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从鹤唳华亭看不忘初心
来自:UCshare
关键词:古装剧清流、初心
目前为止,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古装剧。
作为非优酷VIP,前几天终于在最后4集出来的第一时间一口气看完大结局。心中万千,或压抑或释然,回顾前59集的心酸剧情,边看边吐槽,但在这个半开放式的结局面前,已然十分欣喜,明白了一些编剧想要说的、表达的,换言之,心中的许多疑虑在这个结局面前得到了印证和安抚。于是迫不及待的点开豆瓣,渴望借他人之笔,解心中之求。
然而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差评不少,无非是过度纠结,用权谋剧的严谨、偶像剧的甜腻、宫廷剧中狠心的人物标配标准来评判它,但,人物爱哭的性格、男女主虐恋、父子君臣虐心等等都只是表达形式,关键还是要从全剧的立意出发啊。虽然此后也有很多评论客观地论述剧的优点,逐个击破那些鸡蛋中挑骨头的差评,但评论区两极分化确是事实。遂决定将豆瓣处女评献给我心目中这个“剧中清流”。
一、立意篇
首先谈立意的初心。它的好看不在于权谋算计多深,不在于男女主角的感情线有多虐,而在于,它是堆叠如山的电视剧中的清流,始终坚守心中方寸洁净之地,就像白鹤一样干净,卓尔不群,一飞冲天。
这是我看过伏笔埋得最长的电视。男主对女主说“可待,不是此情可待成成追忆,也不是可以期待,而是请你再等等我”,这一等就是60集。第8集屏风定情,共慕山高水长,等啊等,等到23集才见上一面,并且女主还隐藏了身份,也就是说男主并不知道眼前之人就是心意相通的那个人,于是重新开启一段漫长的虐恋旅程,女主用惊人的毅力扛下了所有打在身上的痛,一方面是等待为父兄复仇,另一方面也许心有所期吧。等啊等,等到53集,终于男主通过女主捋衣袖的这个动作想起来卢尚书家晒书的那个倩影就是眼前之人,直接取下帽子狂奔回家,什么都无心在朝堂上辩解。原来一切都不晚,再长的时间段在宇宙之中都将化为一个点,何不把日子拆开,慢慢过,一生践行一句话。
这是我看过吻戏用两个手指头就能数完次数的宫廷剧。没错,一共就两次。一次是男女主一起出生入死蹲过宗正寺、一起用簸箕捉麻雀享受过短暂的欢愉之后,在报本宫的片刻静谧时光;另一次则到大结局了。情感的表达并不局限于世俗的套路,但该有的一点都不缺。“没有力量也想要保护的人,殿下难道没有吗?”有的,男主用眼泪、储君之位、甚至是生命在践行这句话。身为太子,本就未得皇帝宠爱的他,偏又经历了失去母亲、妹妹、老师等众多至亲之人,情感脆弱的不堪一击,在皇帝(也是很多观众)面前更是显得不堪重负,哭是正常的。即便如此,即便笨拙、不如齐王巧言讨好,即便缺爱、在父皇面前说话没有分量,即便卑微、害怕父亲说出“失望”二字,也自始至终用他的方式守护心中所爱的人们,守护她啊。
这是我看过剧情反转最多的权谋剧。冠礼之争、春闱舞弊、军马案、童谣案等等,每一个案件似乎都要翻来覆去好几遭,除去细枝末节不论,总之瑕不掩瑜。顺便吐槽一下皇帝,感觉别人很容易吹耳旁风,他自己所说的君不疑臣也没有做到(下文细说),至少与太子之间的君臣父子显得略为刻薄,于是,皇帝的认不认可成为了剧情反转的分水岭,这水一会往东,一会往西。回到正题,风起云涌中,他们坚持的“初心”是——堵上名誉,压上性命,也要做个青春和干净的人!比如,御使中承陆英不愿将女儿(女主)送去做太子妃,原因是不希望自己一直以来守护的公正和干净被染上裙带关系;太子老师卢尚书是一切正义的化身,在太子面临废储守陵危机时,其他人避之不及,卢尚书虽已致仕,仍冒死直言进谏;女主从书香门第到入奉东宫,再到被除宫籍,无论多少次棍棒加持都没有改变她对男主的爱慕,直到男主说出那句“陆氏父子就是李逆妻族”,准备用她父兄的冤屈换自身安稳时,她的目光才失去了光芒,即便是爱也应该爱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吧;太子就不用说了,只提一件事,最后一案太子舅舅顾思林用官家必争之地长州的安危做赌注,帮太子正名,然而太子宁愿不要天下(当皇帝),也要守护天下臣民(守住长州),最终并未选择穿上舅舅那双鞋底染红的靴子。悲情色彩后的人设是“小窃而大勇”,举重若轻的抉择方显“舍己为大家”。
二、人物篇
其次,浅谈人物的初心。众多的人物都有一个特点——倔,在自己的性格中一倔到底,在自己的初心中一往无前。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一个人,那么,仁不过心存道义的太子殿下,韧不过千锤百炼也不怕的陆文昔,绝不过拥有翻云覆雨手的李柏舟,狠不过皇帝箫睿鉴,傻不过张邵筠,慈不过张念之,忠不过卢世俞,正不过陆子华,贼不过张陆正。(也有几个人我无法形容,比如萌萌的五大王,智商偶尔在线的齐王,服侍皇帝二十多年迈上皇后之位的齐王母亲……欢迎补充。)选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人物细说。
最爱哭却心怀苍生的人——男主箫定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一定有人在负重前行。天下之人,皇帝为君,其余人为臣,只有太子殿下即是万人之君,又是皇帝之臣。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君臣父子关系发展,无疑是整个剧的一大主线,尽管皇帝说过“开了门是君臣,关上门是父子”,但实际上在他心中“齐王先是自己的儿子,太子先是自己的臣子”。芥蒂和偏爱环境中成长的太子明显“缺爱”,每一次父亲选择听信一面之词时,无论他喊圣上还是爹爹,都无济于事。But,哭归哭,正义绝不会迟到,他最后还是用君子的方式披荆斩棘,成为一个顶天立地(不哭了)的人。
最柔弱却心比金坚的人——女主陆文昔。不得不说,女主的演技还是杠杠的,自从屏风定情之后,和男主的纠葛从想相认却不被认、不敢认到不能认,复仇路上她也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打不死的顾内人,对爱情充满期待的闪烁眼神逐渐坚毅,这种背景酝酿出一个坚若磐石、蕙质兰心的形象,话多时字字铿锵,话少时一针见血,无话时清醒冷静,冒险时胆大心细,受困时宁折不屈,做决定时斩钉截铁……总之觉得每种情绪都拿捏得当,每个眼神都刚刚好。全剧除了以为男主不帮自己的父兄伸冤那几集万念俱灰外,女主一直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私闯大牢探亲、入侍东宫救父、火烧延祚宫、逼张陆正伏罪,经久不息的是她心中对青春、干净、正义等一切正能量抱有希望的火种。
最人格分裂也是最难的人——皇帝箫鉴睿。如果说太子在脆弱的时候,皇帝父亲的鼓励无非是一剂良药,那么皇帝老儿要是也脆弱,他的身后就无人可依。因此他必须是个强者,无人可诉,全凭自己的判断。但很多次,我都觉得他人格分类,性情难定,动辄认为太子拉拢朝臣、营私结党,起初因军马案不满与太子帮助陆英进谏,后又怀疑太子监国之时枉杀陆英,有一次何士钊与张陆正一起面圣为太子求情,皇帝认为是太子鼓动的,后何士钊又在大殿之上喊出废储二字……这么简单的逻辑、这么多事都是你不信任自己的太子而惹出来的呀。只想说一句“皇帝太狠了,太子太难了”。
最糊涂却也是最清醒的人——张邵筠。前半段这个傻大哥扮演着让人啼笑皆非的角色,口无遮拦,喜欢落井下石,无非是为严肃的剧情增加一丝乐趣,但后半段中他的几次出现却越发显得珍贵。比如陆英父子在狱中遭迫害时他及时出现,文昔在浣衣局受众人欺负时他挺身而出,文昔在狱中遭张陆正杀害时他及时阻止,陆氏父子行刑前他赶来做的肺腑之言(不敢相信居然真的要砍头),被搜出藏在锦囊中的太子私印时一口承认是自己的(他对侍卫说:“你们把它拿出来干嘛”“这当然是我的了”,说明他早就知道文昔给他的锦囊之中藏有印章,但还是一口认定是自己的,半点未提文昔)。编剧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写他的内心,但关键时刻他的出现和几句傻话,却便能表明他的心意,用张父的一句话来形容:“真是痴儿啊!”
全剧最美画面——屏风前对白。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千万气象,天高水长。白鹤从清流里飞起,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看不见了。天还是天,水还是水,江山美的像幅画一样。我站在高出,想起来那句话:“可得解脱处,唯神佛前,和山水间”(男主)。我在那里明白了,看着这样的山河,不必登仙,一个人的胸怀也可以无边宽广,不生羽翼,也可以无限自由。
爱了~
——2020/02/11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鹤唳华亭》探案传奇番外之一 a quail Prepares(一个鹌鹑的... (爱思特梵·娃娃)
- 几个疑问请大神指点 (雷神)
- 那些口口声声说萧定权应该造反弑父篡位的,也是挺佩服他们的... (草莓牛奶泡泡糖)
- 太子妃 张念之应该是赵王毒死的吧? (我爱王肥肥)
- 物料资讯|鹤唳华亭60集 剧集版台词册(结合鹤友资料整合)(... (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