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吐槽|突然很想回东北
来自:Francesca
来河南一年,也有收获也有失去,但更多的……是…… 我很爱吃这的烩面,还有焖子,还有面蒸胡萝卜丝。 我喜欢听驻马店的口音。 喜欢这比东北冷的晚一点,暖的早一点。 喜欢在这遇到的这一票姑娘,她们那么热心,那么真诚,那么温柔还可爱,那么大气又贴心。但讨厌在这遇到的绝大部分男生,我说不上原因,应该是我的问题吧。 喜欢这比东北稍微会高一些的工资。 喜欢自己在这努力学习奋斗的那些时光和记忆。 喜欢自己在这教的学生们,他们那么优秀又聪明,关键是太努力了,太苦了,真的心疼到做不到严厉。 然后……好像就再没什么喜欢的了。 我喜欢雪,松松软软的那种,大片大片飘下来。是真的冷呀,好几年没在东北过过隆冬了,不知道还是不是记忆里的样子。我肯定是没以前抗冻了,但还是想念白白的哈气,感觉街上很冷却又很热闹,生命那么鲜活有存在感。圣诞节也真的很有感觉。有时候,冷,真的是让人们更亲热好条件,一个拥抱的价值翻着倍的提高了。 还喜欢东北什么都能烤的烧烤、烤冷面、麻酱多多不加香菜多放醋的炒粉、从严寒里一路小跑出来钻进的热乎乎的,边搓手边笑着点菜的烤肉店、喜欢农家一锅出的豆角玉米南瓜大饼子、喜欢延边朝鲜族特色的各种韩食。 喜欢大家人人一样哈哈大笑、一样说话都是段子的感觉,喜欢大家都不太爱计较、不差事儿啥都行的豪气,喜欢大家热心肠、能帮则帮、乐于照顾人的实在和温暖,喜欢那种简单乐观、平淡生活里去享受生活、逮个人都去试着唠开怀的安稳满足。 作为中华民族发源地的中原腹地,自是有许多与我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适应起来,也确实有点儿困难。地理位置,融合南北,既有细腻又有豪迈;历史原因,贯通古今,既有开放也有传统。我个人比较难以适应和理解的方面:结婚早(催很急)、英语基础教育太吃亏、素质教育略微落后(太多孩子们真的除了书本的东西别的知之甚少)(且高等院校少人又多,孩子们真的很累很累、很苦很苦)、生很多(不得不说历史越悠久的地方必然会留下更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英国就传统很多,美国就不会那么传统)、遇到的男生大气者少计较者众,稍欠爽朗(可能由于职业原因?)、人太多(人群焦虑)、电车太多(各种害怕)、孩子太多(个别家长还不管)、好吃的略少,包子皮儿略厚,馅儿略不爱吃。 之所以突然想回去,是最近确实过得不太好。新学年部门大换血,一切都变了。大咖都走了,小喽啰都飘了,大靠山不在了,各种检查通报罚款都来了,宏志重心不再是教学了,高三的课也可以为了个跑步调课了,高一高二竟然也为了运动会一下午一下午的排练了,形式主义,莫名其妙,能学习的空间基本没了,新领导也让大家心凉透了。 去年好不容易适应了孤独,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幸福感让我能充满力量,今年连这个也没了,现在,看不见学生的每一刻我都待不下去。所以久违的孤独又回来了。 难得周末,连看电影的人都没有,一整天一句话都不用说。基本没什么社交的我,难得和别人出去玩一下,其实也都是和一些没什么共鸣和气氛的人。没人一起去吃好吃的,一起去逛街,一起去唱歌去嗨,一起去找新的甜品和小吃,一起看话剧听相声,一起去livehouse,一起去喝咖啡逛书店,一起去吐槽去分享。我一个人是什么都干不了的,以前以为我能但自从一个人去了趟海边以后,我清楚的知道我不能。 其实回了东北也是完全没有用的,家也都不在东北了,朋友们也都四散天涯,我还是一个人得去找工作,找房子,找吃的。但那边的一切那么熟悉,也不会有人一直在强调我的东北话,说我的身高,哪怕只是一阵风也让我有安全感吧。想来,碰到志同道合的人,应该也更容易些吧。最起码,我想我自己应该更愿意出门,更自在更能享受生活本身吧。虽然故乡不是辽宁,但去过好几次,每次我都是一个人漫无目的的逛啊逛,那么比起任何地方,对于一个人逛啊逛这种事,我还是和沈阳最默契吧,想来也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也不知道沈阳的工作好不好找,房子贵不贵,如果在那生活,我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好好的养活自己😹 依稀记得,我以前好像还挺爱玩的,好像也并不社恐,好像也没这么懒这么宅,好像是吧,也可能是我想象的,也可能是上辈子的记忆😹 时间真的好快呀,我不想就这么一个人老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杨树毛怎么这么多呢?以前好像没有吧🤔 (管好你自己)
- 送书送书送书了 (没脾气的小丑君)
- 交友征婚|周边自驾游搭伙 (Jane)
- , (醒醒我们回家了)
- 那些健身房里穿吊带的女人是什么心里? (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