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它跑得过时光
来自:攻玉
吉蒙 2001年,这本书还不叫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在一本还收有其他文章的书里读过一遍。2004年,这本书易名单行的时候,我又读了一遍。当拿到这本最新版的时候,我拿到手上,不知不觉又读了一遍。 这本书,就是张新颖的《读书这么好的事》。 其实,会读书的人是不必读这本书的。那些伟大心灵精心设置在字里行间的奥秘会在我们的“热爱”中缓缓浮现,而对于不同天性的人,这些奥秘浮现的方式并不相同。这样看来,没有任何书,包括这一本,能教会我们读书的方法。那么,对这本书的阅读更多的就是对某种东西的领略,说得更清楚些,对这本书的阅读是某类人的灵魂暗语。在这样一些灵魂里,饱含着对书的热爱,满蕴着读书的喜悦。当一个人在书的丛林里不停的穿梭、忘情的探索时,看到这样一本书必然是欣喜的——哦,他也在这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这本书作为暗号,作为读书人一种心照不宣的秘密。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这本书却有着某种不容忽视的引导作用。因为那些天性爱书的人并不必然自小就能接触到那些或伟大或奇妙的书,他们会在尘世为他设计的路途上走得很远很远。当有那么一天,生锈的心灵不再满足于身体的驰逐,开始向灵魂的深处探寻的时候,就需要这么一本书了。这本书是一个过来人对自己的检验,写的是自己在读书这件事上已经获得的喜悦和到达的高度。这本书也是一个个路标,弯弯曲曲地标志着作者在读书之路上的心得和体悟。这些抵达的高度和心得的记录,对一个最终要走向书的丛林的心灵是富有教益的,它暗示着某种可欲的方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小小的标志,它标志着那些新来者心灵的某种不容忽视的转向。 从2001年到2007年,新版已经是这本小书生命第七年的开始。书的作者没有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他在读书这件事上继续着他的努力。作者在这次新增的外篇中说,对庄子说的“一年而野,二年而从, 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的进道次序,他体会到了“五年”的境界。这是让人惊奇的。而惊奇的同时,我们也该记住,后面还有长长的四个阶段需要一步步去走。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的作者也就是我们自己——在读书这件事上,永远有更远的路要走,永远有更大的欢喜等我们去体味。 或许正是因为以上这些理由,这本书才会一版再版。而像所有的书一样,只要它跑得过时光,就总是值得一再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文明就是在不文明的时候我们要坚持的东西 (江聲)
- 张新颖:香烟的故事 (夏时至)
- 张新颖《在词语中间》已出版,一份与字词句相处数十年的自在记录 (阿丁丁)
- 张新颖|写诗的事——关于《在词语中间》 (阿丁丁)
- 张新颖随笔集(三本)清新上市 (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