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骑士》的幕间曲说起
来自:homeee9
歌剧《乡村骑士》的幕间曲举世闻名。具体说来,这首不过二三分钟的小曲目,宛如流水落花,随着轻风向东缓缓流淌,直至流出画布以外。中国古诗强调含蓄,西方音乐也往往用此手法,“声有尽而意无穷”。我第一次听这首曲子,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但听到此曲时感到的欣喜和愉悦,却还很新鲜。
然而这首幕间曲,乃至这部歌剧的作者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 - 1945)却不是那么让人愉悦。他23岁时就写出《乡村骑士》,作为大音乐家在全欧洲闻名;这个时候连普契尼都还没出名,20世纪初最主要的音乐家大多尚未登场,斯特拉文斯基还在吃奶。马斯卡尼享有如此大的荣誉,却被这荣誉冲昏头脑;和一些被迫为法西斯效力的人不同,他完全信任法西斯,写歌剧为墨索里尼拍马屁。德彪西早年曾写交响诗恭维音乐大奖的评委,后来十分后悔,憋出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马斯卡尼却从来不曾后悔。1945年,他已被人忘记,死在一间小旅馆里。在他为法西斯积极卖命的时候,指挥家托斯卡尼尼非常讨厌他,以至于马斯卡尼任音乐节指挥,托斯卡尼尼一点也不想去听。1938年,卡拉扬被迫为纳粹指挥音乐,但他对此很坦诚,也很后悔;富特文格勒也被迫服务纳粹,托斯卡尼尼说,在作为平凡人的富特文格勒面前,他要戴上两顶帽子。托氏一生致力于演绎贝多芬,他的言行也俨然是贝多芬不畏权贵精神的再现,只有马斯卡尼完全沉醉在虚幻的荣耀之中不可自拔。卡拉扬恰好也指挥过《乡村骑士》,录音在德国上市,不知马斯卡尼在地下作何感想。
人骨头的正直往往正比于其境界。身正不怕影子斜,这在中国早有先例。东汉董宣“强项令”的故事,南齐褚渊不被美色所诱,魏征的切谏,我们都还记得。然而《佞臣传》《佞倖传》《外戚列传》《奸臣传》里的人们,多半只会落得挨骂的下场。马斯卡尼的音乐是够美了,但他的人品全然不具有其音乐的品位;托斯卡尼尼的正直,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2019.1.4写毕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音乐分享|关于巴托克的实况分享 (珠江电厂)
- 音乐分享|关于柏林爱乐乐团的实况整理 (珠江电厂)
- 音乐分享|关于布鲁克纳的实况分享 (珠江电厂)
- 音乐分享|关于马勒的实况分享 (珠江电厂)
- 新知识 (迪迦奥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