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零基础如何学习
bingo滑板(滑板界的清流,michaelljb)
我1992年时看了一部电影,里面的主角躺在滑板上修车,感觉很神奇。可当时商店里的玩具板都远超工薪家庭能承受的底线,于是只好把玩滑板的念头深深埋在心底。

直到2007年上大学时,才省吃俭用实现了滑板梦。当踩着板从校园中滑过,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常常兴奋得笑出声。
刚开始的五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了滑行,什么都不会,但这五年也是我滑板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练就了我炉火纯青的正反脚滑行能力,为日后形成轻松写意的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改变一下自己,开始奋发图强,坚持每天滑板,经过充分的练习以后,有了把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写出来的冲动。在我看来,很多人半途而废,不仅是因为不敢与“高手”交流,更是因为没人教,缺乏科学手段和方法导致重大伤病。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大家不再走我走过的弯路,顺利通过瓶颈期,也算是我为中国的滑板事业做出的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在这里我要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了我善于独立思考的大脑和有趣的灵魂,才能写出这样让你受益终生的东西。

下面,我将从专业滑板挑选、心理建设和入门技术三个方面,为你打开滑板大门。
一、专业滑板选择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玩具板。

这种板多见于体育用品商店或者大型超市。一般价格在100左右,质量差,板面厚,轮子大,轴承涩,很笨重,没弹性,成人用不了几次就有断的可能,还要再花一份钱去买专业板 ,这样一来反而更浪费钱。专业板价格在300以上(当然也不能简单用价格衡量玩具和专业,也有少数没羞没臊的商家用专业板的价格卖玩具板),虽然也是由板面、支架(也叫桥)、轴承、轮子、砂纸、板钉构成的,但是从板面弹性、轴承耐用性和轮子回弹等方面都秒杀玩具板,你会感到天壤之别。
对于体重在150斤以下的新手来说,买一套340-400之间的国产组装板就够用了,但不建议用都是同一个牌子的整板。因为滑板专业性很强,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它生产的各配件都是同价位领先的。比如dbh和justice的板面在国内初级入门专业板里都是顶尖的,但不能说它的桥轮轴也是同价位里最好的。

体重在150斤以上和想长期坚持玩下去的滑手,我建议最好配进口桥(配一套下来480-600左右),进口桥的做工和承重能力都要远远好于国产。在保养得当的情况下使用三年以上没问题,我的已经用六年了。
买板时你要注意的是板面宽度,而不是长度和重量。目前发展到第四代的滑板,长度和重量都差别不大。主流的宽度是8.0英寸,一般43以下鞋码的人都可以用。而44以上鞋码的人我建议用8.125以上尺寸,你会站的比较稳。至于“脚窝”深浅问题,新手更不需要过分纠结,不同板型的板你根本感觉不出那点细微差别。

还有新手对板面图案很在意,我能理解,谁都想挑个顺眼的,但主要关注点还是要在板的质量和弹性上。板图是背面,你平时能看到的只有正面的砂纸。滑板是易耗品,不是艺术收藏品,划痕才是你成长的见证。

我建议新手最好再配一套公路轮(有条件可以再买套轴承装进公路轮里,这样换轮的时候比较方便)。滑板没有ABS功能,如果用标配的硬轮也就是动作轮在柏油路滑行很震脚,而且容易被石子卡住,人有可能飞出去。而公路轮大且软,硬度在85A左右,适合滑行,一般情况下可以轻松碾压小石头。所以为了安全和舒适,还是买套公路轮吧。

其实,只要是专业板,质量都差不多,我希望大家多把心思用在怎么提高技术上,而不是去找板的毛病。
二、心理建设
1.别怕丢脸有些人玩板是为了耍酷, 不会理会旁观者的态度, 这部分人的心态其实挺好的, 我就不多说了。 但那些真心想玩好的滑手, 刚起步时心态的平和是很重要的。 一种是自卑,觉得自己很菜, 往往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偷偷练, 想练到差不多再去跟所谓的高手玩, 这样就不会太“丢人”。 我想说,那些“高手”只是比你玩得早,玩得多,摔得多,所以才玩得比你好, 你应该自省的是 用在滑板的时间太少和不敢与“高手”交流学习,他们可以帮你改正动作,让你少走弯路而一个人玩只会越玩越差,甚至受伤。这种自卑心理的背后,其实还是怕被别人笑话,可你摔了或者玩不好,那些人又知道你是谁?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当你专注在滑板上以后就不会管周围的人是怎么看你的。 所以要有“不要脸”的精神,玩自己的, 享受你自己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娱乐别人。

2.别怕滑板 当克服这种对人的恐惧心理后, 就要开始克服对滑板的恐惧。 新手没有几个不怕摔的, 其实只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步一个脚印地练习,就不会受太大的伤害。有些人受伤是因为滑行还没滑稳,就去练ollie,或者是被石子卡住,单手撑地、脸刹、肩膀着地,造成重大伤害。 有人摔怕了,有阴影了,不敢玩滑板了; 有人则以受伤为荣,津津乐道。 这两种极端心理都不可取。 摔是滑板的重要组成部分,摔完以后要总结经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不怕摔,不怕受伤,才能把滑板玩好;

但受伤并不是好事,你的技术动作无法发挥,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家人会因此反对你玩板, 你更会因为伤痛影响玩板的连续性。 所以,对受伤的态度应该是 “不怕受伤,尽量不受伤,也不能为了受伤而受伤”。

其实,新人们只要老老实实在平地练单脚慢速匀速滑直线,

把基础做好,戴好护具,别冲坡速降作死

并早日学会双手撑地顺势向前打滚的正确摔法

就不会受这些无谓的伤,也就可以轻松克服怕摔的心理

3.快乐至上每个人滑板的目的不一样,有的想取悦他人,有的想娱乐自己, 有的想靠它把妹,有的想玩成pro。

不论你为什么玩板,只要开心就好,不要把滑板当成负担,不要太计较得失。有这样一类人为了迅速提高技术坚持每天超负荷练习结果身心俱疲反而效果不佳,也感受不到滑板带来的乐趣所以当遇到瓶颈时我建议你休息几天去陪陪家人和朋友做些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滑板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毕竟不是谋生工具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你不需要像职业滑手那样每天打拼8小时我也无法想象pro们不得不按照boss要求练招拍video的生活到底能有多开心滑板带给我的快乐是无拘无束,想玩就玩

4.不是噪音很多新手认为滑板的声音过大会妨碍到他人,寻求消音的办法,其实这也是种怕人嘲笑的心理。 也许你会辩解说,滑板不该影响到别人。 的确,滑板人也要有公德心, 但是只要你没有在他人楼下或夜深人静的小区里玩板,这就不存在扰民,白天的城市里不知道有多少比你更大的噪音源你有玩滑板的权利。 当你真正爱上并了解滑板以后, 就会发现没有声音的滑板就像被阉割了的太监一样。那种声音,你不会觉得刺耳,反而很顺耳。 也不会选择戴上耳机, 来逃避这种“噪音”和他人的议论。玩你自己的,让别人说去吧!

三、基础技术
1.滑行很重要很多新手刚玩板时,容易急功近利还没滑稳,就急着练动作。

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玩板, 想装13的,滑好了才能装得起来, 而真心想长期坚持玩下去的更是要把滑行练到家,才能轻松地练习更高级的动作。 我认为,在平地上练习滑行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方法,是一只脚在板上,另一只脚蹬地,控制滑板慢速匀速走直线,
这样你不可能摔倒,千万不要着急两只脚上板,更不要速滑!!!

两只脚在板上滑行不能证明你可以控制滑板了,只能说明你还在被滑板控制着。 当你能单脚控板走直线、按自己的意愿走任意方向或者滑行中转体180度时

就说明板性差不多了,可以试着练习更高级动作了。2.ollie要终生练习

很多新手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练ollie,ollie要练习多久才能练好?这个没有统一标准,对于想稳步提升的新手 我建议在练ollie之前, 先把滑行和Shuvit练好,

滑行是滑板的基础 Shuvit的发力方式则跟Ollie相近,都是用脚踝发力 这些你都能熟练掌握后, 就可以考虑练ollie了。新手常犯的错误是下蹲过低,主要是上身弯曲太多,屁股撅得太离谱。ollie的基本技巧教学视频里都说得很清楚了, 想练好唯一的诀窍就是两个字:坚持。
一定要坚持每天都跳,哪怕只跳10分钟不断积累那种弹板的感觉,形成一种肌肉记忆。 至于那些练了一年Ollie还过不了障碍的新手我只想问:你是每天都练习了吗?还是一个月玩一次,玩了一年板还是新的跟其他运动一样,滑板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你付出的越多,它回报你的就越多

练不好只能怪自己用在滑板的时间太少别去找其他理由。方法我可以教你,但自己不努力,不动脑,不动脚神仙也教不会你如何用脚踝发力

还有人说自己“会”Ollie了细问只是能原地空跳蹦起来个几厘米或“半立”我告诉你偶尔蒙出来的那不叫Ollie,更谈不上“会”Ollie的练习是无止境的 它是伴随着你整个滑板生涯的动作,

只能说在比较熟的基础上,可以练习一些更高级的招,比如50-50,内转,外转,尖翻,跟翻

这些都建议是在ollie稳过两立(因为两立是衡量你ollie水平的一个最低标准)以后练习

有人或许会反驳说,滑板是项自由的运动,

干嘛非要规定过几立才能练动作, 过不了两立还不能玩了?

我想说,没错, 滑板可以凭你自己的想法去玩, 你完全可以在Ollie很差的情况下去练进阶动作,没人拦的了你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做出的招丑不说,还有可能伤到自己。 跳跃一些必经阶段,受伤是必然的。

3.学会独立思考新手很容易受各种观点的影响。 有些人的建议对你的确有用,有些则起负作用。这就需要你自己甄别, 要自己拿主意。

ollie的站位就有很多种, 如果你看一个视频学一种站位,你永远练不好ollie。关键还是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至于ollie技巧则可以参考那些高手。 也就是说,一些小节可以忽略, 但大的方向要自己把握, 要多看看教学视频,多听听高手的意见, 多动动脑子琢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别人说再多,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坚持练习 ,才能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4.滑板是个漫长的过程这是玩板超过1年以后,所有板仔板女都会体会到的事实。经常有人跟别人比速度,炫耀自己几个月过了几立,几个月会了几个招之类的。我想说,你进步速度比人家快,证明你有天赋,比别人努力。但是,大家看到的只是结果。你1个月过3立,和1年过3立,在路人看来,结果都是一样的。(况且天天过立很无聊,滑板的乐趣在于自由,不是每天就去过那几块板)谁管你是几个月练成的?谁又知道你是多久练成的? 大家都会去比较你和其他人练成这个招的时间,然后过来夸你厉害吗?别傻了 要想玩好板,就戒骄戒躁戒撸戒女神,

做好长期坚持下去的准备,而不是心血来潮, 激情燃烧了几个月,就因为激情褪去而丧失了玩板的心。新鲜感总是会过去,剩下的时间就是去脚踏实地地反复练习PS:滑板这条路不是坦途陪伴你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有可能会越来越少只有耐得住孤独和寂寞才能坚持滑下去大家在滑板上有不懂的问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上海陆冲新手求老师和同伴 (彭爽爽)
- 金湾文化公园 (Leafy June🌳)
- 哈喽,请问这块板是真是假呀 (Refresh)
- 陆冲新手应该买什么样的板子 (secht)
- 广州/有一起学滑板的嘛(双翘) (小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