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三则,如何做学生,如何做老师,老师如何挑学生。。
来自:禁言多久(读点论语读读圣经。。)
读论语,三则,如何做学生,如何做老师,老师如何挑学生。。 2010-12-18 22:42:16 (九)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此学生之道。 (一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此为师之道。 老师挑学生,则何妨 (—O)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 学生的境界,站立在老师的肩膀上。 老师跪着,睡着了,学生能咋样呢?? 49年后,师道日益萎靡。。。 查看钱穆《论语新解》。 (一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温,温燖义。燖者以火熟物。后人称急火曰煮,慢火曰温,温犹习也。故字有两解。一曰:旧所闻昔所知为故,今所得新所悟为新。一曰:故如故事典故。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如汉代诸儒之所为。 可以为师:依前解,时时温习旧得而开发新知,此乃学者之心得。有心得,斯所学在我,能学即能教,故曰可以为师。若分温故知新为两事,故是外面所得,新仍是外面所得,总之是记问之学。所学在外,则知识无穷,记问虽博.非同心得,既非能学,即非能教。仅成稗贩,何足为师?然心得亦非凭空自创,乃从旧闻中开悟新知,使内外新旧融会成一,如是始可谓之学。依后解,事变无穷,所谓新者,皆古所未经,师所不传,若仅温故不能知新,则必有学绝道丧之忧矣。故惟温故而能知新,始能胜任为师。此两解,言异而义一,学者其细参之。 本章新故合一,教学合一,温故必求知新,能学然后能教。若仅务于记诵稗贩,不能开新,即不足以任教,义蕴深长。 先生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乃可作为人师了。”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李泽厚论语今读 (三二)
- 准备建个论语学习分享群,交流实现学以致用,闲聊的不要,想... (寂知)
- “爱人”的“人”竟然只是指“士大夫以上的统治阶层”吗?如图: (木希尘)
- 2.11 (不可須臾離也)
- 2.10 (不可須臾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