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讨论|想要给鹤唳华亭说句话,这部剧真的不是故意为虐而虐的
容卿
一直有人在说鹤唳华亭是为虐而虐,为斗而斗,说太子手里一手好牌却懦弱无能,说这部剧不符合逻辑,说太子既然是嫡长子,根本不会这么凄惨
道理我就不讲了,简单的拿汉武帝刘彻和卫太子刘据举个例子:
卫太子刘据,汉武帝之嫡长子,七岁被封为皇太子,性仁恕温谨,为政宽厚,数次监国,深得民心。萧定权比之刘据如何?刘据比他拥有的更多,卫太子刘据,有声震长安的母后卫子夫,有位高权重用兵如神的舅舅卫青,有三子皆侯,满门荣宠的卫家做后盾,有封狼居胥,勇冠三军的表哥霍去病,有石庆等人做太子少傅,有赵周、周勃之孙周建德、卜式做太子太傅,宗法,礼教,舆情,同样都站在他身后
那么汉武帝本人对太子是什么态度呢?
汉武帝刘彻说的上是雄才大略了吧,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了吧,他十六岁登基,却在29岁才有了第一个儿子,经过13年的等待在近而立之年才等来了刘据,他何等的欣喜何等的疼宠,不仅命枚皋及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来庆贺,更是立高禖(求子之神)祠于城南,祀以特牲来祭拜,不仅如此,为了让儿子有嫡长之名,同年春三月甲子日,汉武帝册立卫子夫为皇后,大赦天下。后又封了时年七岁的刘据为皇太子,大赦天下,为他延请名师为少傅、太傅,下诏受其《公羊春秋》,又从瑕丘江公受《谷梁》
太子加冠之后,刘彻甚至为他修了博望苑,虽然汉武帝不喜欢臣子结交宾客,但却专修此苑赐予刘据,以作为其交往宾客之用,并允许刘据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喜好行事。“使通宾客,从其所好”这一个从其所好的背后,这是何等的殊荣和信任
在卫皇后色衰爱弛而王夫人、李夫人皆生子嗣,致使皇后与太子不安之时,汉武帝对卫青曾言“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
汉武帝大兴兵事,穷兵黩武,以至于劳民伤财、民生凋敝,太子每谏征伐四夷,刘彻尚且能笑着对儿子说,我做这样辛劳的事情,以后你就轻松多了
“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萧定权怎么能比,怎么比得上,可是后来呢,刘据尚且有个子弄父兵、身死泉鸠的下场。
是卫太子不够好吗?是太子有负于臣民吗?是刘彻不喜欢这个儿子吗?都不是,可是他仍然逼死了他。尽管他可能只是想拿江充和幼子刘弗陵来磨砺一下太子。
萧睿鉴比之汉武帝如何?汉武帝比他更爱这个儿子
那么比之刘据尚且不如的萧定权,又能如何呢,陛下有隐衷,汉武帝又何尝没有,他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难道不是也在为太子铺路么,可是人性啊
司马光有言,古之明王教养太子,为之择方正敦良之士以为保傅、师友、使朝夕与之游处。左右前后无非正人,出入起居无非正道,然犹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祸败者焉。今乃使太子自通宾客,从其所好。夫正直难亲,谄谀易合,此固中人之常情,宜太子之不终也!
或许又要有人杠,是卫太子刘据性情宽慈不配为帝,可是那是皇帝给他请来的老师,教导他如此。使他忠孝节义,使他朝野称颂,使他能堂堂正正的被皇父夸一声“贤”。仁善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即使刘彻知晓子不类父,也从没有认为这个儿子不配为君!
一个人,坚守自己心中的道义,不是一种过错。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陆文昔做梦想起来的少年是谁 (亲切的陆游)
- 太子最后为何要自杀? (乔安)
- 杂谈|開個帖記錄自己二/三刷時的一些發現/疑問/吐槽/思考 (荔枝生嶺南)
- 杂谈|文昔=山鬼=神女|山中人兮芳杜若(附剪輯) (荔枝生嶺南)
- 肉身看不见灵魂的悲剧 (姬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