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科目:《普通心理学》考点汇总
众学简快(考研人帮考研人)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①认知主义心理学流派主要观点
认知心理学不是由某个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体系,而是在众多研究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学新范式,其重点是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探讨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并把人视为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系统,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以及人对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和使用过程。
②机能主义心理学及其贡献
代表人物: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詹姆斯,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安吉尔。
主要内容: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而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的作用与机能。
研究方法:不限于内省法、也使用观察法、测验法与问卷调查。
评价:机能主义大大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发展道路,促进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认为学习使人的适应性得到提高;同时还推动了工业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工作环境中的人的因素的研究。
【第十三章-学习】
③学习理论
苛勒深入研究了猩猩解决问题的行为,其中“取香蕉”的实验是最有名的。苛勒认为,用“知觉重组”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猩猩突然发现了箱子与香蕉之间的关系,它在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重新组合,因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苛勒把这种学习叫做顿悟学习。
④不同观点的建构主义具有的共同特点
建构主义有不同的观点,如激进的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
(2)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在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时,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的经验对它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3)建构性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可能没有接触过某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但问题一旦出现,他们也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教学应该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换。
⑤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有吸吮反射、抓握反射、防御反射等。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内脏反射、朝向反射和性反射。
更多信息尽在www.jkkaoyan.com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硕391考研经验分享 (众学简快)
- 心理学考研 (tutu)
- 心理学考研高分经验 | 二战三跨考名校,这次我终于考到了410分! (众学简快)
- 21考研 | 复试需准备的3类材料,这些最好提前多印几份! (众学简快)
- 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硕)初试真题分析 (众学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