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其人
来自:爱读书的小豆豆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 将于今天10月10日, 北京时间晚上7:00揭晓, 因之前评审机构瑞典文学院性丑闻事件, 导致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项“轮空”, 所以今年将同时揭晓, 2018和2019两年的获奖者, 这成为了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看点。 然而另一大看点便是中国的她了。

在英国博彩公司NicerOdds赔率榜上, 她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加拿大作家安妮·卡森排在了榜单前四, 成为了今年诺奖最热门的人选, 如果她获奖,便将成为, 继莫言2012年之后, 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可她是谁呢? 不要说万分之一, 可能连10万分之一的中国人, 都不知道她的故事和名字! 她就是,残雪

1953年5月30日, 在湖南长沙《新湖南报》报社的宿舍里, 一个小女孩出生了, 她的父亲邓钧洪, 1938年就参加了共产党, 曾经长期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党工作, 建国后任《新湖南报》, (今《湖南日报》)的社长。 而母亲李茵则是一名作家, 他们给自己这个女儿取名邓则梅。 1957年父母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 于是小则梅便交由外婆抚养, 可外婆的行为却略带怪异, 这对她性格的形成, 以及后来的影响都很大, 后来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邓小华。 7岁那年,外婆因饥饿而死, 而她才小学毕业,之后就失学了。 1970年,受右派父母的影响, 她只能进入一家街道工厂去工作, 铣工、装配工、车工,赤脚医生...... 这些工作她都做过, 可听说17岁的她,那时在工厂上班时, 就读完了《资本论》, 她和哥哥从小就爱好哲学, 之后哥哥成了现在知名的哲学教授, 邓晓芒。 1974年, 21岁的她与一名回城知青结了婚, 之后,退出街道工厂, 还与曾为木匠的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 本来又要去做裁缝的她, 骨子里却按不住文字基因的跳动, 就是通过业余文学的创作, 她竟一下子就成为了一名作家, 只有才小学毕业的她, 绝对算得上励志经典。

1985年1月, 她首次发表小说《黄泥街》, 残雪是她给自己起的笔名, 在她看来,这完全是, “沾了改革开放的光”才得以发表。 而为啥用残雪这个笔名, 这是两层对立的含义, 一是高山顶上晶莹的白雪, 二是被污染和践踏的脏雪, 而她希望自己的作品, 能将这两级统一起来。 而之后她的作品在作家圈中, 是辗转了几年, 始终找不到发表门路, 因为说其内容敏感均不敢发表。 唯一敢发刊的就是, 丁玲主办的《中国》杂志了, 事实上残雪也成名于此。 之后的她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发表了长篇小说: 《突围表演》,《五香街》, 《单身女人琐事记实》,《最后的情人》, 《边疆》,《吴芳诗小姐》, 《新世纪爱情故事》,《黑暗地母的礼物》, 《赤脚医生》...... 中短篇小说: 《天堂里的对话》,《思想汇报》, 《辉煌的日子》,《双重的生活》, 《暗夜》,《末世爱情》...... 还有多篇散文,评论及译作, 至今已有六百万字作品。 主流观点认为, 她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意识, 最为尖锐的作家, 其独特气质难以归类。 是的,在中国,她就属于“异类”, 甚至被称之为“巫女”, 而在她的字典中, 就没有“畏惧”“谦虚”二字, 中国文坛,鲜有人被她认可, 她站在中国文学的“大道”旁, 抨击王蒙、阿城等名家大腕“江郎才尽”, 哀叹中国文学缺乏“内省和自我批判”, 并称这是“基因缺陷”。 奇怪的是,被批判的不少作家, 都显少回应。 而她的言论更是大胆, 她说:“中国的文学仍停留在幼儿时代, 即使伟大如《红楼梦》, 人心的描写也受到限制, 至少性心理就没法写。” 她说:现在不少年轻人不爱读书, 搞得跟文盲一样, 既没有中国文化也没有西方文化, 却遭遇了一个释放所有恶的时代。 中国人对日常生活的态度, “自我意识”的缺乏, 让她担心不仅是中国的文学, 更担心中国的青年, 甚至大喊“危险!” 她说: “大家都追求捞一把, 你坑我,我坑你, 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 恶的极致都释放了。 二三十年后,当大家钱赚够了, 却不相信人性的理想, 没有一个精神支柱,必定会感觉到虚无, 陷在欲望里出不来,就是毁灭。” 而她主张:“一定要读书, 自己教育自己,学会认识自己。” 她带着一丝焦虑说: “唯有如此,你才可以在遇到困境时, 知道如何选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知道怎么做。”


是的,她就是, 目前中国最具有先锋气质、 最有鲜明个性创造风格的作家之一。 先锋文学, 曾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一小群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艺术家和作家, 根据“不断创新”的原则, 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 不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引进被忽略的、遭禁忌题材。 80年代中后期, 余华、苏童等青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 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的称号。 但是现在的先锋作家中, 残雪可能是唯一的, 目前仍坚持先锋写作态度的作家, 很多写作名人, 早就退出了先锋写作群, 但是她还在坚持。 是啊,创作是孤独的, 而她早已已习惯了这种孤独, 她的低调几乎让国人没人知晓她, 甚至也很难找到国内的评价, 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2016国际布克奖评审会主席, 唐金·博伊德曾在她的作品, 《最后的情人》书评中, 这样写道:“残雪自称是, 带着哲学气质的小说家, 但这远远不能概括, 这部小说构思所延伸出来的魅力。 残雪带领我们穿过一个魔幻的世界…… 与她的讽刺现实主义小说家同侪余华、 苏童及2012年诺奖得主莫言相比, 残雪似乎高翔之上, 又同时深埋之下…… 瑞典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 曾赞她是:“中国的卡夫卡, 甚至比卡夫卡更厉害, 是位很特别的作家。”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 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 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 虽然,可能只有, 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说过她。 而在美国和日本文学界, 她被称为:“20世纪中叶以来, 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 而对于种种的外界盛赞, 她只说:“我已经60多岁了, 功名利禄对我意义已经不大。 我只需要专心对艺术、文学本身负责。 文学给了我丰美的精神生活, 也让我的日常生活感到畅快。 日常生活中,我连买个菜、 跟物业打个交道,都有幸福感浸透。 因为文学与生活,已经互相渗透。 既有小市民的快乐世俗生活, 精神上又有高级的极致享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川端康成小说作品一览 (44页的书定价58)
- 晒书/房|还是少买书吧 (映文)
- 各位书友,可以推荐你认为最值得一看的一本书吗 (momo)
- 出书换钱 价格如图。多买包邮。 (李宏飞)
- 求购转让|(5.1新帖!)1-3折大量出书 文学小说推理历史哲学都有 (梦见电子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