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传剧评——胡尚仪之向使当初身便死(二)
来自:一吃就
在一月份的直播采访时,聊到剧情。师悦玲老师谈到自己与邓家佳的对手戏,大意是说——“两人之间没有闲篇儿,都是生死攸关”。
这句话由全程满分超规格出演角色的演员来说,极其中肯了。
但我们在真正讨论到生死这个话题之前,这一对二胡之间,有更长的一段时间在说的,不是“生死”,而是“真假”。
有很多前期被定义成橘里橘气的戏份,难以直视的虎狼之词——被拿来反复剪辑视频,证明二胡之间爱意早已萌生。我觉得,这个判断是不太对的。
因为这些虎狼之词里,有很多很多的假话。
比如小胡著名的三连套,一边哭着喊着说“我不走”“我哪儿都不去”“我俩过一辈子”,一边美滋滋的给自己暗中想辙儿继续往上爬。
从第七集开始,到第八集和第十四集,有三次,也是全剧中仅有的三次胡尚仪站着,小胡跪地上抱她大腿哀求的戏份。在这三次之后,二人的剧情再发展,则是小胡或站或坐。甚至到了剧情后期,是胡尚仪跪地与小胡谈话,两人的强弱对比转换非常鲜明。
刚刚提到的这三集中三次抱腿,环环相扣,且每一次两人之间的情感都有更进一步的实质性变化。
第一次,小胡头回见了选秀女的现场实况,觉得自己比起秀女们来说要更出色,在胡尚仪晚上下班回家(误)后提出要求,说自己也想去选秀女。她的说辞是,自己不想这么过一辈子,你打我骂我都可以,我选上秀女当了太孙妃太子妃皇后会供养你一辈子还你养育我的恩情。
这是小胡第一次用“说辞”来说服胡尚仪,希望她帮助自己、同意自己往上走一步。
胡尚仪在这一段,内心还是非常轻松的,也没有太多心理负担。她毫不掩饰的用表情表达,自己看出了小胡这是事先想好、拿来打动自己的套词,也可以说,你这是假话。

小胡立刻哭着跪地想抱大腿,但被胡尚仪非常直接的喝止了。这第一次抱,是小胡压根儿就没有抱着,而且顺带还被赏了“跪地顶茶碗”套餐。
胡尚仪的情绪相当轻松,她此时没有顾虑太多,还很洒脱的指着茶碗说水烫,你再乱动烫个好歹,尔后施施然走了。

胡尚仪这一段的状态,是她觉得自己已经搞定小胡的心思了,即使一时摁不住她的心思,自己也能捏得住她的人,不会出什么大事。
但胡尚仪的轻松没有延续多长时间,到下一集就翻船了。
第二次抱大腿。
小胡在胡尚仪被明确拒绝帮她选秀女之后,赌气自己去找太子,自告奋勇要选秀女,希望太子举荐。这件事由太子妃向胡尚仪点明,胡尚仪立刻暴怒,也就是著名的“差点把藤条打断”戏份。

实际上就是事态很明显的升级了,胡尚仪意识到自己的第一次压制完全失败。
小胡这次也是被胡尚仪打到最惨的一次。但她的应对手法还是完全复制了第一轮的说辞,跪地抱大腿嚎哭——“你是我娘”“你要成全我”“我会报答你”。

到这个时候,胡尚仪的心理状态就开始发生变化了。她虽然依旧态度强势,但实则开始对小胡的坚持让步了。
对比前一次,小胡连抱都抱不着,这一次,胡尚仪半推半就的接受了小胡的拥抱。
争吵过程中,胡尚仪拿出了自己的积蓄给小胡看,说这是我给你的嫁妆,是我为你以后的打算,我一切都为你准备好了,你不要再胡闹了,咱俩就这么样过下去吧。
这是软话,也是真话,是胡尚仪从头至尾的真心。无论胡尚仪自己对小胡的心境如何变化,二人的地位如何变化,胡尚仪的这个初心是从未变过的——守住眼前人。
胡尚仪对小胡所说的每一句,都是真话。但小胡一直在用假话和说辞来搪塞,甚至胡尚仪自己也对此完全心知肚明。

二人这种以假对真的状态不得长久,所以等到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堆在眼前,小胡的表情才真的变了。她的状态之前完全是混不吝滚钉板,只要我豁的出去,你总能被我磨到同意为止。
但在这一刻,小胡明显流露出了“卧草我没想到你有这个心而且你还这么直白拿出来说啊那我咋办啊”的慌乱神情。

可以注意下,在这个片段里,邓家佳很好的演绎出了角色前后心理情况的差异,在胡尚仪的真金白银惊吓之下小胡的哭声都岔了音了。
这一次争执对比前一次,两人的状态变化相当大。
胡尚仪在这次沟通后,明显内心负担大了很多。她也没有再选择惩罚手段,二人在争执基本平息后,突然进入了一段态度相当家常、又极为旖旎的对话。

——“你不是生我气么”
——“我不拦着你还不行么”
——“我没有这么说”
——“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别不理我”。
唉。
虎狼之词。
再之后剧情层层发展,到了小胡暗中捣鬼,朴贵妃失踪。
这一段戏很重,也是全剧最大的一个逻辑感情双重疑点处。有很多人分析过这个过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还有为什么在危机过去后胡尚仪反而对小胡翻脸。
包括在直播采访中,师悦玲老师也直接回应过这个问题。演员说的第一层理解是,胡尚仪知道了小胡从中捣鬼,越权行事。第二层理解在采访中刚开了个头,就被别的话题带走,眼下不表。
我们来看这段剧情后面,小胡第三次抱胡尚仪。
这一次,小胡是拿命来赌了。后宫出了事,胡尚仪职责范围内要被追究。小胡提出来拿自己的命要往里头填,替胡尚仪顶罪,为太子妃脱责。
太子妃笑纳了她的好意,但可惜她的忠心和机敏,提出要她们另外找人做尸体顶罪。这是一层。
胡尚仪知道小胡一夜前后忙活的殷勤为了什么,恨她不懂事,但仍然舍不得拿她丢了性命,决定自己认罪。这是第二层。
在天亮时胡尚仪意识到从头到尾都是小胡做的赌局,意识到小胡干了多胡闹的事、把多少人的性命干系都拿来赌自己的前程,勃然大怒。这是第三层。
在如此层层递进的绝境之下,剧情迎来了胡尚仪和小胡的第三次拥抱。

这里有个细节。
胡尚仪即使愤怒,知道小胡从头到尾都在讲假话、心里永远是想离开自己去更高处,但胡尚仪仍然任由小胡抱住自己。此刻的痛心难言,二人相靠只剩流泪,而胡尚仪的沉默仍是真心。
但下一刻门外婢女进来通报,胡尚仪立刻收敛表情,站起身躲开了胡善祥的依靠。
这个避嫌的细微动作出现,就是胡尚仪终于清醒意识到自己对养女的情感不可为人所见的时刻了。

从这一刻开始,二人的情感才真正定调。前期的种种拉扯,不过双方虚与委蛇。到此时此刻,我们才能结束对“真假”的辨认,去真正的看到“生死”。
说起来,这个剧的剧本有许多的前后呼应,不细看很容易从眼前溜过。
胡尚仪终于清醒认知到自己心意的前夜,小胡对太子妃说,自愿为了胡尚仪和太子妃脱罪而自杀、顶替朴妃尸体。她应承太子妃的自杀手法是“天亮之前,仰药而亡”,这样她就可以顶了内宫中丢了一个人的罪名。
太子妃闻言只是笑。
造化弄人,若干年之后,胡尚仪为小胡宫中多了一个人顶罪。而她自杀的手法,恰恰就是“天亮之前,仰药而亡。”
另有一个细节,揣摩之后相当有趣。
现场拍摄时,胡尚仪的台词口型是——“我希望你活下来”,当时演员在现场,说的是个“来”字。
但在后期配音是,师悦玲老师的配音是——“我希望你活下去”,到了录音棚里台词推敲最终落定,说的是个“去”字。

来去两字,为什么要改?
剧情台词最终的推敲,“你活下去”的意思是“你活下去,而我死。”是胡尚仪在此刻已经认清,而且接受了这个最终要由自己牺牲性命的代价。
所以若干年后,她在为皇后顶罪的那个天还未亮的清晨,仰药而亡。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无复他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直接被爷爷吓出发烧,怪不得三十多就死了 (Blues)
- 剧情讨论|一些碎片化解读 (Sylvia.Darcy)
- 这剧感觉是剧情循环呢 (Blues)
- 讲真孙皇后这个历史人物想完全写成正面角色挺难的 (大唐honor)
- 孙皇后被黑得是不是太过了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