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亲子依恋对青少年诚信行为的影响
珊珊
诚信行为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纽带。青少年阶段是道德品质迅速发展、心理逐渐成熟的黄金阶段,因此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诚信行为的关键时期。诚信是当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收益这样一个无法可预料的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的选择行为,作为个体内在诚信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诚信行为是诚信观念的外在表现,诚信行为是诚信这一动态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探讨亲子依恋、自尊和人际信任与诚信行为的关系,在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中,有论文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727名青少年的数据。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的亲子依恋、自尊、人际信任均与诚信行为存在显著正向相关;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的诚信行为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亲子依恋能够通过自尊与人际信任两条路径对青少年诚信行为产生中介效应;亲子依恋通过自尊→人际信任的路径对诚信行为产生链式中介效应。
亲子依恋与个体自尊水平密切相关,也影响着青少年的人际信任,而自尊水平和人际信任都对诚信行为的表现有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自尊心强的个体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得更自信、更积极,获得他人的信任对这部分个体来说更容易,这对个体提高人际信任提供了条件,高自尊水平的青少年会更信任同伴,因此,亲子依恋作为青少年诚信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高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和人际信任水平来培养诚信行为;同时自尊不仅对青少年的诚信行为起直接作用,还通过影响人际信任对诚信行为起间接影响作用。
该文检验亲子依恋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并选取自尊与人际信任作为中介因素,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前提下,探讨亲子依恋对青少年诚信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亲子依恋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诚信行为,而自尊与人际信任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从结果可看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的诚信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种直接效应在加入自尊与人际信任变量后依然显著,这与依恋理论及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亲子依恋是子女在早期家庭生活中与抚养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是个体相对比较稳定的特征,对其以后的社会化观念与行为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受到更多的信任和安全感,良好的安全感使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更少地因诚信行为可能所致的不良后果、利益损失而担忧,并能在良好的亲子沟通环境中构建完善的诚信观念,因此在是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向别人表现诚信;而在早期生活中形成不安全依恋的青少年,疏离和焦虑等情绪容易延续到他们日后的人际互动中,在交往中安全感的缺乏可能是诚信行为减少的原因。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没有学习心理学的uu (云中钓鱼)
- 37岁无职场经验,这样会面领什么心理疾病? (祖国为我fc石油)
- 找可以分享日常共勉的朋友 (繁星)
- 正念练习|寻找自我疗愈的朋友 (跃野)
- 从分手到复合,你需要知道的七个阶段 (溯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