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与诺奖的“不解之缘”
来自:瑞波恩(澄怀望月,沧海一梦)
多年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直是传说中的诺奖“热门人选”,结果却从未获奖。一年年话题不断,他因此被坊间调侃为诺奖“陪跑王”。
其实早在2003年,译者林少华就问过当事人村上春树关于诺奖的问题。他当时的回复是:“可能性如何不太好说,就兴趣而言我是没有的。”在村上看来,一旦获奖会非常麻烦,不能这样悠然自得地以“匿名性”生活下去。他还说,“诺贝尔文学奖那东西政治味道极浓,不怎么合我的心意。”他甚至写道:“但凡名字叫奖的,从奥斯卡金像奖到诺贝尔文学奖,除了评价基准被限定为数值的特殊奖项,价值的客观佐证根本就不存在。若想吹毛求疵,要多少瑕疵都能找得出来;若想珍重对待,怎样视若瑰宝都不为过。”
一般认为,村上春树受菲茨杰拉德、卡佛、雷蒙德•钱德勒等美国作家的影响颇深。关于诺奖的看法和态度,他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就直接引雷蒙德•钱德勒的一段话佐证:“在一封书信中,雷蒙德•钱德勒就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写道:诺贝尔文学奖算什么!这个奖颁给了太多的二流作家,还有那些不忍卒读的作家们。更别说一旦得了那玩意儿,就得跑道斯德哥尔摩去,得身着正装,还得发表演讲。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值得费那么大的功夫吗?绝对不值!”

“最令人心情沉重的,莫过于大家都来安慰我。一旦落选,就有许多人赶来看我,对我说:‘这次太遗憾啦。不过下次绝对能得奖。下部作品请好好写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弄得心情复杂兮兮的,只好‘呃呃,嗯嗯……’地含糊其词,搪塞了事。”村上写到,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有一个章节是专门谈论他对各类文学奖的看法。
比起关注各类奖项,马上年届七十的村上春树似乎更关注于写作本职,每天坚持笔耕不辍,算得上一位高产作家了。或许某种意义上,一位写作者的价值无法用是否赢得某个文学奖项来衡量,而在于他是否创作出好的有价值的作品。而无论村上春树是“真陪跑”还是“假陪跑”,无论他是否为诺奖所青睐,喜欢他的人们还是依然喜欢他,不喜欢他的人还是无法喜欢他。就像有的人喜欢甜的咸的有的喜欢酸的辣的,文字品味不一样而已,这都是很正常的。
以上,请谈谈你的真知灼见吧~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杂青)
- 有没有类似托卡尔丘克这样百科全书式的作家? (在白壳子里做梦)
- 阿契貝的一句 (竹林清風)
- 理性理性讨论,我有希望拿诺奖吗 (日光)
- 推荐一本你读过的最荡气回肠的书籍。 (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