、夕颜、夜颜。颜(かお)[KA O],这个字在日语里是“脸”的意思。大概有喇叭状或圆碗状的花,丰满如人面,所以被称之为“颜”吧。而日本人则根据一天中开放的时段不同为花命名。
“朝颜”,最开始是在《万叶集》(日本最古老的的和歌集)里,奈良时代的歌人山上憶良在写到“秋之七草”。
秋の野に 咲きたる花を 指折 かき数ふれば 七種の花
(秋日原野上 开放着的花 屈指数来有七种)
萩の花 尾花 葛花 撫子の花 女郎花 また藤袴 朝貌の花
(萩花 尾花 葛花 抚子花 女郎花 藤袴 朝貌)
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曾写过一部童话剧《桃色的云》,鲁迅将其译为中文,并作译后记《记剧中人物的译名》,里面写道:“有中国虽有名称而仍用日本名的。这因为美丑太相悬殊,一翻便损了作品的美。如女郎花(Patrinia scabiosaefolia)就是败酱,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就是鹿蹄草,都不翻。还有朝颜(Pharbitis hederacea)是早上开花的,昼颜(Caly-stegia sepium)日里开,夕颜(Lagenar^ia vulgaris)晚开,若改作牵牛花,旋花,匏,便索然无味了,也不翻。”确实,翻译过来味道就全变了,美感全无。

秋七草用日语写来,如诗如画,相当之风雅。这七种花分别是:荻是胡枝子;尾花是芒草,即狗尾巴草;葛是粉葛花;抚子是粉红石竹;女郎花是败酱;藤袴是兰草;朝貌是桔梗,日语里“朝貌”和“朝颜”读音相同,词义互通,因此后慢慢称为“朝颜”。这里的朝颜还不是牵牛花而是指桔梗。桔梗,紫中带蓝,清心爽目,给人以宁静、幽雅的感觉,古人谓之“花中处士,不慕繁华”。日本民间对此花很是偏爱,日本传统色系里有一个“桔梗色”,是相当纯净的蓝紫色。动漫《犬夜叉》里的巫女也是以桔梗为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虽然她的名字其实是来自于“晴明桔梗印”。

最早的时候,“朝颜”指的主要就是桔梗和木槿。平安时代的才女紫式部写的《源氏物语》中多以花与女子相互映衬,朝颜和夕颜,在她笔下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一个名正言顺的开在光明里,一个消逝于晦暗幽深的夜幕中。朝颜在书里也被称呼为槿姬,可见紫式部确实是以木槿为形象范本。记载中,“朝颜”也被称为“蕣”。《诗经》里写“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这个“舜华”同“蕣华”,都是指木槿花,因为木槿花朝开暮陨,只灿烂一瞬。

从什么时候开始牵牛花成了“朝颜”?牵牛花原产于热带美洲,在唐朝时,被遣唐使带入中国,称为“牵牛子”,后作为药用植物传入日本,牵牛作为新物种一度被崇尚古风的日本雅士追捧,后来居上,取代了上面两种花,成为了日本人心中当之无愧的“朝颜”。所谓朝颜,短暂清凉,都是指朝开午谢之花,许是总在祈求事物长久,追求完满的古人心中,这种哀寂之美让人显得有些惆怅。还记得电视剧《甄嬛传》里,果郡王错把牵牛花称为“夕颜”。

那么“夕颜”是什么花呢?日本称葫芦花为“夕颜”,它的开花时间与朝颜正好相反,傍晚开放,清晨凋谢。刚才提到《源氏物语》中一个人物叫夕颜,她天真无暇、温柔似水,19岁便夭折,可谓红颜薄命,而夕颜也是指“薄命的花”。

接下来讲“夜颜”,“夜颜”是指月光花,与牵牛花同属于旋花科一年生草本,形如满月一般,圆满无暇,大而美丽,带有淡淡月光似得洁白光泽,且香气扑鼻。


最后讲“昼颜”,“昼颜”是旋花科打碗花属的植物毛打碗花及其近亲种类。它们都是旋花科打碗花属的植物,与牵牛花十分相似。

“昼颜”的藤一拉就断,断了即再生,它的花语除了“朋友之缘”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危险的幸福、人妻的白昼情事”。有部日剧就叫《昼颜》,讲述了深入现代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的终极恋爱故事。

至于打碗花的具体内容,下一期再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