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爹不算渣

孔甲第

孔甲第
2019-12-23 23:33:3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孔甲第

    孔甲第 楼主 2019-12-24 10:49:06

    磨练他就多让他处理政务,让他跪妾妇是几个意思?磨练他脸皮的厚度?作为曾经的身心鉴权er都觉得 磨练他就多让他处理政务,让他跪妾妇是几个意思?磨练他脸皮的厚度?作为曾经的身心鉴权er都觉得再说是磨练太子太牵强,皇上就是变态,控制欲强,想让太子乖乖听话,不许有自己的想法。。。 ... 弥勒闻喜

    在权力面前,所谓尊严,人格,屁都不是。他就是要太子知道,你没有足够的力量与权力,你就是无法保护你要保护的人,你就得卑躬屈膝。他还要告诉太子,皇家的权力不是天赋的,任何人都不能依靠,只能靠自己,你得足够强大,去征服所有的臣子。

  • 孔甲第

    孔甲第 楼主 2019-12-24 10:53:25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人格在生死面前不值一提。各位对皇权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大多数电视剧里,几乎毫无根据的皇权至上。实则,大家都是人,要别人跪你,你就得足够强大。诚然,封建的思想占一部分,但有限,譬如几千年前就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言论,朝中大臣饱读诗书,史书,岂会没有这样的认识。所有人,都是为了自己,及自己家族的利益,去奋斗。

  • 孔甲第

    孔甲第 楼主 2019-12-24 11:02:29

    他确如自己所言:不是个情种。这个情泛指亲情、友情、爱情及爱民之情。 他纯粹的权利追逐者。一 他确如自己所言:不是个情种。这个情泛指亲情、友情、爱情及爱民之情。 他纯粹的权利追逐者。一切的抉择与行动都与权力相关。他做不到一个“人”。他并没有特别爱谁。如果是希望通过历练让太子成长为可以主持大局的执政者,他可以向卢尚书一样,教太子以道驭术。但他不,疯狂自恋的他,认为自己的术才是人间王道,所以他总是做那些诛心的举动,目的是让接班人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人。 他的问题不是渣,他说无心无道! ... momo很闲

    他也曾像太子一样深情过,他一定因此而失去而痛苦过,一些东西无法言传,甚至无法身教,只能让当事人自己去领悟。正如杀戮之术只能在战斗中养成,对着一个木桩,永远是花架子,又例如纸上谈兵只说。 中书令死后,可以说是太子与皇帝的对抗,一败涂地。作为皇帝,一国之首领,自然不容得任何人冒犯,不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包括太子。而太子想要真正获得认可,就只有脱离他的羽翼,并能与他抗衡甚至打败他,他才真会认可太子能够执掌一国之政。 倘若齐王势力消亡,而太子又未有能力驾驭群臣,萧家天下落入顾家或其他大臣,可立而待也

  • 孔甲第

    孔甲第 楼主 2019-12-24 11:57:02

    他深情过?他是不甘心吧。顾皇后不顾身怀六甲,不避是非,在肃王倒旗时救下了他的唯一血脉。他不 他深情过?他是不甘心吧。顾皇后不顾身怀六甲,不避是非,在肃王倒旗时救下了他的唯一血脉。他不甘心。刻意冷落皇后,后迫于顾家压力,才生了一子一女。之后多年疏离太子。情在何处? 人间正道是沧桑。不能打败他的太子不是因为不了解朝局之复杂,政治之艰难,而是因为太子将他尊为父君。他要一个能打败自己的人,才可放心交权,未必。自己制衡了二十多年,扶起权倾一时的李柏舟,也未能消弱手握兵权的外戚顾家,心腹李明安于长洲根植数年,好不容易拿到了天长营,却依旧施展不了。明堂之上,除了卢尚书一派坚持儒家的清流,就是站队李柏舟的,还有注入有才无德人尽可君的张路正之流。满朝堂和他一样算来算去的精明的“生意人”,这就是放大权术的结果。太子与皇帝的对决,是两种思想的对决,不是父子也不是君臣。 ... momo很闲

    皇帝为何可自称,“寡人”?无可交心。萧皇的南面之术就是这样。我窃以为,萧皇虽不算最高命,也算个及格的皇帝?而太子目前,且不管采用的道与思想如何,是权谋还是仁,太子不足以当大任(但其他皇子更不行,太子是唯一的苗子:六皇子等不到,老大脑子不行,老五不考虑这方面),太子若能以自己的当时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中,萧皇就该退位了。

  • 孔甲第

    孔甲第 楼主 2019-12-24 15:31:34

    你混淆了。 太子正在囚车中被送出宫,陆英正在冲撞皇帝。太子倘若除了宫,远离了权柄,翻盘很难,几乎没希望,太子被废就是死,肃王是前例。陆英带群臣去请齐王就番,无异于要挟皇帝,必死。为了两位爱徒的前程以及生死,卢尚书揽所有责任,自杀,给了所有人一个交代。而文天祥,为的是民族。宋是汉族,元是蒙古人,当时人们的观念,就像现在的中国与日本。也不是为人格。 而萧定权,向仇人下跪,能救得文惜。并且当时她已是皇后,虽不合情,但合理。皇帝作为法律的最高解释人,判定陆文昔有罪,虽颠倒黑白,不符事实,但确已定罪。这样的情势下,皇帝若想赦免陆文昔,也需有个由头,古代,名正言顺很重要,比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凭着几乎稀释干净的血脉厚着脸皮说自己是皇室正统。由头就是皇后大德原谅了,而皇后被太子跪后,加上心虚,自己并无实权,只是依附于皇帝也会说原谅。 我说人格在生死面前不值一提,不是说就该不值一提,当然不该。但有时候,确实不值一提。有时候有的人,死一千次一万次也赢不了权势。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059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