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与你的生活环境
来自:落叶之旅(学而思当下~)
黑胶唱片让许多人沉迷其中的原因之一也许是它带来的“真实感”:如此真实地拥有“固体”音乐在手心,当沉甸甸的黑胶沉在手心,古朴厚重的黑胶质地似乎让旋律的每一秒都“价值斐然”。然而在如此沉醉之余,人们是否察觉黑胶唱片对生活环境带来的改变?

黑胶发烧友注定要做一个艰难的选择:更大的生活空间OR更大的唱片储存空间?黑胶唱片体积庞大,然而即使你的房间已经堆满,作为发烧友的你甚至不愿意失去任何一张珍品。从而,黑胶唱片越叠越高,到最后你恨不得租下一个仓库来容纳。黑胶粉丝最羡慕的人也许是黑胶唱片店老板——因为他们拥有了一整个屋子的唱片。然而,黑胶唱片老板可能正在抱怨房租成本,因为比起CD产品,黑胶商店不得不租用一个更大的商铺。不过,看着这些宝贝也许是一种享受,即使它已经缩小了生活空间和利润空间。
黑胶唱片带来的潜在环境问题是由不完善的回收链造成的。在欧美捣碎黑胶唱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对于已经听烂又没有出售价值的唱片,毁掉它以节省空间是一种惯性和理性的选择。让音乐在黑胶的碎裂声中完成一次的升华,以再现那被听碎的旋律以渗透入你深层的记忆……不过,废弃的黑胶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吗?你的卖家是否为你提供黑胶唱片回收?谁应该为音乐消费后的残余买单?
此外,传统黑胶唱片带来的旋律失真可能会影响音乐环境的构造。传统黑胶带来音质失真在此时已经成了“真实感”、“年代感”的代名词,就如欣赏属于另一个时代的艺术。而那巨大的音响是为你独家奉献的现场演奏,让你对音乐的占有欲得到百分百的关照。然而,对于追求圆润顺滑音质,与最大化还原音响的乐迷来说,传统黑胶唱片带来的时而旋律的失真可能不值得炫耀。黑胶唱片带来的杂音与粗糙模糊了原作的音乐塑造,粉丝爱上由此黑胶传递出来的音乐,他/她们可能并不是爱旋律其本身。
小结:你的生活质量、自然环境、乐感都受到了黑胶唱片的影响。
对你来说这些“环境”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Reference:Karlyn King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What contributes to the perception of vinyl records as a more authentic choice of music consumption?)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无底价拍卖:伯恩斯坦签名黑胶唱片 (独乐斋主人)
- 出几张之前在香港淘的二手黑胶唱片 (东不饭)
- 出一套黑胶以及华语CD (有读)
- 《继承之战》Succession 1-4季原声黑胶唱片 (多崎珺)
- 白皮书乐队黑胶 (我有事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