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来中国传媒大学的随感
liandezi(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
方道·文山流 古典的笔风,方块的汉字,灵动清冽,三言两语,浅浅几笔,风流蕴藉。一曲唱不完的心事,一段不了的情愫,唱穷了东风;那倚楼的女子还在等,良人胡不归,她已饮尽风雪,思念瘦成一道狼牙月,她说这瓢弱水只许你饮......这些意境纷繁在他的歌诗里,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他歌词里爱情很简单,悲伤很凄美,只淡淡一句话,就难以忘怀,如陈年的女儿红...... 第一次看到《东风破》时惊为天人,浓郁的中国风透纸轻送。“大野龙蛇”这话一点不假,这个平淡无奇的男子却有着一颗与众不同的内心,用笔如椽,柔情似水。谁在用琵琶弹那首叫东风的曲破,酒不复透明,饮尽了离愁,看透了漂泊,祭奠回忆的火炉,消得人憔悴思念瘦。时间如流,无情而强大。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弹着琵琶,饮尽孤独,借着犹醒的烛火,透过斑驳的岁月,把篱笆古道拉到眼前,再看一眼那注定的结局,是否真的很沉默。 《发如雪》又是一首中国风的歌词,起手便格调奇高,意境旷远,仿佛词中的女子白发飘然,款款而来。月似狼牙,泛着米黄的光,倚楼的女子黯然神伤,残烛毕剥,借着清且浅的月光,一遍又一遍轻敲窗棂,颇有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意景。 起初一看到歌名便想到了那“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绝唱,试想一个韶华女子青丝华发,一夕成雪,这么久来也就有梁羽生的《白发魔女》才有这般决然的美丽,撼然入心。 男子信誓旦旦,,看前世如何了如何悟。用焚香这般古老的方式,天地苍茫,月老为证,刻一座爱你三生的碑。 听到的是男子内心里湿湿的告白,我在雪地中温酒等待,纵你化身成蝶,也愿把酒奉陪...... 方文山的词是一种修辞,而Jay的曲应该是这世上最完美的注脚了。安意如说在方文山的词里,爱是一个隐喻。一道待解的迷,一个潜伏的兽。能够化用赵佶“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赋予流行音乐以天青色基调,不是人人可以信手拈来的。这般极高的赞誉也是极称的,没有几个词人可如他这般在一首歌词里传达这么多的信息,而且是传统的国学,他的歌词已不单单是歌词,而是成为了潜移默化中传递知识的新媒介,打破了原来歌词只知道风花雪月的局限,此词里出现的传统古典意象有:青花瓷、牡丹、宣纸、仕女图、汉隶、宋体、芭蕉。有了他们的加盟,歌词顿时韵味悠然,风流蕴藉。而且这些东西仍然活跃在各个角落里,静静地绽放自己在岁月洗拭后温润的光。《青花瓷》这首原来名为“青铜器”后又的词全词词意深刻而繁复,情事小心翼翼,把亲手书写的美好,绘在瓶身,让它在窑烧中流传千年。烟雨中,天青色。绿了芭蕉,乱了心,想借炊烟熏干发了霉的心事,美丽成了一缕漂浮的雾岚,总在江的那边,故事的主角只能枯枝化笔,在雪白的纸上,用乌央央的汉隶,留下遥远的心事,行云流水! 此词同《黄金甲》为同名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所作,取材自唐末黄巢之乱的首领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八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偌大的长安菊花遍野,杀气如虹,宛如披坚执锐的战士,不可谓不壮观啊!一剑挽不断纷繁落花,碎开的是你永远也不知道的,心事。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出凄美的爱情,就如电影一般,满城的菊花炽烈的绽放,但结局早已写好,一场深宫密闱的追逐在一片金黄色中开始结束,无影无踪,了然无痕。这首词的意象更加的繁多,弯月、长夜、白霜、阁楼、夜雨、朱窗、一卷白宣……这一切无不给人视觉和空间联想上的享受,无形中吻合了传统美学里的空灵思想,即美感养成空,物象产生距离,词中雨这一物象的出现,让整体画面感更加到位,不沾不滞,自成境界,间隔化后一派烟水迷离的诗境跃然纸上。 因此听者无需太多的点拨,就可领会词者的意图,一段孤独的心事便在诗行间轮回演绎。今天终于见到了文山,心情就不不必说了,一如前往的朴素,操着一口台腔,站在古色古香的书着兰亭序的屏风前娓娓道来...... 方文山的词之所以醉人,在我看来词的内容变得丰实,掺揉了传统的国学和巧妙运用了美学的视角去展现事物,更具吸引力,苦心孤诣经营文字的美感,给早已厌倦肤浅唱词的歌坛掀起一股叫中国风的潮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无底价拍卖💝方文山签名钤印书籍 (独乐斋主人)
- 方文山新作:《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电子版 要的去115网... (Camille)
- 半亩田园半亩荒芜 (羽光)
- 口语诗人聚集地,敲门进。 (哲理山路十八弯)
- 文哲史读书交流,期待你。 (你好我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