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来自:小可
什么赋予你生命的意义?爱?金钱?工作?同足球?购物?也许对生命的目的,你有自己的个人见解;也许你正希望这门课会帮你找到一个目的;也许你相信你被创造为具有特定本质的人类,肩负上帝赋予你的特定任务。不论是哪一种,没有人会责备你想要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有意义”是我们都渴望,甚至需要的一种感觉。
随着我们走出,宗教哲学单元,我们应该花一点时间谈一谈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因为,你仔细想一想,我们许多人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寻找生命中的意义。也许你找到意义,通过宗教,我社会正义而战;教育他人,或在艺术表达中追寻美。不论你如何做,有一群哲学家,存在主义者,认为任意所有这些事情,都可以赋予你生命的意义。但与此同时,他们说,没有东西给你。
你现在知道的,哲学关乎辩证,有些人提出观点,然后其他人回应。有时候,回应立刻就会出现;其他情况下,回应要花上数千年。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本质:一套使事物成为自身,必要本质的特定核心属性。如果这些属性丢失了,那么事物就会变成另一样东西。举个例子,一把刀可以有木质把手或金属把手,这真的不重要。但如果刀没有刀刃,就真的不再是一把刀了。刀刃就是刀的本质属性,因为这赋予了刀自身定义的功能。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事物都有本质,包括我们。他们相信,我们的本质在出生前就存在于我们身上,所以根据这个思想“做一个好人”一部分意味着,遵从你的本质。你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你的本质是什么;你也许很擅长按照你的本质而活,也许非常不擅长。但重要的是,你的本质赋予你目的,因为你与生俱来,就是为了成为特定的存在。这个信念被称作本质主义,是过去直到19世纪末标准的世界观,在今天仍然被许多人接纳。但在19世纪末,一些思想家开始挑战“我们被填充着任何本质和目的”的观点。
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

拥抱虚无主义,生命终极无意义的信念,但直到20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让·保罗·萨特彻底铺开了道路。

回到了本质的问题上,发出疑问“如果是我们先存在呢?如果我们不是带着任何先天目的出生,而是要由我们自己,来发现自身的本质呢?”这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知的存在主义的框架。它的中心思想是声称,存在先于本质。换句话说,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出生,发生在前,然后才轮到我们自己,来决定自己是谁。我们必须书写自己的本质通过我们选择活的方式。但我们没有任何实际预先设定的目的,不存在现成的我们应该遵循的道路。很难表达这个观点在当时是多么的激进。因为在此之前的数千年,你不用选择道路,选择自己的目的,上帝都给你选好了。
但重要的是指出,存在主义并不是无神论的同义词,相当多的存在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有些是有神论者,比如克尔凯郭尔。

有神论存在主义者否认的是任何形式的目的论。这是指,他们拒绝认为上帝创造宇宙,我们的世界,我们在头脑中带有任何特定的目的。所以上帝允许存在,但是给你,你的生命,宇宙灌注意义?这不是上帝的工作范围。于是,我们每个人诞生在这样的宇宙中,我们,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行动,缺乏任何真正先天的重要性。这是存在主义最根本的观点,其拥护者称之为:荒诞。你和我认为,荒诞就是愚蠢荒谬的东西,但是对于存在主义者,荒诞是一个专有术语,他们用来描述,在没有答案的世界里寻找答案,我们是需要意义的生物,但我们被丢弃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里。所以我们在荒野中呼喊,没有获得任何回应,但我们还是不顾一切的呼喊。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这就是荒诞的定义。因为不存在目的,世界不是为了某个理由而被创造,也并不因某个理由而存在。如果一切都没有理由,那么同样就不存在任何必须遵守的至上真理。不存在宇宙正义,不存在公平,不存在秩序,不存在规则。
存在主义,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思想家,比如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但其真正诞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中和战后,大屠杀的恐怖,使许多人放弃了任何对世界秩序的信念,谁能够责怪他们呢?当纳粹成为可能,意义变得无比难以寻觅。
但是萨特,直截了当面对无意义,探索了存在主义,最让人痛苦不堪的一个方面:不是世界缺乏意义,世界充满让人恐惧的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自由听上去棒极了,但是萨特认为,我们是痛苦的,令人震惊的自由。毕竟,如果没有任何行动纲领指导我们的行动,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设计一套自己的道德准则创造自己遵循的道德观。萨特认为这意味着,我们“注定是自由的”这个命运他认为十分的糟糕。你也许认为存在某些权威,可以去询问答案,萨特说:但所有这些你能想到的权威,都是假的。你可以按照父母,教会,政府所说的做。但是萨特说,这些权威实际上只是和你一样的人,一样没有任何答案的人,一样必须自己探索如何生活的人。所以你真的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他判断,就是真实的活。萨特这么说意思是,你必须接纳你自由的全部重量,在荒诞的启示下。你必须意识到,任何你生命的意义,都是由你自己赋予的。如果你选择随便无所谓,按照别人铺好的路走下去,不论这个人是你的老师,你的政府,还是你的宗教,那么你就在做他所说的:自欺。拒绝接纳荒诞,如果你靠自欺而活,你就是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假装有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不是你所赋予的意义。
萨特解释这个观点,通过讲他的一个学生的故事,这个学生面临艰难的选择,这个年轻人正处于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可以在战争时期参军,听从内心的召唤,为祖国而战,他想要怎么做,他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但是他同样有一位孤身年迈的母亲,只有他一个依靠,如果他去打仗,他就必须抛下母亲,这似乎是错的。他可以留下陪她,让其他人为了正义而战。他也可以去打仗,留下母亲一个人,并且很可能再也见不到她。年轻人同时感受到对国家和母亲的责任但是忠孝不能两全,不仅如此,如果他去打仗,他可能只是伟大事业中很小的一份子,他的贡献很可能不会很了不起,但他参与贡献的战争,很可能会影响数百人的生活。但他如果留下,他可以对某一个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答案是什么?萨特说,这个年轻人选择的故事全部的重点在于:没有人可以给他答案。事实上,就不存在答案,直到这个人为自己做出选择。没有道德理论可以帮助他抉择,因为没有任何的人建议,可以引导他做出真正真实的选择。所以他的选择,不论是什么,都是唯一真正的选择。只要他真实的按照自己意愿去选,因为这取决于他自己选择接纳的价值。大量的人认为,存在主义,描绘了一幅十分凄凉的世界的画面。事实上,法国哲学家,小说家阿尔贝·加缪甚至这么说:生命的字面意义,就是你防止自我毁灭所做的事情。

但是大多数存在主义者,会提醒你,世界和你的生命,可以拥有意义,但只能是你选择赋予他的。如果世界本质上没有目的,你可以选择赋予它任何你想要的目的。所以,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你的生命一文不值。比如说,不生孩子,不发大财挣大钱,没达到任何父母对你的要求。这不仅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全世界。如果世界将会拥有任何,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正义和秩序,我们就必须亲自去创造这些东西。因为,否则的话,这些东西就不会存在。所以,这个对于一些人看上去凄凉的世界观,也许对其他人来说,是如此振奋人心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最近在读《商君书》 聊一下我的心得 (陈瑜)
- 生生之意 (是美在呼唤)
- 通过定义感觉来定义我 (吴先生)
- 如果你听不懂一个学哲学的人在说什么... (推苹果树)
- wx哲学群 (Al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