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柳堡的故事》~(更新保利推文)
kusicat(添加签名档)
更新保利公众号宣传推文: https://mp.weixin.qq.com/s/GrKv5X0Mz7hQeIvIX8Llpg

吼吼!换海报啦!好看好看~
刚刚看完了电影《柳堡的故事》(电影很好看,豆瓣评分7.7,我给了四星)来聊两句。
1、首先探讨一下所谓“红专”电影的艺术价值。
艺术与zheng zhi 之间永远存在说不清的关系,但是不能一棒子打死某种yi shi xing tai 下的作品,所谓“红专”题材的电影有没有艺术价值?
举个例子,苏联电影《雁南飞》。
《雁南飞》:世界电影史上经典之作之一,本片一经问世,就轰动了整个世界影坛,以其绝美的光影对比,绝佳的镜头运用,一举荣获1958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摄影大奖。
能拿金棕榈的“红专”哦~~~
搬运自豆瓣:
本部电影讲述身处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一对热恋中男女青年的悲情爱情故事。薇罗尼卡(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 Tatyana Samojlova饰)和鲍里斯(阿勒克塞·巴塔洛夫 Aleksey Batalov饰)本是沉浸在甜蜜热恋中的幸福情侣,可随着战争的爆发,这一切的美好即将 破灭。鲍里斯参军,薇罗尼卡的父母在敌机的轰炸中双亡,悲痛欲绝的她只能寄宿在鲍里斯父亲的家中。鲍里斯的表弟趁机占有了她,薇罗尼卡受到众人指责。双重打击下的薇罗尼卡本想一死了之,可心中仍苦苦等待着鲍里斯的归来。当得知鲍里斯牺牲的消息后,薇罗尼卡彻底绝望了。战争结束,当所有人都在庆祝胜利的时候,薇罗尼卡也双手捧着鲜花来到广场上。这时,一行大雁在空中飞过,就像当初的美好时光一样。
看《柳堡的故事》的时候,很多次联想到《雁南飞》,两部电影在某些方面异曲同工之妙。包括主题、运镜、光影(事实证明导演的确有提到借鉴苏联电影)。
2、《柳堡的故事》亮点在哪里?
最大的亮点在于爱情,一般的战争片,特别是中国那个年代的战争片都是讲的前线、战争。只有这部片子没有讲战场,而是讲的后方的故事。是当时相当罕见的描写现役军人爱情的影片,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一抹温柔”。
“人们往往只知道革命者牺牲生命,却不知道许多革命者还曾牺牲过爱情,而后者有时比前者还更困难!” 这是胡石言创作这个故事的初衷。
表现爱情已经很了不起了,并且讲的很好,有外国导演看过这片子之后就很惊讶中国那个年代就有这么好的爱情电影!事实上我知道《柳堡的故事》是大学时的《中国电影史》一书中,中国电影一百周年的时候选为“百部优秀电影”。纯形式主义的片子是不可能进电影史的。所以一句“红专”掩盖其艺术价值实在是冤屈!
这是一个战争年代羞涩淳朴的爱情故事,有影评甚至说挺“小清新”的,没有接吻,没有肢体接触,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就把情感表露无疑。二妹子这个演员是导演编剧掘地三尺找到的,事实证明她演得本色自然,长得甜美多情。
片子的台词是我非常喜欢的,很生动,很生活化,编剧黄宗江将剧本打磨了七年。台词是一句一句打磨出来的,比方说其中有一句台词: “我虽然是指导员,看到好的女人也会注意一下”。就很人性化。 还有四班长直白地说:“我挺喜欢她。”黄宗江说:当时为了能顺利送审,跟上级汇报说不是写谈恋爱 ,是写不谈恋爱。然而事实上就是写的恋爱。战争中的青涩爱情,不比现代的初恋故事差,看得人也心里觉得甜滋滋的。
其实电影的价值观、爱情观也挺超越那个年代的,比方说四班长跟二妹子说:“我们新四军讲男女平等 ”。二妹子回答:“平等?我也能平等?”
3、主创背后的故事。
导演王苹是全中国第一位女导演 ,曾经参与中国电影史上非常重要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
另外一部她的作品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豆瓣评分7.7
改编成了舞剧,评价超高:
豆瓣评分9.5
转一个豆瓣影评: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441000/ 导演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创作中,叙述爱情大多是为了革命理念而服务,超越阶级的爱情很难被表现,爱情这个纯粹的主题一度被革命的激情洪流所放逐。还好在1957年,我们等来了《柳堡的故事》,即使对它的记忆已感到模糊,但是那首关于爱情的《九九艳阳天》依然在如今婉转回绕,关于爱情的一种阳光而健康的感觉似乎也随着这首歌而流传下来。《柳堡的故事》的导演王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由一位女性谱写出一曲战争背景下的爱情赞歌,似乎也并非偶然。
九九艳阳天,我们谈些爱情吧影片开始于苏联经典画法模样的树木,房屋和河流,天空布满云朵。那个旋律渐渐响起,终于在战士为田老头修葺房屋的时候响亮起来。“九九那个艳阳天呀咦唉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吹得风车儿转啊,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许多人或许已经记不清《柳堡的故事》了,这首歌却是忘不掉,战争年代的情歌要么没有,要么就如此深情。
在中国早先的电影里,爱情与战争的联姻从来做不到平起平坐,多数时候是被挤压,然后回避开,在最后有一个用于安慰的孱弱交代。爱情遇到战争,有点儿秀才遇见兵。这和西方的处理恰恰相反,他们的战争是个挑选的极端环境,要讲的是关于“人”的故事。或许战争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是一个无法释怀的话题,解放劳苦大众的心思太过刚猛,哪容得儿女情长?不知过了多久,人们渐渐从战争的伤痛中镇定下来,发现还有些柔软的东西值得去拾起。《柳堡的故事》就在这个渐变的途中开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副班长和二妹子从一见面四目相触就有了一个心中的认定,真是目光里的爱情!二妹子给副班长倒水,烫得副班长跳起来又死捧着那个杯子,嘴里连忙说着没事没事,心里乐开了花。飞一般的镜头,波澜四溅的心绪。实不相瞒,我看到这里乐出了声儿。还有二妹子让小牛捎信儿约副班长到小桥那边去,副班长高兴得不知怎么好了,咧着嘴到旁边做了一套单杠,无拘无束的愉悦!所有这些都是关于爱情本身的,直接得像个可爱的孩子!可是战争中的爱情依旧是别样的。二班长打破重重误会,把二妹子从逼婚的刘胡子手中救出来,这算是全片最紧张的部分了。不能只是瞬间的吸引,还是需要完成拯救才可以托付终身的嘛。就在觉得可以有所进展的时候,部队在上级的指示下转移了,二班长走在队伍里连头都没回一下。“荒草漫天的年代连分手都很沉默”。于是故事被拖延了,五年之后,战功卓著的副班长已经当了连长,行军再次路过柳堡。二妹子也成长为村里的支书,两人在成分上也更靠近了。相见在河边,终成眷属!于是歌声骤起,世界都变得酣畅淋漓了!男人是要实刀实枪的去拼江山,流血杀敌。女人更善于抚平战争的创伤,把人们从紧张的状态下解救出来,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感情。《柳堡的故事》是一部十分细腻的电影,它的行船能让人感受到水流,非常有质感,非常有女人味!不知道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有多少隐秘的爱隋故事,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回避的时候,发自内心的敬重那些敢于打开禁忌的人们,我们后辈也得以有机会在这个晴天里谈些爱情。
里面讲到一句话:要讲的是关于“人”的故事。是不是有点耳熟?确实对于艺术而言,无论唱歌也好、电影也好、音乐剧歌剧也好,最后讲的都是人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015.11.18 贾凡,普朗克1947年创作的歌剧提瑞西阿斯的乳房(... (风马牛)
- 贾凡的小花园专用聊天楼(⁎⁍̴̛ᴗ⁍̴̛... (FEELER)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开个贾凡而立音乐会直播楼吧 (🧡̆̈ ʟ̆̈ᴜ̆̈ᴄ̆̈ᴋ̆)
- 【元宵篇】贾若凡星乐元宵 (麦芽m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