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我们其实在以自已的方式理解历史
来自:死睡双神
这部剧不是历史正剧,他其实是一部以历史为框架的一部理解剧
朱元璋有没有被丑化,这个真的无法考证,因为没有影像 不要纠结于朱元璋的外部形象,也许他本来就是如此

本朝太祖评价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唯二的帝王:第一李世民,第二就是朱重八 记住他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南向北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历史帝王 第一个政策完全实在地向底层倾斜的帝王 除本朝之外,他是中国所有正统王朝-秦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得国最正》的一个
明的合法性有两层:1是救民于水火;2是逐北元与草原还我华夏的更深的合法性
所以有明一代的皇帝很开放,你言官去讲好了,根本不用文字狱
这根本朝很接近了,本朝太祖也是1、救民于水火,拯苍生于绝境,同时驱除所有蛮夷还我强汉的伟大功业,更有对外四战全胜,对内完成所有的工业化革命的盖世伟业
这种合法性是无敌的
因此朱元璋的这种全面的军事政治经济的能力远非他的四子朱棣能比
剧中他只在梦幻中出场不到5分钟,但是朱棣自动下跪,失去战争意志,这已经够了,明开国皇帝权威极大,因为他就是合法性的本身
如果其最喜欢的长子朱标不早死,有明一代将是另一种活法,也许进攻性略弱,但更加稳定
不过朱棣的活法也不错,只是有些动荡
王学圻演的朱棣少了历史上戾气多了些温情

朱棣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他在军事能力上最接近他的父亲朱元璋,朱元璋认同朱标是因为他需要守成,而不再需要拓土 所以他的继承大统的合法性上一直存大巨大问题,也是他戾气的由来 对于北元的根除,朱元璋时期就已进行了打击,但到了朱棣的手上5次北征基本上是根除了这个隐患 有明一代能长期稳固,朱棣贡献不小 不过朱棣能实现这种军事行动,他父亲干得太猛,其强大的国力支撑了朱棣的行动 他在朱元璋的基础上由陆向海,也就是讲到了朱棣时代,华夏已不再是一个陆权强国,而是一个海陆并雄的超级大国! 朱棣运气不错,真正有绝对威望的朱标但死得过早,朱允文太过理想化与儒化,让朱棣得到了一展雄风的机会 王学圻演得相当不错,朱棣有王霸之气这一点他到位了
不过如果是真的朱棣要看到的话他一定会为这个演员的演绎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会更加反醒一下自已,因为他对靖难遗民的逼迫要远高于影视,虽然他最后确实没有去杀掉建文,但囚禁了建文之子,这是不可原谅的
朱高炽这个演员,我只能这么说这次你剧组真的找对人了

形象与内涵匹配度远高于大明风华剧中的所有人物
但其实朱高炽在位很短,做太子时间太长,但他纠正了朱棣的错误,一定程度化解仇怨
真实的朱高炽如果看到这一幕,他居然还有狄胖的智慧与内含,他一定会感到很“意外”,不过形象高度还原应该是真的
大明风华只有这两人的演绎水平超过了一般境界
我个人比较认同有胡子的这个朱亚文(而不是全部)

朱瞻基确实是能文能武,但远没到文能治世,武能扩土的地步,没他父亲沉得住气,比朱棣在军事战略上明显不如,但守成是够了,综合能力其实不如他的孙子朱见深。
"好圣孙“只能说不算浪得虚名
朱亚文演得应该只能达到了平均水平
历史上朱瞻基也许应该要比朱亚文帅很多,也英武很多呵呵! 否则真实的孙皇后为何会一生倾倒?
汤唯的电视也好电影也罢,我都不是看的,但唯独这一部他演孙皇后也勉强算是到位了,虽然他的原声配音仍然跳戏,但形象不错

人到40才把一个人物给演合格了,也总算是过关了
但历史上的孙皇后也许会讲,我可不是什么靖难遗民,我出身小康之家,与朱瞻基是用情唯一,而根本没有什么徐滨这个人物,呵呵!
我个人认为大明风华孙与徐滨的这个感情戏真的不怎么样,太莫名其妙了
事实上大明风华如果真的要编好的话,即使有徐滨这个人物,也应该着墨于孙对于朱瞻基感情由于人生转折而逐步的变化的这一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完全可以编好, 这就是孙的感情需要在天下大义还是个人私仇中做出决择! 毫无疑问这才是回归历史的正道
我们可以认同孙皇后与宣宗没有爱,这无足轻重,但是他们一定要有“情”
孙皇后与朱瞻基相遇是“缘", 离合关“情” 所以汤唯还没有将这一人物演透,当然朱亚文的这个朱瞻基英气还不够逼人也是问题!
《大明风华》说到底并不是一部历史正剧,其实是一部以某部人自已的方式在理解历史,虽然为了人物的需求时间具体情节上进行了再修编,但是主体框架与主要事件没有动摇,因此这种改编是可以接受,他没有乱改!
总体而言,大明风华前30集确实不错,30-40就走下坡路了,45以后就乱搞了,因为能演的都死光了,呵呵!
但真正的历史是不会忘却
明所有皇帝相比于清一朝,好了太多,没有差到极点的昏君
朱祁镇明显想学其祖,但结果没学成,差点完蛋 他的污点是杀了于谦,他的弥补是不再殉葬 朱见深用情专一,重整大明,他是真正的文能治国,武能用人,对内平叛,对外打击满族,满刚想坐大就被成化扫穴了!把努尔哈赤的祖先都给砍了,所以清一代对朱见深恨之入骨 朱见深的人生格言一直是能打的绝对不谈,能杀的绝对不留,属于雄猜之主,有点像朱元璋
朱见深唯一的败笔是执政末期有点怠政!
朱佑堂有少数民族血统,他的能力过于软弱,守成也差点不足,在他手上文官集团开始坐大 朱厚照一直想对外进攻,他治国不会,但唯独与蒙古对干很拿手,打仗是真打的 朱厚照无子 后嘉靖/隆庆/万历其实是明进入了一个下滑的趋势 张居正虽改革运用考成法,但是仍无法阻止文官集团的坐大,文官坐大的一个附产品不仅是在朝为官在野为商的问题,还导致了太监集团的兴起 嘉靖/隆庆/万历皆无法利用文官集团有效运用江南财富是明亡的真正根源!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文有张居正,武有戚继光,李成梁也不能阻止明败亡的真正原因
明帝国末期兵饷两“缺”,其实是一种假象,他的国家财富仍然惊人,但全部集中于豪强手中,皇帝已无法憾动,成尾大不掉之势,中西部的豪强被闯王李自成拿到后,迅速就推翻了明帝国,但江南7省的强大财富则一直掌控在豪强手中,这些豪强最后联合满清一起把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打掉了!这就是明末农民起义的真实历史真相。
嘉靖是因为大礼仪事件,即老爸的事与文官集团闹翻去修仙了 万历是国本之争,也就是儿子的事与文官集团同样闹翻,但他很有小聪明跳过文官集团,直接用太监集团执政! 这说明这个时期皇帝的权威与中央集权制开始大削弱 但即使这样万历三大征仍然是胜利的,阻止小日本向西的扩张
后面明最后三个皇帝,泰昌时间极短,天启脑子清醒,利用太监集团顶了一段时间,崇祯过于刚烈把太监与文官集团的平衡打破了,终于亡了大明 明朝传世16,它所有的皇帝水平高低不一,但有一点都一个样,那就是不知投降为何物 明朝的皇帝风骨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最后都是执行到位的,以宋为反例:那就是要么战胜,要么战死 宋是皇帝不行只想偏安投降,即使群臣有贤者如岳飞等也无济于事 明是皇帝刚强,臣如有贤既可盛世,臣如不行则帝死社稷
而后面的满清得国实在不正,割地赔款成了常态 如不是本朝太祖重整山何,华夏基本要被灭了 天下土地皆祖宗流血得来,所以谁作为子孙要是失了土地,那是最大的的罪人,是不赦之罪! 毫无疑问,有明一代所有帝王无论你有多大的看法,但都做到了 “绝不投降“
这部剧严格来讲可以打到65-70分左右,比现在的小鲜肉的神话剧以及以前的清宫剧要好得多
另外提一下,音乐相当不错,特别是初心
编外:
讲讲于谦
大明风华对于谦在朱棣与朱瞻基的重要性做了明显的夸大,事实上于谦真正发挥本事,就在于北京的保卫战,于谦并不长于谋略,而在于他拥有文官集团中仅见的刚强与大义
以当时明帝国的绝对实力,在北京击败敌人是正常操作,优势太明显了

本来这个于谦的塑造并不太出彩,不过大明风华居然把于谦的特性给明讲了,那就是借朱瞻基之口,借朱棣之意明确,于谦是忠华夏的天下,而不是忠于朱家的某人
这应该符合历史事实的,这也是为什么于谦对祁钰夺祁镇之位,并不反对,对祁镇夺门之变也并不支持的原因,对于于谦来讲谁做皇帝只要把天下治理好,稳定住就是好皇帝,他并不是忠于朱家的某一人,呵呵
这个大明风华中的于谦虽不出彩,但仅此一点他及格了,因为这就是于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剧情讨论|一些碎片化解读 (Sylvia.Darcy)
- 霸道皇孙之爱上刁蛮反贼 26~30集(写完啦!!!) (小芫)
- 霸道皇孙之爱上刁蛮反贼 31~35集上 (小芫)
- 再忆朱瞻基 (Masterplan)
- 朱棣死之后的剧情就不要看了,垃圾玩意 (固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