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吧
深海摸鱼
(会涉及到我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一些知识就不会有很准确的信息,因为大学不在国内可能会存在不因地制宜地情况,我努力做到把一些专业的东西简单明了的转达给你们。如有错误可以告诉我一下,我修改。想到或者学到新的了会慢慢补充)
第一个是关于发生地震的起因板块的移动导致的。两个板块相遇,其中一个板块不断被吞噬到地球内部,而不被吞噬的那个板块在这过程中也不断的接收着来自那块不断在吞噬(其实是移动,但是移动到了地球内部)的板块的压力,导致他想要回到原始状态所以有了反弹的力量。想象一下小学的时候拿着长的直尺,一只手捏住一端,另一只手不断的将另一端往下压,当你往下压的力量达到一定值时,尺子就会向上反弹,板块也是这个道理,被压迫的板块想要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产生了一个力,这个力导致了地震。
第二个讲一下地震带,地震带上的区域通常来说地震发生几率会比较高。不能上图涉及到版权问题,贴一个网址,大家感兴趣可以点进去看一下自己是否处于这块地方。https://amuseum.cdstm.cn/AMuseum/earthquak/1/2j-1-4-3.html。
第三个讲震级(以下部分来自百度百科)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的烈度(也是来自百度百科,我没有在国内学,所以直接查的国内资料)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我自己学的是震级5以上人才会有感知并产生恐慌。首先讲一下地震时的震动分类,一个是左右摇晃,一个是上下摇晃。左右摇晃这一块是现在地震的大部分情况,也导致了一个问题目前(只说日本)所谓的减震措施都是针对左右摇晃这一块,真来上下摇晃的话你高楼还是一下就没。地震的大小和危害情况的严重性其实跟很多因素有关,很多人只把重点放在震级大小上其实是不太对的,还有地震是的地震波和你房屋的波动是否一致,以及震动的时长。时长和波动这两个因素对于房屋的损坏是可以在同级地震但造成的危害完全不一样。
地震时房屋损坏这一块有一个世界谜题,震源的房屋会有严重危害可以理解,远离震源的部分房屋又没有太大危害,但再远离出去的一个圈又会有一部分严重危害的区域出现。这个原因至今没人查清楚。
此外,地震还有一个东西需要讲明白,不一定第一下就是本震,剩下的都是余震。几年前日本熊本的地震就是第一下虽然比较大,但是后面还有一下本震在等着。所以不能因为第一下已经安全就对之后的余震保持轻视的态度。
接下来重点讲日常防震。
日常的防震措施
第一个逃生的时候必备的行李包。行李包内必有得东西(我认为)
水 饼干等的干粮 一定的钱财 服饰 成人的尿袋 (目前只想到这些,以后有的话在写。会去研究研究再来阐述)这个行李包一定要在平常就准备好,等灾难来临没时间给你准备的。
第二个讲一下避难所的事情。距离自己最近的避难所的位置自己一定要在日常的时候就要确认好位置,以及万一发生灾难之后自己如何走才是最快最安全到达避难所的路线也一定要确认好。
第三个家里家具的固定,特别是大件。大件包括冰箱洗衣机以及可移动的任何家具。日本这边会有一些家具固定支撑棒,帮助你固定家具。或者一些贴纸,贴在家具的脚那里使得地震发生时摩擦力加大减缓家具的移动。提供逃生时的活命率。
第四个讲一下家具摆设问题,为了防止地震发生时重的家具因为地震移动压倒人体,所以床的摆设位置周边不宜有大件家具。
第五个讲一下什么样的结构相对来说会比较安全一点。租房或者造房子之前建议查一下城市规划图(不知道国内能不能查到,哪怕100年以前的也可以)查城市规划图来看看自己将要住的地方以前是不是一个河流或者坑什么的。如果以前是这样的地区的话不建议你在这样的地方居住,一旦发生地震,你的这块土地由于是填埋的所以地基不会太稳,相对于以前就是平原的地域来说震感以及危险程度会增高。
第六个讲房屋结构问题,就日本房屋结构来说安全指数: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重量鉄骨>軽量鉄骨>木造。国内的不太清楚。但是就自己现学的一些简单构造的改变对于地震的防护手段还是很多的(因为我自己是学建筑的所以对于房屋结构这一块会涉及,我还是希望以后大家住的房子也可以做到减震的)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一个正方形当中加一个棒子。就正方形的房屋来说对于左右摇晃的地震波还是相对来说很脆弱的,但是如果在这个结构中加一根棒子使得一个正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的话牢固程度就会加强很多。
今天大概写这些,有不对的地方的话欢迎指出,我会修改。以后还会写一些在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地震发生后关于避难的一些问题。有时间了会查一下相关的国内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