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创作心态和最初的民主主张
MY Love
CXQ的心态和最初的民主主张 讲到冷月葬花魂,不由的觉得这句话竟然不经意的流露了曹雪芹多年的创作心态和动机,可以带领整本巨著。 想象中CXQ从尸骨成山中爬了出来,回头一看,背后全是白骨皑皑,只有自己一人独活。他的亲人 他的所爱 年轻时陪他一起成长 鲜活过的那些生命 就这样远去了。想必这个时候晚上会一次次从梦中惊醒。那种痛 那种觉得死亡的逼近感这么的重。 话说他这个人是不慕富贵的, 当一个想做诗人的人无奈当了皇帝 很痛苦不说 又亡国的人 不会想再当一次了 。从晴雯的死来看 加上他平日的性格 是要悼念亡者的。再说晚上也失眠。于是便有了这本葬花书。他很明白 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非死即散的。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又是他青春里最难忘的人,写着写着不由的为这些女儿们立传了。 其实葬花就是葬人。他自己就是一个葬花人,这点不难看出。古人说埋骨何须桑梓地,他却高喊何处香丘,“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就是说世界之大 这样的体制下 已没有干净的地方可以埋葬这些精纯的灵魂了,他这是在说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这同时也是事实: 他们家都衰败了 特权社会里也都是关系网罢了,哪里有地方可以接纳这些纯净却被判有罪的灵魂呢?大家都怕惹麻烦。由此他也看出 整个特权社会 不过是一群人的私德 一个人的决断 少数人的利益 哪有什么公德。一群人的生活不过是依附了一个人的名字 就连王熙凤这样的 够有手段了 够足智多谋阴险狡诈了 但是还是活在一个名字下面 这个名字臭了 再怎么有能耐都是云烟。那些真正感动过他的 真诚 善良 那些最珍贵的东西 也都被碾成碎末,普通人的生命如尘般轻微 没人知道 没人记得 那就让这个陪她们走过的人 最后活着的人来记录她们的样子吧!那些笑 那些美 既然不能忘 不如记下来 留给后人 全当记悼! 另外一个由花与人想到的问题 如果人跟花一样 这是人的自然属性 有爱 有性格 有才华 能力 每个人都有 都不一样,这些都不能扭转。他这种想法和卢梭的《爱弥儿》相近,呼吁教育、道德和文化不要改变人的天性 而应该教给他怎么拥有独立的人格 认识什么是爱 什么是尊重生命和他人的生命与价值。但是人还是有社会属性的。人要在群居中得到自身的价值。这就是“人生来而自由 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石头渡海 红楼梦十讲 两册合220包油 (豆友1IB4yxiSV4)
- 推荐epub版电子书 (额是怎么了)
- 【第108帖】第八章 后傅恒时代——第一节 福灵安的生平 (虔诚的爸爸)
- 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败笔的十大观点 (豆友7XbYsVI8cs)
- 不妨以身入红楼梦,以身外身做梦中梦 (川谷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