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分析主演们塑造角色时面对的挑战与成果。
来自:特级姜饼品鉴师(在找趣儿)
前言:六元一斤虾,CP好磕,又绝不止好磕。论主演们塑造角色时面对的挑战与成果。
众所周知, 本剧最大的亮点在于六元一斤虾, 一句“景有多假,情有多真”道出了观众们复杂的心情,既被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打动着,又总不小心被廉价的特效强行踢出戏。在这里对特效不想做过多赘述,主要分析+分享一下演员如何塑造出了如此动人的角色。
1. 塑造陆绎:带着枷锁跳舞。
任嘉伦的陆绎火了之后,有很多人说,陆绎这类主角是不是本身就容易演出彩呢? 他们的论据在于BKing类角色很有B格容易吸粉,这样的说法看似是有道理的,但是结合影视剧实际的情况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越看似简单的任务,完成起来往往越困难,下面就要分析一下陆绎这个角色难把握之处。
1.1 锦衣卫陆绎
首先,本剧的陆绎本身是基于历史人物的二次创作,陆绎其人是在明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锦衣之下小说中的陆绎是基于一定历史背景下的再创作,无论是书还是剧里的陆绎并非历史中的真实形象,以及本剧也非历史向正剧,只是用了部分背景框架而已(观剧时要分清楚剧和历史的差别哟)。虽然基于文学的二次创作给予了塑造“锦衣之下的陆绎”一定的发挥空间,但这个角色依旧有其设定中客观存在的历史框架——那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作为明朝特有的机构/官署,在我国整条封建社会历史线上只存在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是,因为其特殊属性,即便是存在了短短百来年,锦衣卫这个团体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录。 设立于洪武年间的锦衣卫历来直属皇帝,代表君震慑约束群臣。 古早时期的非严谨科普向历史读物(比如楼主小时曾读过的)甚至把锦衣卫比作大明朝的特务机构,这样的类比也代表大部分人对于锦衣卫的一个固有印象。虽然比喻为特务机构有失偏颇,但锦衣卫的确是一个有特殊职责的组织,注定要游走在灰色区域,并非是将军文臣等相对单一的形象。他们效忠君权,拱卫皇帝个人而非整个国家的利益,这样的使命注定了锦衣卫与朝臣的撕裂。然而又因同朝为官的同僚关系,锦衣卫的处境可谓是略孤立且敏感的,毕竟他们所倚靠的只有皇帝的信任而已。这里因为本文不是历史向科普以及本剧其实不是严肃向历史剧,锦衣卫的形象就不做深入探讨了(锦衣之下电视剧专组有锦衣卫以及陆绎生平科普,可以关键字搜索)。
本剧的男主陆绎就是带着这样的历史设定背景的角色,这种背景自带的设定无形中便给角色塑造带来了约束与框架。演员以及编剧团队想要塑造能够说服人的角色,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些设定上的历史因素,塑造的人物即要符合锦衣卫的一贯形象,又要有陆绎其人作为二次创作的文学人物在剧中/书中所独有的、与历史上的陆绎不同的的独特性格or人设。
锦衣卫的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虽说比不上被清宫戏扎堆写成筛子的康雍乾三朝,但也说不上少见,然而锦衣卫作为主演的影视作品似乎并不多。楼主孤陋寡闻,回忆影视作品里的锦衣卫主角,脑子里只有电影《绣春刀》系列。因为要写帖子百度了一下,发现还有古早时期的一部电视剧,男二作为锦衣卫有出现过(没补剧了就不细说了)。在《绣春刀》中,张震所扮演的锦衣卫沈炼也是历史人物二次创作,在本剧中作为台词背景板曾出现在陆大人质问父亲的台词中。不过电影中沈炼这个角色自然也是与史实相差也是颇多的。anyway,不纠结沈炼了。
罗里吧嗦说了很多关于锦衣卫的背景以及影史上的锦衣卫形象,其实只是想要引出一个观点:作为锦衣卫的陆绎有其固有的历史人设框架,这个框架看似松垮,实则对陆绎这个角色的塑造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人物的非感情线部分。
比如:陆绎在皇帝面前对答应是怎样的——剧中的陆绎因其父亲的影响是恭敬且谨慎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捶丸戏(大家都在吐槽特效假但是那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场戏),皇帝面前陆绎故意击飞捶丸难道真的是出于他自己的想法吗?请细细琢磨在击飞之前陆绎与皇帝的眼神来去,结合皇帝对陆绎父子的信任,打向严嵩的这一杆到底是出自陆绎还是皇帝,很值得玩味。
再比如,在与同朝为官的同僚们面前应该作何态度:具体在船上生辰纲丢失案件时候陆绎出手救人,反被威胁,他亮出身份时。以及在扬州办案,扬州首府想要推动周显以案结案时他的恐吓,这都是带有“锦衣卫”设定的情节。
这些种种,都是作为锦衣卫的陆绎天然所带的角色枷锁。那么,这些枷锁为何会有影响呢?下面就要谈到作为剧中陆绎的一些人设了。
1.2 锦衣之下的陆绎
上文说到锦衣之下之中的陆绎与历史中的陆绎相差甚远,基本上属于影视文学作品的二次创作。那么到底二次创作的陆绎增加了哪些原创设定呢?等剧播出前,笔者也读了原著,根据个人观感,小说与剧中的陆绎基本上延续了同一人设,陆绎性格沉稳内敛话不多,略带冷酷,心思缜密,性格则略龟毛爱挑刺(点击就看国超哥哥在线怼陆绎:他就是看谁都不顺眼)。办案时擅长观察人心,下手狠厉,总结来说就是“锦衣我陆哥,人狠话不多”。然而这只是前期形象,随着剧情的推移,观众跟着女主视角发现了陆大人的另一面,他的内心是带有温情的(随身带着沾有母亲血的琴弦),并且对于锦衣卫以及自己的职业生涯(怎么说?还是政治格局?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有另一套不同于其父的价值观。比如前期主动为杨捕头张罗治旧伤,中期帮助抗倭,后期保余大勇,联合徐大人推翻严党等等。陆绎的温情还体现在他与女主的互动上,从一开始的嫌弃,到彼此深入了解后的欣赏,再到共同经历生死后的感情确定,这些无不显示了作为锦衣之下的陆绎其特有的人物设定。
因此,在塑造人物时,角色历史框架中的人设与角色二次创作中的人设必须能够和谐且统一的体现在人物身上,这个人物才能生动,才可以有说服力,才能够被观众接纳。这就是塑造陆绎时,所带着的天然枷锁。
1.3 陆绎与陆绎的前后差异与协调统一
随着情节发展剧情推进,陆绎与袁今夏的感情逐渐升温,恋爱中的陆大人与最初的形象产生了差异,在这个时候如何处理角色的差异性与同一性,更是一个挑战。虽然观众在调侃陆绎“真香打脸”,但要说明的是,角色绝不可以让观众感到割裂感,前期的陆绎与后期的陆绎绝不可以是两个人物。这时候,就需要以更多的细节来体现了,比如任嘉伦在塑造陆绎的冷酷BKing形象时并未一味的扑克脸,时不时的用半括弧笑开嘲讽,以及在后期两人恋爱之后的一系列被总结为“爹系男友”的行为(呼应人设中的沉稳成熟)。甚至于在整个感情发展过程中,陆绎对今夏的嫌弃都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随着对待今夏的感情差异,嫌弃的类型也会变得不同罢了。前期陆大人to今夏,是带着一丝不屑的嫌弃(砸豆腐摊子赔银子,岂止是一丝,简直全然不屑);随着了解的深入,不屑含量降低,戏谑成分增高(比如在破解鬼船机关中,由于袁今夏在之前的主线剧情中以追踪术刷到了一波好感,在鬼船上两人的互动仿佛陆大人故意整蛊多一些),中期则是带着一丝无奈的嫌弃(枫林坳求医,面对编瞎话的今夏,陆绎既无奈又嫌弃,这里已然没了不屑),恋爱后则是带着一丝宠溺的嫌弃罢了(银子问题以及白鹿问题三连),毕竟嫌弃是自然而然根植于“陆绎”的人格中的。
这些细微的转变,既保证了人物前后期人设的统一性,又有足够的差异性,能够让观众感到角色感情的递进,不得不说,对于表演分寸的把握要求很高。剧中的陆大人虽然不是面瘫,但是因为其为人深沉内敛喜怒不定,他的表情以及身形都是要符合相应设定的。近些年观众们都有体感,霸总人设走歪了容易油腻,戏谑的笑做的不好容易猥琐,面部表情需要刚刚好,才能达到一个既能够把相应心理活动传达给观众,又不至于过度表演而走歪,火候的掌握只能依靠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以及表演的分寸感。
当然,除了感情线还要提及的是陆大人的事业线(?)。陆绎在皇帝面前奏对时的真实恭敬,与在前期应酬小阁老时的虚假恭敬的区别,观众可以轻易get到。这里要感叹一句,任嘉伦实在是善于用眼神传递感情,塑造人物,在大家津津有味的谈论的名场面陆八岁的桥段中,这种敬佩尤其突出。在我们的认知中,小孩子大多天真无邪,很少有人细想如何表达孩子们的天真。我们常说童言无忌,其深意则是孩子们的心思都在明面上,不会有遮掩,所谓喜怒形于色。 小孩子的表情大都是强烈的,哭,笑,开心,难过,都是“可视化”的。 而这里,有一个于表演上面的隐藏的陷阱,成年人做孩子的表情,很容易演成先天智商发育缺陷的患者(这里没有歧视的意思)。这里任嘉伦非常聪明的选择了用带着天真笑意的眼神与一点点异于“bking绎”的活泼来塑造陆八岁的天真感,着重强调的是“天真”而并没有用太多属于“孩子”的形态去塑造,这真是十分的聪明的选择。“姐姐,我八岁了”你可以读到的更多是天真感,这主要通过眼神的改变,而非夸张的面部表情来传达,真是神来之笔。
差不多了,做一个小结,在塑造陆绎时,看似带有天然人设参照,实际上则是带着镣铐跳舞,难度不小,能够成功呈现出这样一个生动角色,演员的悟性与解读角色的能力实在是值得称道的。表演的火候与分寸很去难界定,甚至可能是玄学的,可能剧本上(据一些片场路透剧本还是蛮简单的)都没有很细致的去处理,全仰仗于演员对角色的领悟。虽然如何塑造标准模糊,但成果却是较为直观的——角色的观众口碑。这也是本剧为何可以成功的一大原因,演员实在是优秀,拯救了本剧的各种先天不足。
2. 塑造袁今夏:在沙滩上做雕塑。
2.1 历史上的袁今夏
历史上的袁今夏,就是没有袁今夏。这个角色完全虚构,杜撰而来。历史上的大明朝六扇门也没有女捕快,历来影视作品中的女捕快一概都是完全的影视创作。不过,历史上虽然没有女捕快,倒是有六扇门——即三法司。六扇门实际上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统称/别称/民间俗称。不同于锦衣卫这个专属皇帝的职能官署,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机构叫做六扇门,只有衙门。而衙门就是国家办事机关。 所以六扇门捕快,大概率是三法司衙门里的衙役。而衙役中负责传唤被告,证人,侦缉罪犯,搜寻证据的捕班快手则是被称为“捕快”的这群人。总体来说,六扇门捕快,就非常野史地摊文学,透着一股子武侠小说民间奇谈味儿。不同于锦衣卫这样的确切有详细记载的历史形象,女主角这里仿佛是很大的创作空间,但考过试的都知道,open question 看起来自由,但十分让人闻风丧胆,提笔皱眉。
2.2 锦衣之下的袁今夏
作为锦衣之下的女主角,塑造一个丰满立体令人喜爱的袁今夏的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锦衣之下的影视剧改编基本上没有改动主角人设,只是把小说里一些金手指改到令人可以接收的范围内了,可以说男女主都有略微的削弱,不过我个人看来这也更加合理。这里我要说明自己的观点(您也可以不认同),我认为IP小说的影视化,改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表达形式的不同,小说中的创作无法一对一的转换为影视创作。认为小说作者操刀的影视作品一定质量有保障,纯属迷信行为(这一点真是笔者最痛苦的领悟,简直不堪回想)。因此,基于IP原作的人设,对影视作品形象的删增只要是能够说服观众的,我认为都可以接受,这是我的个人观点。继续说回锦衣之下中的袁今夏。
袁今夏其人,设定为十七八岁的大明公务员,日常就是古代刑侦工作大明朝版本,以追踪术/寻痕寻找线索,缉拿犯人。人物背景则是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社畜罢辽,会为了银子发愁的古代小穷b。这样的袁今夏是市井气的,活泼,明朗,率真,爱财,贪吃,喜欢漂亮的美人(不限男女),并且“大丈夫能屈能伸”——她并不拧。此外,今夏人设上的亮点还有正义感,捕快的自我修养,以及对于家国大义的信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能跟陆绎合拍的一点)。以及一个暗线设定,天生仰慕有业务能力的人(师父啦,丐叔啦,林姨啦,61啦,戚夫人啦,俞将军啦)。
以上这些让我写起来都觉得散乱的人设,正是这个角色塑造时要克服的挑战,笔者以在沙子堆上做雕塑来描述这项工作——毕竟一不小心就会崩塌掉or沙雕化。
2.3 聚沙——袁今夏角色形象渐线塑造
不同于塑造陆绎时的差异中求统一的挑战,袁今夏的塑造则是渐进线性塑造,角色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逐渐丰满。
在前期的剧情中,塑造袁今夏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活泼爽朗的卖萌且不做作?如何体现市井气但又不猥琐?如何贪吃且吃得情真意切?如何表达狗腿但又至于过于卑微?做好这些,才有了一定的人物基础,为什么说是一定的人物基础?因为前期的袁今夏还不是丰满且完整的袁今夏。前期的今夏,基本上属于大人腿边挂坠,作为出道多年的资深演员,小谭完成这部分基本上是没有压力的,前期的今夏讨喜的恰到好处。 然而如前文所述,具有这些人设特色的袁今夏大概不过是影视剧里一个讨喜的女性角色罢了。真正让今夏这个人物丰满起来的,我认为其实是在三个地方,第一:枫林坳面对死亡时的今夏,第二:被替嫁入司马府又被救出来的今夏,第三:在守杭州城之战前后的今夏。
枫林坳里的今夏,在进来之前并不知道陆大人中毒情况如此严重,当她得知陆大人生死一线需要自己冒生命危险试毒时,她是纠结的。这里的设定真实而可爱,可以说,在此刻起袁今夏不再是划水嗑糖的女性工具人,她是一个有忧与惧,怕死眷生的十几岁的小姑娘。因为她有了人类共有的人性特点——没有人天生伟大。在第一次直面死亡之时,今夏犹豫了,她想起了她的牵挂,她也想起了陆大人救她时的果决。于是,即便是犹豫了,眷恋了,她依旧选择了试毒。最动人的是,她说着小爷我豁出去了,把手放到了盛着(那个假的十分夸张的特效)毒蛇的竹筒边让毒蛇咬的时候,惨叫了一声,林姨因为知道自己(认为)能够解毒,还好笑的问她“有那么疼吗?” “吓人!”今夏头枕着手臂,流下了一滴泪。这眼泪,只是蛇吓人吗?并不是的,还有今夏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宣泄。面对死亡,今夏有着人类共有的软弱与惧怕,这让人物更加有真实感。而正因为这是一次清楚代价如何的、权衡过的付出,才使得这样的选择尤其珍贵。
再说替嫁的今夏,如果说枫林坳的今夏是有编剧辅助的角色丰满过程,那么替嫁抢亲中的今夏,则是演员的表演大赏了。这一段的感情层次非常丰富,不少剧迷也都在分析,之前也开帖子分析过,在这我尽量简单明了的说明,不再重复赘述了。一开始婚房里见到小阁老的时候,今夏是带着一点惊喜的,这里的处理其实合乎人类心理学,在心理学上讲,恐惧的本质是未知。人在未知环境中遇到熟悉的人和物时,心理压力减轻,则会产生下意识的喜悦与放松感,这是客观的情绪放松,并非主观的因为见到某个人而开心。在这里的处理足够聪明,那么接下来的一串,受惊,惊惧,绝望,再到陆大人来救时的懵怔,委屈(名场面一滴泪夺走多少观众的心),以及在陆严二人在她头上僵持之时,那个仰望陆大人的眼神简直了,像是 “望着光又希冀的小心翼翼,生怕会失望”的感觉。本身这场戏在播出前已经被剧透被期待着的了,梗比较老,内容也并没有什么新意,如果诠释的不到位或者不够动人,很容易让观众期望落空。但是谭松韵在整个桥段几乎没有台词却把人物情绪渲染的如此到位,这样的演技值得喝彩。这一晚还有之后的表白,是今夏角色的丰满过程更是六元一斤虾感情线的里程碑,在这“一夜”袁今夏不再是单纯愚钝的小姑娘,她感受到了自己的心意,也感受到了对方的心意。这样大起大落的情绪,每一次转折都是清晰明了且动人的,当然这场戏三个主要角色的演技都很绝,共同奉献了一个本剧值得反复观看的名场面。
守杭城的今夏,在城墙上向祁夫人汇报时带着忧心焦虑,听到祁夫人“即便是一个人也要守城”的决心后担忧变成了钦佩,这的情绪转化也是无台词的表情转化,在城墙上射击时的敏锐,包括在瓮城战斗时,脸上的带着疲倦的坚毅,在看到陆绎赶回来之后转化成委屈等等,这些情绪变化,都是相当到位的。演员在无台词下的情绪波动都很妥帖且自然,让人不由得跟随其情绪带动入戏。此外,守杭城并不仅仅是角色情绪上的塑造,还有对袁今夏这个角色的一次升华,这一战她不再是一个躲在大人身后的小捕快,身边没有了大人,她人生中第一次面对了战争。在这场战役里,袁捕快的枪与剑越发果断,为国与民,她的兵器砍向敌人,眼神坚毅,不再有半丝的犹豫与惶恐。
此外的种种小动作细节,也是聚集“今夏”这个角色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实在是零散,以至于很难拿出来细细品味,但是正因为这些的存在,袁今夏的形象更加丰富灵动。举例来说:河边夜放花灯时陆大人套话今夏关于谢霄的态度,今夏回话前双手轻拍了一下膝盖,既传达了尴尬,又不会压过演员台词与神情的面部表演。类似的细碎片段就是聚起今夏的沙子,在主干人设逐渐丰满的过程中,这些也将今夏的性格一一细致勾勒。
当然,在这我还要夸一下谭松韵的笑容,也许用“治愈”是对袁今夏的笑容的最容易最简单也最贴切的描述,但我还是想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这张笑脸如此治愈。因为她的眼神中带着一种纯然的喜悦,也许是得益于谭松韵这双卡姿兰大眼睛,即便是在雀跃的状态下,今夏依旧是半弯笑眼,而不会像笔者一样笑的没有眼睛了(呜呜呜)。这样的半弯笑眼能够清晰的看到大半个瞳仁,可以方便观众get到眼神又不会造成面部表情管理失败,整个垮掉。而且,今夏露齿笑的时候牙齿优势也非常明显,小,整齐,且略圆的牙齿让她的八颗牙齿的标准笑容也是可可爱爱。这样的笑脸,配上一双满含情感的眼睛,很难不打动人。B站上有一个up主专门剪出了今夏的100+笑脸,循环播放,治愈功能max,时常刷一下,从屏幕前抬起头来时总感觉仿佛冬天都明朗了。
此外,在塑造袁今夏时还需要克服的一大困难是如何消灭“大明六扇门女捕快”的违和感,如何处理在日常工作中袁今夏作为女性可能会面对的职业歧视?答:职业素养,强调袁今夏在探案时的认真投入,以及做推理时的自信,不刻意弱化女性形象,也不刻意强调“女汉子”。今夏小爷,既可以踩着大杨的后背助跑抓坏人,又可以探案时怕鬼飞扑大人,这就很有意思了,可以说,袁今夏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她既没有故意逞强弱化女子的形象,也没有故意强调女性身份吃性别红利,这样的处理,使得角色的存在更加自然且不刻意,这也是今夏这个人物哪怕违和感天然存在,依旧可以生动得让人信服的深层次原因——不刻意。
在这些细节与点滴的成长中,袁今夏变成了一个生动且丰富的角色。就如同在沙子堆里慢慢积累,从最初的粗框到几次精心的雕琢,最终产生了锦衣之下电视剧里让人喜欢的今夏。活泼的,快乐的,忧伤的,愤怒的,恐惧的,鲜活可爱的袁今夏。
以上就是对于塑造今夏这个人物过程的一点分析,袁今夏的成功,绝非演员长得讨喜or擅长演讨喜角色这么简单。不止一个人在本剧中get到了谭松韵的演技,也不止一个人感叹过谭演员的演技真的被别人对她外表的固有印象低估了,这个大概是长相可爱讨喜的唯一缺点吧呜呜呜。
3. 结语
角色or cp的塑造成功与否,其成果是可以量化的:即观众口碑。本文旨在于分析赢得口碑之下所客服的困难。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您共赏。
以上
于2020年2月6日。
【扩展】有姐妹问到文中相关的一些内容了,因为想要保证阅读的流畅度没有在正文里增加图片or帖子/视频链接类的内容,但是有姐妹想看我也整理了一下放在下面啦。
——关于文中提到的视频:
今夏117个元气笑颜集合: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5784710
——组鹅作品扩展阅读:
本组关于锦衣卫以及相关人物背景的科普向帖子: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4381163&dt_dapp=1
本组组鹅对于配角袁大娘演技的赏析: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4322032&dt_dapp=1
以及一个相当专业的背景知识扩展阅读贴:
明朝兵器考: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4166457&dt_dapp=1 (我个人jio得这才是真·论文向,这位组鹅写的剧评也特别优秀专业令人印象深刻,给他/她疯狂打call)
——楼主追剧时自己产出的一些细节分析:
43集城墙今夏戏份分析: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4204784&dt_dapp=1
35集抢亲戏份男女主分析: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3850353&dt_dapp=1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杨岳跟上官曦的戏份拉拉扯扯真的看烦了 (z)
- 是谁又在刷《锦衣之下》 (Ti-na)
- 觉得大家可以来个,四年一次的2月29日准时回来锦衣小组大聚会... (加油)
- 杂谈|重温 (爱生活)
- 吐槽师姐的戏份 (大蘑菇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