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的定义
御影
过去的国家标准将普洱茶定义为:“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即通称的熟茶。众所周知,渥堆工艺形成于1973年,而“普洱茶”这一名称在中国已有数百年历史。以30年的新生事物,取代历史上流传几个世纪的名优贡茶的名称,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历史学者还是广大茶人都不肯接受的。纵观20多年来普洱文化逐渐形成的过程,真正为茶人所认同的优质普洱茶品,还是传统生茶工序的陈年老茶,官方的定义并不为人所认同。再者,“云南大叶种”也不宜成为定义普洱茶的必要条件。清宫八色贡茶,原料主要来源于倚邦山小叶种茶树,国内至今留存有被尊称为“普洱太上皇”的清朝金瓜贡茶;民国时期的号级老茶也有很多为小叶种原料。 因此,近年来根据实际情况,云南地方也对普洱茶的定义进行了一些调整。省标准计量局2003年3月5日公布的新定义为:云南省一定区域内,大叶种晒青茶经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发酵途径有二:(1)是自然发酵,从不加水,放置陈化若干年,即“生茶”。(2)是人工发酵,加水渥堆,即“熟茶”。此中可以看到,生茶的地位终于被提升至熟茶前面,但此定义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台湾石昆牧先生曾提出质疑:此定义中所谓生茶“自然发酵,从不加水,放置陈化若干年”,陈化几年才称为普洱,且由谁认定与辨识年份?所谓“云南省一定区域内”,范围在哪里,谁来界定与辨识产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说说普洱茶的炒作和崩盘(转贴) (御影)
- 茶马古道的起源和介绍 (御影)
- 茶与农业现代化 (御影)
- 茶业是永恒的产业 (御影)
- 普洱茶的制程 (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