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哲学:论证上帝存在的八种方法(东拼西凑总汇之)
来自:IME
历史上各种有关上帝存在的证明: 一,第一因论证:这可能是最著名的上帝存在的论证,它的内容是:任何事物的存在、发生都有一个原因,原因的背后还有原因,可以一直把原因追寻下去,但是不可能有无限个原因,最后总能追寻到一个总的、最初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上帝。 二,本体论论证:这是十一世纪的哲学家安伦瑟提出来的,道理很简单,表达起来却很不容易,主要意思是:上帝就是最伟大的存在,即使是傻子也能想象这样的存在,也就是说上帝至少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上帝仅仅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我们还可以想象上帝也可以存在于外面的真实世界,由于真实世界的上帝要比内心世界的上帝伟大,这样内心世界的上帝就不是最伟大的存在,与上帝的定义矛盾,所以上帝不可能仅仅存在于内心世界,上帝必定存在于真实的世界。 三,手表匠类比:这是十七世纪的哲学佩利提出来的,他说:如果你走在荒野上,在地上见到一块手表,你就会知道它不可能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那里的,一定有一个手表匠制造出它来。自然界的有序、复杂程度远胜于手表,所以自然界也应该有它的制造者,也就是上帝。 四,帕斯卡原理:这个原理是帕斯卡提出的。大体是说:如果你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上帝真的存在,你就会死后上天堂;即使上帝不存在,你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如果你不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上帝真的存在,你死后就会下地狱;即使上帝不存在,你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权衡利弊,我们最好相信上帝的存在。 五,奇迹论证:因为文献(比如圣经)记载着许多奇迹,无法用常识或科学原理解释,只能把这一切归于存在着一个超自然的力量,也就是上帝。 六,本能论证:相信上帝是人类一种本能的需求,由于人类的本能需求的对象,比如食物、异性,都真实地存在,所以人类这种本能的对象——上帝——也应该存在。 七,道德律论证:这一条论证是康德提出来的: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美德和由此获得的恰当的欢乐。人生在世的意义就是要实现这个最高境界,并且也有可能实现它。而只有至高无上的存在才有能力为我们带来美德和欢乐的和谐,所以上帝是我们人生追求的必然推论。 八,泛神论论证:这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观点。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他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一组定义和公理,通过逻辑推理得来的。斯宾诺莎的上帝不仅仅包括了物质世界,还包括了精神世界。他认为人的智慧是上帝智慧的组成部分。斯宾诺莎还认为上帝是每件事的“内在因”,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所以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世界上只有上帝是拥有完全自由的,而人虽可以试图去除外在的束缚,却永远无法获得自由意志。如果我们能够将事情看作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就愈容易与上帝合为一体。因此,斯宾诺莎提出我们应该“在永恒的相下”( sub specie aeternitatis)看事情。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wx哲学群 (Aleph)
- 一个人到底怎样才算是拥有了自我? (克兰西贝尔复新)
- 道德的制高点? (low哲)
- 对精神世界的过度追求导致我出现了虚无主义 (爱你一万年)
- 不知道是群体排斥我还是我排斥群体。 (好吧,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