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讲稿面试第一名
来自:学姐考编(微信公众号:学姐考编)
1、《沁园春长沙》试讲稿 5
2、《雨巷》试讲稿 6
3、再别康桥试讲稿 9
4、烛之武退秦试讲稿 12
5、《烛之武退秦师》试讲稿 15
6、纪念刘和珍君试讲稿 17
7、纪念刘和珍君试讲稿 21
8、小狗包弟试讲稿 24
9、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试讲稿 27
10、大堰河,我的保姆试讲稿 30
11、《荷塘月色》试讲稿 33
12、故都的秋试讲稿 35
13、氓试讲稿 38
14、《氓》试讲稿 41
15、采薇试讲稿 43
16、离骚试讲稿 45
17、涉江采芙蓉试讲稿 50
18、《兰亭序》试讲稿 52
19、《赤壁赋》试讲稿 54
20、《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试讲稿 56
21、林黛玉进贾府试讲稿 58
22、祝福试讲稿 60
23、祝福试讲稿 63
24、蜀道难试讲稿 65
25、《蜀道难》试讲稿 68
26、《登高》试讲稿 70
27、秋兴八首(其一)试讲稿 72
28、《琵琶行》试讲稿 76
29、《寡人之于国也》试讲稿 78
30、《劝学》试讲稿 80
31、《师说》试讲稿 82
32、雨霖铃试讲稿 84
33、《雨霖铃》试讲稿 87
34、《念奴娇赤壁怀古》试讲稿 89
35、京口北固亭怀古试讲稿 91
36、声声慢试讲稿 93
37、拿来主义试讲稿 95
38、廉蔺列传试讲稿 99
39、逍遥游试讲稿 101
40、《陈情表》试讲稿 104
4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试讲稿 105
42、装在套子里的人试讲稿 108
43、《归去来兮辞》试讲稿 111
44、《滕王阁序》试讲稿 114
45、《逍遥游》试讲稿 117
46《咬文嚼字》试讲稿 119
47、《说木叶》试讲稿 121
48、《荷塘月色》试讲稿 124
49、《故都的秋》试讲稿 127
50、《氓》试讲稿 130
51、《兰亭集序》试讲稿 133
52、《赤壁赋》试讲稿 136
53、《林黛玉进贾府》试讲稿 140
54、《祝福》试讲稿 143
55、《蜀道难》试讲稿 146
56、《登高》试讲稿 150
57《琵琶行》试讲稿 153
58《寡人之于国》试讲稿 156
59《劝学》试讲稿 158
60、《窦娥冤》试讲稿 161
61、《雷雨》试讲稿 164
62、《雨霖铃》试讲稿 167
63、《京口北固亭怀古》试讲稿 170
64、念奴娇 赤壁怀古试讲稿 174
65、水龙吟试讲稿 178
66《定风波》试讲稿 182
66《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试讲稿 184
67《拿来主义》试讲稿 188
68《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人物塑造试讲稿 190
69、《雨巷》试讲稿 195
70、《再别康桥》试讲稿 198
71、《烛之武退秦师》试讲稿 201
72、《记念刘和珍君》试讲稿 204
73、《小狗包弟》试讲稿 207
74、《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试讲稿 210
75、《包身工》试讲稿 214
76《鸿门宴》试讲稿 217
77《荆轲刺秦王》试讲稿 219
78、《大堰河 我的保姆》试讲稿 222
79、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试讲稿 224
80、赤壁赋试讲稿 227
81、《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试讲稿 229
82、登高试讲稿 233
83、动物游戏之谜试讲稿 236
84、短歌行试讲稿 239
85、故都的秋试讲稿 243
86、故都的秋试讲稿 246
87、《归园田居》试讲稿 248
88、荷塘月色试讲稿 252
89、荷塘月色 257
90、鸿门宴试讲稿 260
91、记念刘和珍君试讲稿 262
92、锦瑟试讲稿 265
93、荆轲刺秦试讲稿 267
94、《兰亭集序》试讲稿 271
95、离骚试讲稿 274
96、拿来主义试讲稿 277
97、念奴娇 赤壁怀古试讲稿 281
98、琵琶行试讲稿 282
99、沁园春 长沙试讲稿 284
100、劝学试讲稿 288
101、声声慢试讲稿 290
102、师说试讲稿 292
103、蜀道难试讲稿 294
104、我有一个梦想试讲稿 296
105、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试讲稿 299
106、《游褒禅山记》试讲稿 301
107、雨巷试讲稿 304
108、《再别康桥》试讲稿 306
109、《烛之武退秦师》试讲稿 310
ial, H��ׇg@X
1、《沁园春长沙》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7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我国诗人自古爱写秋,有人抒发的是忧国伤己、感叹报国无门之情,有人则表达少年壮志、老而弥坚之心。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也在秋天写下《沁园春长沙》,他又在秋天里抒发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沁园春长沙》。
词又称长短句,沁园春是词牌名,也是词的格式和名称,长沙是词的题目。
现在我们先来听一段配乐诗朗诵,感受一下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我们在朗诵里听到了什么?哎,家迈、旷达。现在我们看看这豪迈与旷达的词究竞写了些什么?
1、这首词分为上片和下片,我们先来看上片。上片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动词,同学们看是哪两个?对,是,“看”和“怅”。
看到了什么?现在我们找一个朗读高手来为同学们读一下,第一排的男同学你来读,其他的同学仔细听你看到了什么?哦~看到了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碧透的漫江,争流的百射,长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手法呢?嗯,同学们说得很好,景物由远及近,先仰视后俯视,营造了宏大、广阔的场面,动静结合,使景色生机勃勃,红山碧江,颜色对比鲜明,使秋景更加绚丽多彩。
2、自古诗人多怨秋、悲秋,诗词中的秋多苍凉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与众不同呢?可结合PPT中的背景、词人身份来考虑。大家说的都不错,正所谓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品格的高下,正是因为诗人胸怀天下,气度、胸襟不凡,才会有如此绚丽的秋景和豪迈、旷达的意象。
3、诗歌在品格,也在语言。在“看”字领起的句中,你认为哪个词或字用得好?好在哪单?小组内互相讨论下。(停顿)第五小组,来分享下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嗯,说得好,其他的小组呢?嗯,也不错,三组!嗯,很好。
大家说的“万”、“遍”“尽”“染”“击”“翔”都说的很充分,尤其是“击”“翔”这两个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加上了主观意志,雄鹰像人一样搏击,鱼也像鸟一样飞起来了,尽可能的表达出彻底的自由奋发之态。
4、面对如此之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呀?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诗人的感叹里,你读到了什么?
问国家命运由谁主宰,民族前途由谁掌握?
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凌云的壮志。
5、那下片词人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了吗?回答了;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回答的呢?请
同学们再来读一遍下片,思考下这个问题。
你来说,哦,说的不错,还不是太准确,其他同学呢?来,请讲,你说昔日同游的同学们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这些热血青年正是将主沉浮的好人选,尤其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两句,用了典故,夸张地说游泳时激起的浪花把急驶的船都阻住了,多么大的气魄啊。
现在我们回首看一下整首词,上片看湘江秋景,下片忆往昔峥嵘,忆激流勇进,整首诗一幅湘江秋景图,一幅革命斗争图,体现同学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接下来,我们配乐一起朗读下这首词,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把这首诗背过,下节课我们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下课。
板书:谁主沉浮同学少年志
`WX公众号:学姐考编 面试逆袭 、上岸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没有高中试讲稿 (今夜偏知春气暖)
- 小学语文试讲稿--手写版面试第一名(免费领) (学姐考编)
- 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必考人物 (学姐考编)
- 初中生物试讲稿面试第一名 (学姐考编)
- 高中语文试讲稿面试第一名 (学姐考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