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 宇宙社会学-----宇宙自然学的路径
来自:人生新三观(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刘慈欣的三体给我的震撼就是宇宙社会学。 但是我感觉现实不是如此。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判断自己对她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
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
刘慈欣在《三体》中对黑暗森林的悲观情绪。黑暗森林暗含地球角度的进化论思想和人与人的强联系思维。
第一,宇宙有无穷无尽的资源。人类的发展,地球,火星和月球,三个星球的能源应该可以供人类,关键是,你没有足够多的科技去挖掘,没有足够多的人力去利用。
第二, 每个星球越文明,人口越不会膨胀。文明程度越高,智慧生命反而越丧失了持续生育的欲望,转而寻求其他事物的实现,因而人口保持一定的规模,甚至萎缩。
为什么外星生命不来和我们联系?
最好的回答是,请问,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和你联系吗?
有需要才会联系你。
这也回应了地球之外无生命的质疑,只有地球中心论的人类才会认为,外星人必然联系你。外星人科技发达,资源充分,对地球无所求,为什么要联系地球人?没有必要为了争夺资源和生存空间而宣战或合作,因此,地球是安全的,地球人也别自大。事实上,地球文明已经耽误了几亿年,地球自恐龙灭绝以来,已经重新洗牌一次,人类才几千年的历史,外星文明至少发展了几亿年,根本不需要你的帮助。
文明越发展,越没有动机去侵犯别的星球、自己有资源,自己有科技,没有生命愿意当暴力狂,没任何好处,还像生命哲学家灭霸(复仇者联盟反派)一样四处杀戮。
学习宇宙才最关键,摆脱地球视野的狭隘。
地球的名利+欲望
让80%的人类身体亚健康,5%的人类心理抑郁
宇宙视野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治疗地球视野病,它让你站在最全面、最高的视野看地球、看人看事,宇宙无限,尽管去拿,要忙于创新,学习超越矛盾、淡化矛盾、减少矛盾,遇事看背后的价值网络和利益纠葛,并按照“宇宙有什么,人类就学什么”的24项宇宙特质给予指导。
一句话,“宇宙有什么,人类就学什么”,宇宙至少有24项特质。比如
宇宙特质之一为创新,宇宙是创新创造出来的,每个人类都要学习技能,每年也要有创新,创新胜于名利;
宇宙特质之一为弱联系,各星体距离明显,互不打扰,人类就要学习弱联系,与亲朋好友同事保持恰当距离,弱联系胜过强联系;
宇宙特质之一为广链接,宇宙各星体引力互相运转,人类就要学习广链接,读书旅游结交朋友,广链接胜过宅。
等等等等
宇宙行为带来无限可能。
创新每人每年1项,可以推动世界10年一次科技革命。
弱联系下,保持社交好友150人,更加专注创新做事。
广链接可以读书交友旅游,走出舒适区。
等等等等
这样的分析范式将引发你思路的巨变、人生价值的调整、行为方式的改变,通过创新推动人类科技发展,通过弱联系、松耦合等求得超脱,与地球名利、个人欲望和解,得享自在,并最终达到自然的境界。
宇宙自然学认为:
1.世界观
创新最重要,创新解释了宇宙的诞生,也解释了人类的诞生和文明的演进,要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服务、新建议。
物质与意识问题,并不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问题。宇宙纯物质。已经存活了130亿年以上,物质先于意识,而意识只不过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能够充分的反映人类生活的小世界,并因为人类的创造而强化。
一念一世界,一草一菩提,反映了人类营造小世界的能力,地球小世界利用普遍联系放大了欲望、名利,产生了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产生了很多的不良惯例和依赖。
矛盾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地球小世界擅长内部争斗,放大了矛盾的价值。人类可以用宇宙视野,创新方法,跳过矛盾,少制造矛盾,少路径依赖,以一种开放创新的视野来推动发展历程。
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鼓励学习宇宙星体的弱联系和松耦合,摆脱过分联系的地球小世界思维。
宇宙中存在普遍的规律,需要被人类认识。
2.方法论
“宇宙怎么做,人类照着学”
学习宇宙24项特质,运用抽象找出地球小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利欲望的蛛网,熟练运用松耦合避免绑架,对世间万物、科技成果进行嫁接再创新,要注重聚团一起干。
3.价值观
创新是第一价值。创新事物,创新产品,创新服务。
个人与组织、国家都应该遵循价值互换的原则。要改变世界,让小世界的种种规则适应你,而非去讨好、适应组织、国家、人的各种规则。
4.人生观
经过修炼,成为自然自在的人,为人类多一些创新,要为走出宇宙,做一些贡献,要为创新积累一些技能,要为正面互动做一些好事。
重体验、广链接、弱联系、松耦合,加大创新的动力。
5.实践方法
实践宇宙视野。每天使用至少3次宇宙视野看人看事看地球,做到时时刻刻与宇宙保持联系,用宇宙的视角来指导社会实践和观察人类心理。
修炼自然素养。结合24词宇宙特质锤炼自然人的自身素养、对外成果、认知步骤和生活态度四方面的方法论。
宇宙视野下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知宇宙的基础上出发,不断摒弃地球思维、内斗思维。

例子:
如果您觉得分析的很好,平时有些糟心事,可以来接受专属服务。
运用宇宙视野有效缓解你的职场、教育、亲友、婚恋等困扰。
添加威,,信:xiaozhikanxinwen,小智看新闻的全部拼音,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刘慈欣作品全集出版吗? (明天后天)
- 刘慈欣老师61岁生日快乐 (水滴)
- 大刘如何写出三体这么震撼的作品。。 (平凡的轨迹)
- 晒一个大刘亲笔签名 (亦康)
- 超新星纪元的两个版本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