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一页纸极简思考法》—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来自:楠悦读(分享读书笔记及思维导图。)
本文字数5566,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丰田一页纸极简思考法》。
作者以自己在丰田工作的经验为基础,反复进行相关研究,总结出任何人都能轻易做到的“一页纸”思维整理、信息汇总、沟通传达的技术。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工作的各种场景,还可以轻松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制作业务计划、会议、出差报告等资料,与同事的交流沟通,平时的日程管理,制定目标,记录读书心得,背英语单词,甚至减肥,等等。
★本书核心:用“一页纸”整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混乱信息,轻松整理思维,让大脑不再混乱,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书中介绍的方法实用简单,可操作性很强,而且适用的方面也很广泛,可以考虑借鉴。
01、超简单的总结技巧
一句话概括:整理信息和思维的技巧在于明确“对象”和“目的”,然后去写。
1、改变视角
要将信息或资料整理成可以向别人解释说明的形式”。
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现在要写一个处理投诉的报告书。有位顾客投诉我们公司的商品“不好用”,我们需要总结处理情况。你是否觉得很难下手呢?那么假设现在的前提是“让上司理解情况”。为了满足这个前提,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几个疑问。 比如上司想知道什么、为了让上司满意应该写到何种程度、以什么顺序书写,等等。
只要顺着这几个问题研究下去,报告就自然整理出来了。
比如,什么时候接到的投诉,什么产品,投诉内容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对今后解决类似事件有什么帮助,等等。
总之,就是以“让别人理解”为前提,就能看见“总结”的方向,从而选择和筛选信息,进而再去“整理”。
2、明确整理目的
a、对象:一页纸的读者是谁。
这里的读者可以是领导、下属、其他部门人员、公司内部员工、其他公司人员、客户,等等,首先要明确谁会阅读你的“一页纸”。
b、目的:思考你希望读者阅读完一页纸后有何反应或行动。
比如向客户提出新企划案时,我们就会希望得到对方认可和同意。向上司提出公司业务优化方案时,我们就会希望自己提出的方案能够通过。
所以,“一页纸”的整理目的就是让对方做出符合自己心愿的反应或行动。
比如,为了让“读者”认可你的企划案,我们就要在“一页纸”上传达出这个企划案最大的“卖点”是什么。
c、准备: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类 ⇒ 每组信息按大小排序。
3、行动优先
减少烦恼的时间,先去“写”,行动起来!
比起拼命寻找正确答案,还不如“去做”,行动起来。做完之后成功了自然是好的,就算没成功,再试试别的方法就行了。思维整理也是同样的道理。
02、整理信息和思维的工具
材料:一页纸/ 笔记本,三色笔(书中用的是红、蓝、绿)。
Excel1——整理思维的基础
①用绿笔画框架(类似表格)
框架通常用A5纸或者B5笔记本,竖向画起。根据自己要总结的信息量,可以是8个、16个、32个或64个格。当空格数量较少时,注意不要将表格画得太大。
因为对于不擅长“总结”的人来说,空格过大会不好填写。因此,为了练习总结能力,我们应当尽量缩小空格面积,。
②写日期&主题
在左上角第一个空格里填写日期,然后是主题。
比如写企划案时,你的主题可以是“企划的卖点是什么?”“应该体现出什么信息?”,等等;如果是出差报告的话,你的主题可以是“出差时都做了些什么?”“出差的成果?”,等等。
③关键词填空
根据主题用蓝笔填写答案,将想到的关键词全部填入空格内。
原则是一个空格中只填一个关键词。从时间角度来说,一次90秒到3分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设下限制,可以提高整理思维的注意力。
④以整理过的信息为基础整理思考
根据自己写出的关键词,思考“这一点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按照重要程度应如何排序”“按照时间应如何排序”等等,用红笔写下你的“答案”。(位置分别为主题的右、下、斜下方)。
比如,对于“这一点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这一问题,我们只需将回答用红色笔圈起来。对于“按照重要程度应如何排序”这一问题,我们只需用红色笔对关键词进行标号即可。
Logic3――总结、知晓、传达
“Logic3”简单来说指的是“有逻辑地整理思考,简单易懂地传达”的“一页纸”框架。
①画框架
用绿色笔画出框架,形状与Excel1表格相同。
②写日期、主题、“1P? ”“Q1? ”“Q2? ”“Q3? ”、标注箭头并排序
左上角空格用绿色笔填写日期和主题。然后写上“1P? ”“Q1? ”“Q2? ”“Q3? ”,标注箭头并排序。
这里假设我们要写“投诉报告书”,主题是“投诉报告”。
(1P? 是1Phrase? 的简称,意思是“用一句话总结的话?”)
③绿笔填写 Q1?、Q2?、Q3?
(Q:对方想知道的问题)
④蓝笔填写 Q1? ~Q3? 的答案
填写答案时,也要将答案控制到3个以内,时间总计3~10分钟。
⑤标记用红笔
03、【实践篇】一页纸的工作技巧
合理安排日程
为了不做无用功,我们就要创造一个不用勉强工作的环境,为此我们要把握工作的情况,减少工作的不均衡。(将时间可视化)
这里以主题为“接下来两个月要做的事?” 为例(Excel1)
①制作框架
②填写未来两个月的主要工作。
可以不按时间顺序,想到什么写什么。
③根据完成期限,给各项标出不同的符号。
比如制订4月到5月这两个月的工作计划表: 4月中旬之前完成的工作…○(无角) 4月下旬之前完成的工作…△(三角) 5月中旬之前完成的工作…□(四角) 5月下旬之前完成的工作…☆(五角)
④给每项工作标符号
确认每个工作的完成时间,用红色笔标出符号。6月以后完成的工作可以不画任何符号。
⑤艰巨的工作画双重符号
内容复杂或者需要大量时间完成的工作需要画双重符号(比如原来是○,那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画一个○)。
⑥确认
符号画完之后,整体确认一下符号分布是否平衡。如果○过多、△过少,就要考虑调整工作计划表。
调整工作计划表的方法有两个:
(1)调整完成时间。
(2)交给其他人。
学会给工作排序(Excel1)
①画框架,填写日期和主题
用绿色笔制作“Excel1”的框架。空格数为16或32,根据工作量自由调整。
②填写“今天要做的事”
左上角的空格内填写日期和主题,主题为“今天要做的事?”。
③给重要的事情(最多三个)画○
④给紧急的事情(最多三个)画△(可以是画过○的)
⑤给“可以交给其他人做的事情”画斜线
“画○和△且没画斜线”的就是优先度最高的工作。优先度第二高的就是“画○或△且没画斜线”的工作。“画○或△且画了斜线”的就可以找其他人来做。
需要问的三个问题:
(1)最重要的事情是?
(2)最紧急的事情是?
(3)可以找其他人做的事情是?
也就是说,(1)是重要程度,(2)是紧急程度,只有(3)不同。
准备协商和面谈
①制作Excel1的框架,填写主题
“对方可能会问的问题”。
②给最可能会问的前三个问题画圈
没画圈的问题可以在空白处简单写一下如何回答。
③制作Logic3 的框架,填写“1P? ”
④填写Q1? ~ Q3?
将Excel1中选出的三个问题分别填入Q1? ~Q3? 中
⑤填写Q1? ~Q3? 的答案
用蓝色笔分别填写“Q1? ”~“Q3? ”的答案。
我们写’在资料上的是商业用语,但在思考如何写、写什么的时候尽量用日常用语”。
这是因为“商业用语”过于生硬,有时会影响自己的思考,所以在准备阶段尽量用“日常用语”,能使过程更加轻松,更容易带来好结果。
04、【实践篇】整理资料的技巧
整理出差报告
如果出差报告书的页数很多的话,最好是加入摘要。不看资料,只要看摘要就能大致了解资料的内容。
我们应该“节省对方的时间”。有的人可能觉得“加摘要=炫耀”,确实可能有一点炫耀的因素,如果你的出发点是“自己”而不是“对方”的话,那么你的摘要可能就不是那么简单易懂了。
①制作“Logic3”的基本框架
这个例子中,要先填其他部分再填“1P? ”,这里先暂时什么都不填。
②填写“Q1? ”~“Q3? ”
Q1? :这次会议的目的?
Q2? :会议的成果?
Q3? :今后的计划?
一般的会议基本都可以分成这三点。
确实,“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这三个基础信息很重要,但是从内容角度来说,“目的(Why?)”“成果(What?)”和“今后(How?)”更为重要。
“时间、地点、人物”可以在最后排版时添加进去,这里要养成首先思考“为什么、用什么、如何做”这三点的习惯。
③填写“Q1? ”~“Q3? ”的答案
接下来用蓝色笔填写“Q1? ”~“Q3? ”的答案。每个问题答案的空格都有三个,但是不必都填完,只填一个或两个都可以。
④“1P? ”中填写总结的一句话
考虑一句总结的话,用红色笔填在“1P? ”处。接下来结合“一览性”“框架”“主题”这三要素,将信息排列起来,整理成“一页纸”即可。
⑤“一页摘要”将每个会议的“1P? ”整合起来
“摘要”需要用到每个会议的“1P? ”中的内容。
首先抽取出所有“1P? ”,罗列在一页纸上。接下来在每个“1P? ”前面注明“何年何月、地点、人员和主题”等基本信息即可,制作成一份摘要。
会议前期准备
“Excel1”和“Logic3”不仅能将会议内容文字化,还能提高前期准备以及开会的效率。
①制作“Excel1”的基本框架、填写主题
用绿色笔画出“Excel1”的框架。可以画8、16或32格,主题是“如何减少加班?”,等等。
②填写方案重点与之前讲过的相同,尽量机械、大量地填写。
③给“效果最好的方案”(最多三个)画圈
空格填好之后,选出三个“效果最好的方案”,并画圈。这里的效果可以由你主观进行判断。
④给“最易实施的方案”(选出三个)画三角
选出三个“最容易实施的方案”并画三角。这里也可以由你主观进行判断。改变符号是为了即使有重复,也能一眼就看出来。
制作会议记录用
“Excel1”进行整理:
①制作“Excel1”的框架
开会之前提前准备好“Excel1”的框架。空格数要根据开会时间调整,这里我们以16格为例。
②记录会议中的发言
会议开始之后,用蓝色笔记下主题、主持人、参加人员的发言。发言不必一字一句地记录,简单易懂即可。闲聊或者与会议无关的内容可以不记录(一定要记的话,记得提前增加空格数)。
③将发言中的重点信息画圈
会议结束之后,用红色笔将重要信息画圈,三个以内最为理想。
④总结
最后思考如何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会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的话,就用“三个重点”来总结就可以了。
使用有一览性的“Excel1”,能使会议流程“可视化”,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会议结束之后整理起来也很方便。
用“Logic3”整理
①制作“Logic3”的框架
用绿色笔画出“Logic3的框架”,主题为“减少加班”。
②填写“三个问题”
Q1? :为什么要开会?(开会的目的?→WHY?)
Q2? :都说了些什么?(开会的内容?→WHAT?)
Q3? :今后的计划?(今后应该怎么做?→HOW?)
③填写“Q1? ”~“Q3? ”的答案
用蓝色笔填写“Q1? ”~“Q3? ”的答案。
假设“Q1? ”中填写“员工加班时间长”“是其他部门的几倍”“全公司都要求减少加班”。
“Q2? ”中填写刚才“Excel1”中总结的“最重要的三个意见”(语言不必原封不动)。
“Q3? ”填写今后的具体计划,确认开会成果。
④“1P? ”中填写总结句
最后填写总结性的一句话(可以填写“Excel1”中总结的,也可以结合“Excel3”填写其他总结句)。
05、用一页纸整理混乱
制定一年的计划
①一页纸上画空格(适情况而定),填写主题(今年想做的事…)尽量多写
自己控制时间,可以“写3分钟→休息1分钟→写3分钟→休息1分钟→写3分钟→休息1分钟……”,这样效率最高。
②根据“7个问题”,用红笔标记。
(1)自己最希望实现哪件事?→○
(2)能让对方高兴的事?→△
(3)对社会有贡献的是哪件事?→□
(4)很轻松就能实现的事?→☆
(5)必须实现的是哪件事?→♡
(6)只有今年能做的事?→◇
(7)今年之内必须解决的事?→▽
答案中重复率最高的那一个就是你这一年最想做的事,记号最多的“前10个”答案就是你一年的目标,然后制定完成每个目标的时间。
使自己每天成长的提升自我技巧
比起没完成的事,只要坚持到现在为止完成的事(=做法正确的事),就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成果。为了达成目标,最重要的就是“为之持续不断地采取有益的行动”。只要坚持,目标总有一天就会实现。
①制作框架,填写日期和“三个主题”
第一行写上好的部分、不好的部分、怎样改善…
②填写内容
用蓝色笔,写今天(或一周/一个月)“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
③针对“不好的部分”填写改善措施
针对“不好的部分”思考改善措施,并用红色笔填写。
填完之后浏览整个表格,“好的部分”明天继续做,“不好的部分”开始实施改善措施。如此一来,就成了一个“持续成长”“持续做出结果”的良性循环。
整理书/电影感想的输入技巧(Logic3)
很多时候我们总结感想感觉很难,那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动机或目的”。
比如,如果写情书的话,我们就会想“把自己心里的想法传达给对方”;如果写辞职信的话,我们就要把“我想辞职”这个想法传达给上司。像这样,大多数文章都有它的动机或目的。
所以别人“让”你写的感想中就很难产生动机或目的,所以我们就写不出来。
为了写感想,我们就要自己找到动机或目的。比如如果是一本书的话,你的动机或目的就可以是“我要向别人推荐这本书”。
具体步骤:
①制作框架,填写主题(书/电影名称)
②填写 1P? (一句话总结感想)
用一句话总结书或电影的感想,并用红色笔填入“1P? ”处。如果一开始想不出来的话,可以在“Q1? ”~“Q3? ”填完之后再写。
③填写Q1? ~Q3? (朋友可能问的问题)
比如: Q1? :你为什么会读这本书? Q2? :你学到了什么? Q3? :书里的内容怎么应用到生活中? 再比如: Q1? :这本书哪里好? Q2? :(针对Q1的回答)为什么呢? Q3? :这本书有什么用?
④填写Q1? ~Q3? 的答案
问题可以自己随意填写,最重要的是通过提问来整理自己的思维。动手写,最后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这种整理方法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有一个优点是能提高记忆力。
这本书的内容实用性很强,我建议大家学习一下,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都大有裨益。如果大家遇到问题或者停滞不前时,不要停下来思考,而是要用“一页纸”来重新思考。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终身学习是应对不确定性的生存挑战 (想吹风的树)
- 记录|【学习误区】抛弃假性努力,做困难且正确事情 (存在~仓鼠九九)
- 找搭子(提升学习向) (Amelia Chou)
- 友邻|每天学习一个新技能! (Lucca)
- 建一个坚持长期学习的群 (彼人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