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流绘本哪家强——一键生成专属书单
🍜泡面加个蛋🍳
在小p两岁的时候,我就有听说过听英文原版绘本可以磨耳朵,在孩子母语尚未完全掌握的时候,这种大量的英文输入,可以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比起之后从字母、语法开始一点点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很早就接触到了这个理念,我也非常认同,但是具体该怎么开始呢可着实难倒我了。当时,我关注的妈妈群、育儿公众号中常会把各种各样的绘本系列名、书单挂在嘴边,每个看起来都非常系统、专业,但选择越多,对我这个“选择困难症”妈妈来说困难也越大:这些绘本有什么区别?应该先读哪个后读哪个?到底选哪个才适合小p?……
后来,我花了一番心思把市面上主流的绘本系列、绘本书单逐一进行了研究比对,才恍然大悟,慢慢摸出了一些门道来(差不多花了小半年的时间)。小p作为“小白鼠”,在挑选原版绘本阅读上我带着他确实走了不少弯路,所以今天想先给各位妈妈们分享一下吴敏兰、廖彩杏、汪培珽这三大主流绘本书单的各方面的异同,希望能够帮助到妈妈们“快、准、狠”地挑选到适合孩子的读物。
一、 推荐者背景
吴敏兰:美国哈佛大学双语教育硕士,两个孩子的母亲,现任凯斯教育机构执行长,经营一家英文绘本馆
廖彩杏:台湾儿童语文发展硕士,专注于儿童语言发展、儿童文学的研究,两个双胞胎孩子的母亲,曾任英文老师
汪培珽: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台湾知名教养孩子、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专家,在银行工作9年后成为全职妈妈
总结:平手——三个人都既有专业的教育背景,又有实际的带娃经验
二、 核心理念
吴敏兰:强调亲子共读,强调每日家长陪伴的重要性,有声书可以作为辅助
廖彩杏:秉持“不必先认单字、不必先学音标、不必先学文法、不必中文翻译,没有抽问考试”的“四不一没有”原则,透过定时定量英文输入,主张通过磨耳朵训练英文听力,给孩子输入纯正、标准的英语,所有书单中的绘本有配套的音频
汪培珽:阅读是一切教育学习的基础,强调亲子共读,父母发音好与不好都没关系
总结:三个人都认同用绘本磨耳朵的重要性,但实现形式略有不同——吴、汪强调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廖主张给孩子输入纯正、标准的英语,所以每本绘本都有配套的音频/视频
三、 绘本数量
吴敏兰:120本,主要按照年龄分0-2,2-3,3-6,5-6几个阶段,高年龄段里面又按照主题进行细分(color, number, food, body, cloths, animal, nature, world);建议亲子共读20分钟/天
廖彩杏:一共130本(新增30本),制定具体52周读书计划——3本/周,3次/天,15分钟/次
汪培珽:150多本,按照年龄分成了0-2,2-3,3-4,4-5,5岁以上几个阶段
总结:三个书单数量的总数相当,但分类方式不同——吴、汪按照年龄划分,廖制定了一个不分年龄的具体读书计划
四、 书单特点
吴敏兰
优点
l 包含众多获国际知名大奖绘本,趣味性强,异形书多:如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green eggs and ham等,也包括了一些洞洞书,有利于增进亲子互动
l 书单配套的工具书上会配上亲子互动游戏,提升了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缺点
l 父母讲故事水平有限,配套书上关于给家长的指导方法较少、笼统
l 父母的英文水平有限,担心输出给孩子的是错误、不标准的发音
l 书单上的很多书相对比较新,购买/获取网上资源比较困难
廖彩杏
优点
l 主要以朗朗上口的童谣为主,包含众多获国际知名大奖绘本,趣味性强:如鹅妈妈、dr. seuss系列,从phonics开始打基础,也包含了部分异性书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l 每本绘本有配套的音频、视频,甚至能找到配套的动画片,发音标准且趣味性非常强
缺点
l 制定的阅读计划是3本/周,节奏太快导致一本都还没弄明白,就又到下一周了,容易对磨耳朵的效果和质量产生怀疑
l 没有按照年龄来分,所有的孩子都是按照同样的套路从第一周开始,可能导致部分孩子并不适用
汪培珽
优点
l 选取的是一整套完整的分级读物I can read, 系统性更强:I Can Read系列图书的文字和插图作者大多为有名的儿童作家和画家,是很多美国小学的阅读教材
缺点
l 父母英文水平有限,担心输出给孩子的是错误、不标准的发音
l 较其他两个书单中的绘本字比较多,内容难且深奥,比如有包括性格养成主题的,趣味性略低,孩子兴趣不大
总结:吴、廖都选择了从押韵、重复朗朗上口的绘本开始入手,有部分重合,先让孩子感受到童谣中的音律美,类似于我们母语中背儿歌、唐诗的启蒙;汪选用的是一整套国外的分级阅读系列,故事情节完整但入门较难;廖的书中讲解绘本的方法多,活动少,而吴的书里面方法没有展开将,却包含了大量的绘本的拓展活动,两者能形成很好的互补。
五、 绘本难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书单上的绘本都是为母语是英语的孩子而挑选的(或者说是以英语作为母语来要求孩子的),那所选的绘本到底难度如何呢?虽然我们都知道有类似蓝思指数这样的数值来衡量一本绘本的难易程度,但这些抽象的数值到底跟孩子的年龄如何挂钩呢?母语的孩子的阅读年龄又怎么和中国孩子的阅读年龄进行换算呢?
我们打开“睿小麟绘本查询精灵”小程序,在搜索框中输入想查询的绘本名称,如brown,bear 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或部分关键词),搜索结果包括绘本的封面(很多绘本重名),确认是你想搜的那一本后,当中包含兰斯指数和参考年龄两个基本信息。兰斯指数代表的是绘本的难度(数值越大,难度越高),而这里的参考年龄指的是母语为非英语(如中文)的孩子的参考年龄,家长可以直接和宝宝的实际年龄进行比对参考。
勤奋的小p妈帮大家把三个书单上所有的绘本都按照书名逐一搜索了一遍,搜集了他们的难度、适合年龄,就有了下面的有趣发现:
1. 廖书单中建议亲子共读的绘本最多(AD),相对来说都较为简单、有趣
2. 廖、吴书单的亲子读物贯穿于整个书单中,汪书单中几乎无亲子共读绘本(都是儿童自主读物,难度相对较高)
3. 廖、吴书单中绘本难度总体而言逐渐递增,但廖增加的较快(每两周的平均难度从250L上升至750L),吴的难度上升较为平缓稳定(分年龄段绘本难度从250L递增至500L),汪的书单中的绘本难度稳定在300L-500L之间(一直是上下浮动,而非逐级递增)
总结:汪的书单入门比较难(入门的初级绘本已经适合9-12岁的孩子阅读了),旦难度稳定性高;廖、吴的绘本入门门槛低,较强的亲子互动性和韵律性有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但廖的书单难度跨度较大,可能会比较有挑战性。
总的来说,小p妈觉得廖彩杏的书单非常适合入门,当中的绘本是孩子极佳的启蒙读物,但具体阅读节奏可以稍缓于她给出的计划,不必盲目地追计划,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接受情况调整。另外,廖彩杏介绍的绘本阅读方法也非常实用,建议爸爸妈妈们认真读了以后打下扎实的基础,再去读吴敏兰的书单,并配合她给出的绘本活动,进一步巩固阅读效果和亲子关系。等孩子起码上了小学已经有了一些英语启蒙的经验以后,才适合按照汪培珽的书单开始更高阶的“磨耳朵”。
以上就是三个书单在各方面的表现啦,各有所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书单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我最近在给小p用的小工具,可以从“人找书”变成“书找人”:
1. 5分钟测出孩子的听力、阅读能力

2. 根据孩子的能力分布,定制个性化专属资源库,再也不用纠结到底应该读什么

3. 随时随地打开,随心划、随心听,保证所有音频都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
如果有兴趣可以【添加微信免费领取】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永远和小孩一国的约翰.伯宁罕 (嘟豆墨墟)
- 免费分享电子绘本 (豆友SK858nnR1k)
- 欢迎关注《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绘本故事读写七讲》 (风烟寺)
- 活动招募|《小鹿斑比》绘本故事会,和你共读“斑比”在变化... (象美美)
- 【婴儿画报】过刊捡漏 (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