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双非,能申TOP50的院校吗?
循循留学
相信每一个经历过留学申请的同学,都有过这种困惑,担心自己的本科院校不是特别好,国外院校认可度低,发拒信。
所以,他们在选校的时候都较为保守,选择排名较为靠后的学校,一所名校都不敢填,因为怕被拒,填了也是白填,还打击信心。
那么,在实际申请过程中,本科背景院校到底重不重要呢?有多重要呢?双非的学生该怎么尝试申请名校呢?
本文就这些疑惑给出一点解答,希望可以给准备申请或正在申请的同学们一点参考。 我们来看看不同国家对于本科院校的态度是怎样的?本文主要分析“英、美、澳”这三个中国学生申请最多的国家。
01 英国:我就要看背景
1本科背景决定录取分数线 而部分英国的大学,会根据不同的本科院校,设置对应的录取分数线。以诺丁汉大学为例,该校在官网上明示:对于来自部分院校的申请者,我们对于分数有更高的要求。

2隐藏的名校情结 有些院校,虽然没有公开表达对 “985/211” 的偏爱,但是也能从招生简介中发现他们隐藏的名校情结。比如:剑桥大学商学院,使用的是 reputable university 一词~

3非211不招 一般而言,英国的硕士招生具有比较严重的名校情结。甚至,会有一些大学的部分项目,会在招生简介中公开声明:我们只要“211”的学生。以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为例,针对中国学生,其官网上就有这么句话:Applicants should have been awarded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a Project 211 university.

02 美国:我也要看,不过综合能力更重要
不同于英国的学校,美国的大学有着相对灵活的录取标准,会更看重申请者的综合能力。从美国院校公布的申请条件中,不会直接表明对申请者本科学校类型的要求。虽然,美国那些top的院校对来自国内双一流的学生是有录取政策倾向的,比如浙大和杭州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申同一所学校,校方对浙大的学生有一定的录取倾斜,录取率和录取速度是不一样的。但是,杭州普通院校的学生,每年也有很多申请美国顶尖大学的案例,比如浙工商申到美国斯坦福,或者杭电申到哥伦比亚大学等等,这些双非院校的学生,凭借的是个人突出的“软实力”。所谓“软实力”,是指他们拥有出色的科研经历,或者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条件弥补了他们本科背景中的“缺陷”。下面,我们来看循循的一个双非生,拿到美国多所名校录取的案例:C同学:英语专业,浙江传媒学院GPA:90语言成绩:IELTS: 7.5 GRE: 320申请专业:TESOL录取院校: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波士顿大学(2万7美元奖学金);多伦多大学(加拿大第一学府) C同学本科院校是杭州一普通的双非院校,但是最后拿到了美国多所院校,除了绩点和语言成绩不错之外,他还参加了国家级的英语比赛项目;参加云南山区支教活动;去欧洲参加了文化交流;课余时间,还自己组建乐队,组织外语沙龙......这些比较亮眼的丰富经历,在申请中给了他很大的加分,最后才能获得众多名校抛来的橄榄枝。从上面这位同学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院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将本科背景作为“压倒性”标准。
03 澳洲:我更要看,双非生GPA要求更高
澳洲院校更看重申请者本科阶段的学历背景,通常会根据本科院校的档次来划分入学标准。G8(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澳洲国立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西澳大学、昆士兰大学)一般会根据中国学生的本科学校背景(是否为 “985” 或 “211”)来设定 GPA 要求。 以昆士兰大学为例,其在研究生录取条件中,就以是否毕业于 “211” 大学划定不同的 GPA 要求。若申请 Applied Econometrics 项目,来自 “211” 大学的学生分数为 75%,非 “211” 的则为 80%。

所以,当本科背景不具优势时,同学们应该扬长避短,突出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亮点。快来看看,有哪些“装备”,可以提升你在申请中的竞争力!
04双非生如何提升软背景 01硬背景要过硬
1GPA
作为双非生的你如果打算出国,提升 GPA 是关键,确保自身的硬件条件达标。即使有些海外院校会针对本科背景划分 GPA 要求,但你若有个“无敌”的 GPA,任要求再难你也可以应对自如!
2标化考试
大学期间的均分保持在较高水准,此外,还应尽可能提高标准化考试的分数(托福、雅思、GRE 等成绩)。不要忽视小分的成绩,毕竟有的学校在单项的分数上卡得十分严格。 划重点!!!建议大家在有效期内,尽早地“解决”语言成绩,以免递交申请时,被语言刷分拖了后腿。
3突出专业排名
如何本科学校在国内的综合实力不强,但专业却处于领先地位,那么在申请的时候可以突出这一优势。该建议特别适合专业性较强的大学,比如国内的一些财经大学虽然不是 “985/211” 院校,但该校的财经类相关专业确是领域翘楚,这在申请时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4先修课
美国很多院校的项目,都会在官网上明确要求申请者具有相关的背景,而且要在申请前完成一定的先修课程。比如,若申请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的会计项目,就有先修课的要求。

图片来源于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官网 所以,无论是转专业还是本专业继续深造,同学们都要提前关注目标院校的申请要求,及时确认自己是否要在本科期间选修相关课程。
02软背景要提升
如果你的硬件条件已经很优异了,申请时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软”背景,向招生官展示差异化的竞争力。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背景提升:
01实习
实习经历是申请者实践能力的证明。尤其是对于申请商科的同学,实习经历更是不可或缺!比如,申请金融的同学可以去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实习,积累有价值的实操性经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招生官所关注的,是你在实习中具体做了什么、遇到过何种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实习后最大的领悟是什么……所以,同学们不要一味地受限于企业的名声,如果只是去一个知名企业“跑跑腿”,这段实习经历也不足以吸引招生官~
02科研
对于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而言,尤其是像物理、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亦或是火爆的 CS、DS、EE 等专业,都非常重视申请者的科研经历。
同学们可以在本科期间,积极联系教授争取一些研究机会,在申请季到来之前,提升自身背景的竞争力,更有机会通过优异的表现,获取教授的推荐信。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发表了论文,则更可以向目标院校展示自己在某专业领域的研究深度和潜力。
03海外交换经历
在留学申请中,一段海外交换经历也将会是背景提升的利器。对于处于大一至大三阶段的学生,如果有机会,尽量去参加学校交换项目,借此你可以:
1:提前了解并适应海外的生活环境和教学模式,为日后出国留学及择校做准备;
2:在纯英文的环境中,提升语言能力;
3:若在海外交换期间表现出色、成绩优异,则有机会获得教授的推荐信,为自己的申请锦上添花
!这里也需要强调的是,切勿为了交换而交换。如果已经处于大四阶段,甚至都要开始申请了,花费时间去海外交换,会面对一定的压力。既要快速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又要忙于申请工作,最后有可能会导致某一环节没有做好,得不偿失。
03包装自己的能力
当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与了含金量极高的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习经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亮点,囊括至文书中去。
一份专业严谨、突出个人优势的文书也会给“双非”学生带来锦上添花的作用。
名校的光环无法决定一切,“双非”逆袭海外名校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但究其本身,申请中最关键的还是自身的努力与实力。
仔细规划、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补缺补漏”,所有努力与尝试都会在申请季“开花结果”。
有目标、有梦想的同学都是值得被肯定的。毕竟,ta 可能就是下一个“逆袭”的人~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收获心仪的 offer。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招留学生课业辅导老师 (xylo)
- 求社科商科线上老师✍🏻 (Sarah绿色的信)
- 留学圈的贫富差距大到让我自卑 (小歆今天吃什么)
- 【文化传播项目】招募海外非遗文化推广伙伴(远程协作) (kk齁甜)
- 建立了美国留学生微信交流群,人数不多,但是在慢慢扩大,希... (我爸是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