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青霄(六十九)失算 ——缘缘衍生——从沈炼到九宸——基层公务员的逆袭 (2020年2月6日更)
来自:容容

全部章节链接:满青霄 ——缘缘衍生(锦衣卫+辽东战争)——从沈炼到九宸——基层公务员的逆袭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0430456
七月十四日
根据《火龙神器阵法》的记载和对赵元祥所造地雷的记忆,项真、邓飞虎和甘泽三人,与开平军中的几位工匠一起,捣鼓出了三套钢轮点火装置,实验了几次,皆获得成功。如今,既然赵元祥自己送上门来,当然要人尽其用。
赵元祥见到这三套装置后,赞不绝口。虽然有些粗糙,但确实能用。外行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当然,与他的设计相比,还相差甚远。
赵元祥指导工匠调整了钢轮的尺寸和机索的几个焊点。经过实验,这几个改动有效提升了传动结构的灵敏度和传动速度。可以确定,一旦北虏的人马踏到机匣上,必然能够触动机索,进而引爆地雷。项真在一旁观看,对赵元祥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赵元祥转头看向项真,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来找你吗?”
项真摇头。他想不通,宣府有杨家的全力支持,物资和财力更为雄厚,还有大量熟练的技师,为什么要来开平这种一穷二白之地呢?
赵元祥狡黠地一笑,答道:“因为你什么都不懂,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一脸钦佩,哈哈哈……”若换了杨靖在旁边,肯定会指手画脚,提各种意见。
这个答案,出乎项真的意料。他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此。看着赵元祥得意洋洋的神情,他也不恼火,跟着笑起来。
赵元祥见他笑了,心有所感,靠近他,俯耳说道:“项贤弟,你是有福之人。杨家小姐虽然年少,但极有见识,绝非寻常的贵胄千金。”
项真心中震动,看向赵元祥,眼中写着四个字——“愿闻其详”。
赵元祥当然从善如流,接着说:“那天,她对我说:‘《易经》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自古以来,历代文人皆崇道鄙器。而赵大人却能突破偏见,专注于技法,用心于火器,令人钦佩。’”
听到这句话时,赵元祥差点流下泪来。连他的父母和妻子都从未理解过他的执着,而眼前这位少女,却如此睿智和通透。
而此时,项真只是听到赵元祥的转述,便觉惊心动魄。萱儿此言,似乎很浅显,但实则极深刻。仔细想想,“道”是人性之原,是治国理事之本,是目标和价值,是“应然”。而“器”是万物,是一切有功用的发明和工具,是手段和实践,是“实然”。道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执着于应然,而忽略实然,“应然”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赵元祥见项真不吭声,便叹了口气,说:“你是不知道,我自幼走的便是科举之路,少时即被祖父送进国子监作太学生。选官后,父母妻子都希望我能步步高升,而我却厌恶官场的迎来送往、尔虞我诈,只想埋头钻研火器。为此,家人整天指责我玩物丧志,不务正业。但你说,我这是在‘玩’吗?别说西夷的枪炮,就连罗刹、安南和倭人的枪炮都比大明火器厉害得多。而工部却一直坐井观天,不思进取,不仅怠于发展新的兵器,甚至连一些百年前既有的火器都已失传。”
项真缓过神,颔首道:“是的,我这两天才知道,《火龙神器阵法》记载的火器中有八成已失传,那些阵法也无人再用。即便是工部生产的火器,也有很多放在军器库中多年不用,有些大明兵士甚至从未见过。”。
赵元祥看着项真,突然想到,自己的这些苦恼和项真所面临的麻烦相比,着实不值一提。他不禁又叹了口气,说:“杨家小姐这样的女子,万中无一。与她相互倾心,既是你的福气,也是你的劫难。杨家父子还好说,皇上那关如何能过?就算这个皇上过了,下个皇上怎么办?”
项真心头一滞,低下头,深吸一口气,而后抬起头,似乎是在回答赵元祥,又像是在对自己说:“走一步算一步,总会有办法的。”
晚间,开平卫指挥使陈羽卫设宴为赵元祥接风,赵辉和项真作陪。
陈羽卫早就听说过赵元祥的大名。两年前,他曾托人在京城花重金买下一柄赵元祥的画扇,送给内庭派来的监军作为礼物。没想到,赵元祥有朝一日居然会调到兵部,并到开平来。
席间,陈羽卫问道:“听说,赵大人和项将军是旧识。不知,二位是如何认识的?”
一位鸿胪寺主簿,一位锦衣卫总旗,到底有何交集?赵辉也很好奇,不禁凝神向赵元祥看去。
赵元祥一笑,答道:“在下不才,曾为项将军作了一幅画,并因此相识,呵呵……”
哦,原来如此……陈羽卫和赵辉都是一副恍然且欣然的表情。陈羽卫笑道:“今日才知,项将军居然是如此风雅之人。”
项真在一旁尴尬的赔笑,心想:我也是今日才知……
在过去的几日,西甸卫几次派骑兵护送车队向永州送粮,皆被蓟州军半路截杀。蓟州军的火炮、火铳与箭矢轮射,土默特部的骑兵不敌,纷纷丢掉车马,匆匆逃回西甸城中。
蓟州军中一共有一百二十位夜不收,赵辉将其中的一百人派给项真调遣。根据项真制定的战术,这些夜不收将在整个夺城之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西甸卫和永州城内的北虏都已发现,这几日明军派出了大量探马在开平、西甸和永州三城之间活动,昼夜不息。很显然,明军即将要有大动作。
两军对战,虚虚实实,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情报一旦出错,便会造成“一言之讹,扰及一镇,一人之错,害及万人”的后果。
北虏为了探查明军的意图,也派出了大量探马。双方的探马几次相遇,但每次都隔着百步以上互相放出几箭便匆匆避开。毕竟,他们的任务是打探敌情,而不是作战。
七月十八日戌时,蓟州五千大军趁夜出城,骑兵、步兵、战车……全线向西甸卫开拔。不到两个时辰,西甸卫的探马便发现了明军的大队人马,急驰回城报信。丑时,西甸城中的土默特部首领朝免已得知明军的动向,随即派出一队人马去永州向泰宁部报信。
北虏送信的小队从官道直奔永州,走到一半时突遇大队明军。在月光下,这队明军黑压压的一大片,军旗招展,战马嘶鸣,看上去有上千人。北虏大惊,急忙策马奔逃。明军骑兵则在其后紧追不舍,火铳和箭矢齐发。待追到永州城下时,北虏中已只剩一人,其余十几人皆被射杀。
此人背上中了两箭,费劲全力才奔到永州城下。城中北虏见他被明军追击,便用城头的床子弩射击他背后的追兵。明军无奈停在了床子弩的射程之外,眼睁睁看着那名北虏伤兵驰马进入城中。
随即,泰宁部的首领忽尔亥得知开平驻扎的明军主力已开赴西甸卫。按照他与朝免的约定,西甸和永州互为依仗,任何一方受到攻击,另一方都应立即出兵驰援,从侧翼或后方攻击大明的攻城部队。于是,忽尔亥迅速点了两千五百人马,准备奔赴西甸。
临行前,他找来军中探马统领,询问周围明军的动向。此统领汇报:最近几日,一直有大量明军在永州至西甸的官道附近活动,伏击西甸卫的运粮队和通信兵。而今夜,在官道必经的火石梁,路两边的灌木和树林中有不少动静,似乎集结了大队人马。
忽尔亥沉吟片刻,转头问土默特部的那名通信兵:“刚刚截击你们的明军,大概有多少人?”
通信兵答道:“启禀将军,在夜色中看不清楚,但军旗似乎有很多面,有三角旗,也有四方旗。据此猜测,估计有近千人。”
忽尔亥又向探马统领问道:“官道西边的那条路呢,情况如何?”
“启禀将军,那条路比较窄,沿途有一些山林,不太适合大队人马通行。这几日,也有一些大明探马在那附近出没,但人数不多,每次只有三五个。”
忽尔亥眼睛一眯,心想:明军断定我军会走官道,便在那里设下重兵。若走官道,免不了一场恶战。山林小道虽然难行,但我部骑兵骁勇,马匹精壮,应能很快通过。而且,从西边走,既能出其不意地躲过明军的伏兵,又能绕到攻城明军的后方进行突袭。届时,两部大军前后夹击,必能将明军全歼……
如今,永州城内的粮草已撑不了几日,军中将士吃不饱,怨声载道。而明军又多次袭击土默特部的粮队,让忽尔亥非常恼火。此次,他一定要带兵击溃明军,打通粮道,出了这口恶气。
此时,甘泽和赵元祥两人藏身于一片树林中。赵元祥低声问道:“泰宁部的骑兵真的会从这条路走吗?”
甘泽轻声回答:“应该会。官道那边设伏的痕迹那么明显,他们没道理自投罗网。”
为了安全,赵元祥作为文官本不该来此。但是,他非常想亲眼见证自己的工作成果,反复央求项真,项真才答应让他来“观战”,还把自己的一套锁子甲借给他穿。
看着那条黑漆漆的路,赵元祥还是不放心,又问:“这条路又窄又陡,北虏真的会来?”
“正因为这条路又窄又陡,北虏才会来。北虏一向自负于自己的骑术和马匹,而这种路,我大明的普通骑兵是走不了的。所以,北虏定然觉得,我们想不到他们会走这条路,如此他们便能奇袭我军后方。”甘泽答道。
哦,原来如此…… 赵元祥暗自惊叹,这战术其实是心术。
正在这时,一阵大风刮过,吹得二人头顶的树叶沙沙作响。片刻后,风越来越大,天空中的明月也被乌云遮住。
甘泽心头一沉: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今晚会下雨!他看向赵元祥,眼光中满是忧惧:“赵大人,你的火雷,在雨里还能炸吗?”
此时,赵元祥也是一脸愕然,满目惊慌,哑口无言……
终于回国了!噢耶,可以在家里看缘缘啦!撒花!🌷🌷🌷🌺🌺🌺🌹🌹🌹


下章链接: 满青霄(七十)恶战 ——缘缘衍生——从沈炼到九宸——基层公务员的逆袭 (2020年2月8日更)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4663154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李东学真的有那么让人难受吗 (嗯哼)
- 《宸汐缘之痴鸟逐日》linghejin配图集~ 【更新至第146章配图】 (半枕炊烟)
- 姐妹们 缘缘没有大火我一直纠结 (Laura)
- 图文开扒老神仙那些年说过的情话 (神尊的小呆鸟)
- 以命换命,又如何——九宸心动历程之五(完结篇) (唯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