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越剧春晚绍兴站观后感
流年清羽(凉净风恬,人间依旧)
从前年的花园主题到去年的宫廷主题,再到今年的家庭主题,每一年的越剧春晚也成为了过年不可或缺的仪式之一。
今年不少在大剧院上演的越剧都会在入口处放一些宣传册页,这次也有一本,扫码关注大剧院微信公众号就可以领取。这些册页无在乎多少,但可以成为美好记忆的载体。
来大剧院的大龄观众较多,不过慢慢的也多了很多年轻的面孔,不论男女。(每次去看戏,我爸都要例行吐槽我一个男生老是去看这些女性化的东西)
这次买的位置是一楼左后侧靠过道(穷),但摄影还是无遮挡的。周边观众还算安静,就是有几个老是录影之后要点开播放,要是碰上台上在唱清板真是非常难过。
在我右前方区域暗咯咯坐了一些金静老师的铁杆粉丝,在她《认字》一折轮番地叫好,风头完全盖过随后《盘妻》的白马粉。(观众叫好是我比较羡慕京剧的一点,资深观众叫好也是一门学问,就像《大宅门》里面万筱菊对白玉婷说的:就数您叫的最靠前,七老爷叫的最响亮)
(以下开启正文模式)

徐铭老师的开场虽然把丈母娘气昏古七,总还是比较热闹的,因为没看过全本,也颇有些新鲜感。就是感觉老丈人这件波点小褂有点突兀。

此前戚毕的梁祝竟从未听过小生的唱段。从生书熟戏的角度讲,确实不太习惯。

这段把前面何文秀和王兰英隔墙“对话”删去甚是可惜。何文秀“为官清正立朝堂”嘴瓢了一些,不过无伤大雅。另外突然觉得这个故事虽然没有考虑到回避机制,但总体还是反腐倡廉,扫黑除恶,很符合时代主题。

这折就唱段而言着实不讨巧。袁范版的双烈记·夸夫唱词唱腔深入人心,梁红玉为韩世忠补衣探望再到夸夫祝酒的情节也更自然一些。感觉两位老师如果把唱段换成《西厢记·拷红》,不仅唱功不减,而且也丰富了家庭的主题。

头一次听张琳老师唱奉汤,总体很稳。开头冰冻路滑雪花飞一段删去也甚可惜,一开场就是翠云躺在舞台中央,然后少了邹士龙和嫂嫂的对话也有些脱节,要是不了解故事梗概的观众还真摸不着头脑,感觉还是直接让让邹士龙把姜汤端出来比较好。照字幕提示的话这位演翠云的张露萍老师已经三次出场,不过在一缕麻里的丈母娘和何文秀里的王兰英都没什么唱。这一折后面的对唱舞台上除了全本也不多见,还是很有味道的。

没看简介之前还以为讲的是朱买臣马前泼水的故事,其实是真假驸马的再版吧。故事本身情节比较离奇,以前上越拍过的电视片比较有趣的是驸马有两个人的配音。比较喜欢驸马“晴天霹雳将我震”那一段唱。

这段也不讨巧。小演员倒是很有意思,唱的也不错。16岁在台上是个可大可小的年纪,刘承佑,祝英台,陆文龙,徐元宰都是16岁。

有些老戏迷讲究“听戏”,不过这两折书房会要是只听不看就可惜了。这个十项全能的风流相国时而气定神闲,时而惊慌失措,时而娇俏可人。收尾少华“丽君,我的妻呀”一个pose相认结束虽和原剧情节有差别,确也恰到好处。

金静老师的输出非常强大,以至于周围金粉的大声叫好都没有淹没。但就认子一折个人更喜欢戚毕版,醇厚。

这折对李夫人的一些唱词有删减,改为念白紧凑一些。舞台上李秀英出门后一步三回头使舞台效果丰富很多,配上鼓点音乐着实扣人心弦。可惜就是整场到此已三个小时,观众已有疲态,眼泪留不动了。

这折的串词很有灵魂:看梁玉书如何盘夏云霞。白马和敏团的配合可算天衣无缝。有up主剪过一段敏团牌人肉提词器的片段,这次也不例外,敏团一生气回房,白马就嘴瓢了。

这折算是我根据主题猜中的一折,演员猜的是阿花和女王,因为此前阿花个人专场两人合作过。徐标新老师在我心中的小方卿和王魁的印记深刻,不过两人这次的合作还是很有小儿女意趣的。

这次猜阿花阿素或者二爷还可能演打金枝闯宫,感觉比较热闹喜庆,又切合主题。这折书房会也让我联想到阿花的闯宫,不过是反串公主的那一次,因为在蔡小姐即将公布身份的时候,徐大状元在那边很臭屁地学“小什么,小什么,真真岂有此理”,真是太可爱了。阿花的唱腔公认很有穿透力,可又是百变多姿。在B站还看过一段《拷寇》,阿素的话筒出不了声,阿花就背向观众唱起了“双簧”,直到需要转身时才停下,没仔细听也不容易发现。
大剧院观众对于阿花阿素飞娘娘几位绍百的大咖还是有很浓厚的本土情节的,因此近三年的越剧春晚绍兴站压轴都是阿花的戏,而且情节上还是很有起伏的。四个小时的时长着实需要这样一个巨大的期待支撑,希望明年的越剧春晚能精简一些时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转给有缘人 (溪溪)
- 出王君安老师今年五月份《柳永》和《何文秀》的票 (21世纪新乳扇)
- 90后00后越剧群 (介意)
- 2022了我还在为陆派意难平 (momo)
- 大家都喜欢哪些流派? (By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