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灏:八旗子弟
来自:苏门答腊(想你时你在眼前)
八旗子弟 安迪(上海)●东写西读 中华书局新近出版了一本《清朝帝位之争史事考》,作者金承艺。据封面勒口上的介绍,金为清皇室后裔,一九二六年生于北京,曾在北京大学政治学系读书,一九四九年赴台,历任淡江文理学院讲师、中研院近代史所助理研究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担任胡适私人助理,一九六二年起受聘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一九九六年病逝于墨尔本。 记得唐振常先生生前曾跟我说过这个人,唐先生的那篇《所遇胡适门下一人》,说的就是金承艺,但隐去了姓名。唐先生在一九八三年访问澳洲,墨尔本大学派金承艺来接待。“他个儿高人胖,一副魁伟之相。开口说话,道地的京音。客厅里一幅画,是溥心畬的手迹;一张条幅,是胡适所写,字画上款都写有他的名字。”那天他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他太太不断提醒他该去大学了,他才慢条斯理拿出几件东西送给唐先生。 下午活动结束,他说要陪唐先生去墨尔本美术馆参观,又说时间尚早,不妨到公园小坐。坐在湖边谈了很久,唐先生几次提醒他是否该走了,他总说不急,关门之前赶得上。但等他们到了美术馆,却已经关门了。“我才感到他有些漫不经心。” 多年以后,有个朋友从墨尔本大学来,对唐先生谈起此公,竟颇为不屑地说,他在系里已经无法开课了,只是懒洋洋地讲《三国演义》,不时有几个学生坐在下面,也是懒洋洋地听他讲故事。这位朋友甚至还说:“有人问我清朝为什么会亡,我说,你们去看看某某某就明白了,八旗子弟就是这个样儿,焉得不亡。” 唐先生虽然觉得这位朋友的话“其言或过”,但也很为金承艺惋惜:他本来有条件可以做学问,可惜他竟白白浪费了,只留下八旗子弟形象的不美之名。 我读了这本《清朝帝位之争史事考》,觉得唐先生还是对这位“八旗子弟”不了解。书中对雍正篡位的几篇考证探幽发微,非常见功力。可惜唐先生已不能看到这本书了,否则,我相信一定会改变对他的评价。(全) 26人阅读过 > 修改 > 永久删除 你认为这篇评论: 有用 1 没用 1 分享到 2人推荐 推荐 2010-11-30 11:26:38 风清扬 书中对雍正篡位的几篇考证探幽发微,非常见功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在近几年的清史论著中,非常难得! > 删除 2010-11-30 11:47:35 苏门答腊 这本和李峰那本是我今年所读的最好的史著 > 删除 2010-11-30 11:54:36 柯小小小小小敏 我觉得有两点可以商榷。 其一是唐德刚作为popular historian(大众历史学家),他的话能有几分份量。 其二是金承艺利用自身身份的特殊性与优势,撰写了几篇上得了台面的有关清帝位考的文章,这只能说明他“曾经”有过优秀的作品。不能说明他日后也能在其他领域做出同样优秀的作品。 因而对于文中从墨尔本归来的朋友谈起金承艺的种种不是时,我觉得绝对没有“言过其实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025年5月14日河岸读书会|第五期《我的阿勒泰》 (白羽)
- 《读书》杂志2025年第04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DeepSeek之读书 (_-Gabriel_-)
- 2025年第1期勘誤 (谷子)
- 读毛姆 (_-Gabriel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