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烽知识贴 | 摄影师的眼力
来自:曦烽摄影学院(用手中的镜头为自己说话)
作为摄影师,作品的水平永远不会超出你的"观察"能力——即“眼力”。 技术、设备都均等的情况下,很多看似两个场景的照片,其实是在同一现场中拍摄的,这一切都取决于摄影者的审美素质、文化修养以及你对这个世界爱与美的理解能力。

在这里,我选择首先去谈的是“观察力。不仅仅是你能看到什么,是否能比显微镜更加精准细致。更多的意义在于“感知的能力和赋予的能量”,你心里认为它是什么,从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 心里有爱,就赋予它爱;心里有孤独,就赋予它孤独。生命万物,化你为我,便知喜乐悲苦。赋予你想表达的,再用摄影表现出来!

作为摄影师,你的“眼力”是每一个事物的不普通性!它的生命、它的精神、它的故事、它的承载、它的周围等等。也许它不是本来就有,世间万物,在摄影师(艺术家)眼里,莫不如此。否则,摄影将如何区别于绘画或者文字的表达呢?
从拿相机的第一天直到现在,我其实一直没间断“观察力”的锻炼,是用眼,更是用心。也不能静止在目前的自己,要试图学习更多的艺术门类,例如音乐、诗歌、舞蹈,要去阅读、也要去行走、和不同的人群打交道。
打开心扉,静下心神,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海洋、天空。保存有永无止境的学习意识,去热爱、去敬畏,不同阶段的自己,同样的场景,总会找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诉说。
也许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日常就可以锻炼观察力的方法,例如一支水杯,连续拍摄100天,每张都不可以重复,坚持下来,你会发现总会有更多的方案去表达,问一问自己你有没有坚持……

其次想和大家聊的是,摄影是选择的艺术。人类眼睛的水平视角有124度,也许你会说你有很多选择,很遗憾当集中注意力对焦之后,约为五分之一,即25度。
这时候你需要学习如何运用"摄影家的眼力"从周围世界中选择美妙瞬间?


做个假设,你到达了南极,每一座冰山/海洋/动物/天空/不同的温度/嗅觉/听觉,整体组成了一个全纬度崭新体验。你的快门会停不下来吧,任何一个精准的25度,都想记录下来,回到家你大概要买新的硬盘了……
那再想想今天的早上,你如每天一样起床洗漱,下楼,步行等等,还是一样的大门,一样的街道草坪,还是那个阿姨在炸着油条。你可能一下快门都没有能按下去。从北京到南极,都存在着无数的触感以及无数的景象,但因为距离,让你成为了正常视力的盲人,熟悉把你的“眼力”倾倒殆尽。选择不是只选择新鲜的,是选择你想要去用画面向别人表达的~

一直到你老了,猛然发现每一个时刻都一去而不复返,即使是当下最平凡的场景,也会因为时间变成绝无仅有。如果不好理解,可以尝试找出一张你曾经拍摄的照片,从选择这个场景到构图到主题,再次感受下拍摄时的心境。


让你的眼力可以精准的表达你摄影的意图,让我们浅举几个案例来分享如何锻炼这个能力:
一、通过布局突出重点 首先,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决定把作为趣味中心的被摄主体放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放在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显突出,但是靠近到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看到的是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分割法的典型布局。它给人以愉快的平衡感和无拘束的宽松感,不像在正中央那么僵硬死板。这是布局的一种类型。

二、通过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突出重点 突出被摄体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它的尺寸看起来比周围同样的物体大些。

三、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
什么地方能立即抓住你的视线呢? 当你的被摄体由于相对尺寸较小而无法支配画面的时候(或距离较远,你又想表现出距离感),吸引注意力的技法之一就是给它搭个画框。


四、在练习时,在一个阶段只选择一个焦距进行练习
透过使用一个焦距,你不能再利用变焦来轻易改变要拍摄的构图,只有努力自行去寻找拍摄主题、角度,这样才能有效地,令你的脑袋更多的思考,进而拍摄出更好的作品。
通常使用定焦镜是一个好选择,但如果你没有定焦镜,也可以利用胶带固定变焦镜的焦距来拍摄。







五、拍摄黑白照片在彩色的世界,色彩很容易令人分心,如果你能去掉色彩而拍摄黑白相片,这样环境中的图案、重点也更容易被发掘,久而久之便可以让你自然的看到值得拍摄的东西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最近的出行 (DogWin)
- 南京——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气息,温和的都市 (Honny)
- 纽摄分享,有豆友需要的 (ArjShi)
- 【干货】摄影入门必读9大经典书籍 (岁月多变)
- 夏天的风,吹到了哪里~ (一朵西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