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 载记第五
Trovatore(我思我想我怕我会心意变灰)
二七三五页:石勒称赵王后,所行制度皆仿中原,盖其人虽为胡种,却并非生于草原,亦非依仗游牧部族势力起事者;且若论治理城郭人民,中原制度自有其优越之处,胡制不能比。 二七三六页:徐龛反覆于晋、赵之间,观此处文字,似更有隐情,如今不可解矣。 二七三七页:石勒讳胡,宫门小执法翥惶惧忘讳而曰:“向有醉胡乘马驰入,甚呵御之,而不可与语。”勒笑曰:“胡人正自难与言。”——因讳胡,竟至掩耳盗铃,自以非胡处之耳。 二七三九页:观此处祖逖与石勒互有往来,似羊祜、陆抗故事。今人但称祖逖一心复国,若以此卷中事论之,则亦有通敌之嫌耳。然而当时祖逖孤身北上,于诸胡之间能辟土存众,已是大不易,此处通敌,亦是权宜耳,若一旦机运至,则光复汉土并非空言,惜乎终其一生,竟无良机。又:徐龛反复小人,必招石勒切齿痛恨,竟从百尺楼上掼杀之矣。 二七四〇页:张宾助石勒开国,功莫大焉,至有谗间生时,便明哲保身,其知机处亦不逊留侯。又:“曹嶷降,送于襄国。勒害之,坑其众三万。季龙将尽杀嶷众,其青州刺史刘征曰:‘今留征,使牧人也;无人焉牧,征将归矣。’季龙乃留男女七百口配征,镇广固。”——读史至此等处,总使人悲愤,数万生灵,转瞬即灭,竟唯余数字寥寥于纸上耳。 二七四四页:前文有记室参军徐光被石勒幽囚事,然而并不见其能也,至此石勒欲亲征刘曜,众人皆不同,石勒则赦徐光而问之,不知何以专问此人哉?又:徐光之意果与石勒同,然而其初出囹圄,得无奉承阿谀之心耶?且其辞又无新意,石勒何必听其言然后定谋哉?此处有“佛图澄亦谓勒曰:‘大军若出,必擒刘曜。’”语,恐此事方是关键耳。 二七四九页:石勒此处自比古人,云当在二刘之间,称:“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兒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盖人生际遇不同,司马懿当时天下已归三分,不能如群雄逐鹿,若石勒生于当时,恐无大作为。然而曹操扫荡诸侯之能,想石勒亦非其敌手耳,至于欺人孤儿寡母,多由曹丕,曹操当时则是骑虎难下耳。 二七五二页:石勒死时,“夜瘗山谷,莫知其所,备文物虚葬,号高平陵。”——所谓自古无不亡之朝,亦无不掘之墓耳,石勒羯胡,却看得开。 二七五三页:石勒死而季龙野心现,“弘大惧,让位于季龙。季龙曰:‘君薨而世子立,臣安敢乱之!’弘泣而固让,季龙怒曰:‘若其不堪,天下自当有大议,何足预论!’遂以咸和七年逼立之。”——“逼立”一词,使人忍俊不禁,盖石季龙必欲做足戏份耳。 二七五六页:石弘百般让位,季龙偏不遂其意,石弘先流涕者,知不免也,后又安步就车而容色自若者,冀有侥幸也,然而终逃不脱季龙毒手。又:此处附张宾小传,谓其“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此言非虚。又:石勒起事靠汲桑,开国赖张宾,治国则多听徐光谏议,羯胡之赵国,却多凭三汉人之力耳。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天文志关于天体的三个古代理论没具体看懂,有能给讲讲的吗? (豆友k99IpmRdh4)
- 读不懂的扔上来请大家帮忙 (穿着红背心过冬)
- 卷一百十一 载记第十一 (Trovatore)
- 卷一百二 载记第二 (Trovatore)
- 卷一百二十一 载记第二十一 (Trova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