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第二期丨高龄路人观感(更完)
访旧半为鬼
先贴1月8日当晚以大众听审身份听完现场后的repo地址: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2838278/
这一贴中很多人关注到的一句话:“ 到这个层面上,七位在线歌手真正的实力差距其实已经微乎其微 。”做几句解释:
1、当然谈不上什么求生欲。这把年纪,对一切键盘杀伐早就失却了兴趣。不过组里年轻的朋友可以稍微了解一下2000年左右开始之后大约七八年,中国第一代网民是如何在新浪天涯西祠等各大BBS讨论版彼此浴血厮杀的。初代论坛er如今贤良淑德了,但是假如真有人要挑事,可是没在怕的。
2、七位在线歌手,各自有各自的强项和短板。“微乎其微”四个字,涵盖的当然是我作为一个听者对于他们综合实力的感受,你非要拿毛不易比现场,拿周深比原创,拿徐佳莹比爆发,拿华晨宇比规矩,我们就不需讨论了。再者,即便是短板,也并不是咱们普通人所理解的那么短。打个比方,他们拿强项去考,清华北大挑着上,拿绝大多数弱项去比,其他985也随便进。所以,“微乎其微”四个字有什么问题?
3、那么真正的差距在哪里呢?那就需要跳开歌手这个舞台,讨论他们在音乐道路上的各自分野了,简而言之,就是整体格局的差异。我说一句不怕死的话,米西亚华晨宇在格局上是超越另外五位的,仅就目前而言,说一句他们已然开宗立派,并不过分。毛老师正在朝着华语乐坛最顶尖词人方向挺进,袁娅维周深在“唱”上愈近极致,萧敬腾徐佳莹则在坚守个人风格的同时兼具了更均衡发展的可能性。
——————————————————————————————————————————————
接下来会照例写一段贴一段,这个过程我需要继续一边看昨天的TV版,一边努力回忆一个多月前的现场印象,会比较慢一些,请担待。同时,重点会写到两次感受的差异。
整体而言,昨晚全程我都在疑惑,这8首歌,真的是我坐在现场(而且是第二排)认认真真听完的那8首吗?在此,我向从前每一季我diss过的大众评审们郑重道歉。因为仅就昨晚的TV版而言,我的排名会和之前有非常大的差异。
——————————————————————————————————————————————
袁娅维:《不亏不欠》
现场repo:第一句可能麦距没掌握好,前几个字有一些混沌感,但立即调整了过来。依然是标签似的灵魂唱腔和极为强悍的唱功。最打动我的其实不是她早就被广泛赞誉过的稳健爆发力高音,反而是结尾处几句加入了气声的弱处理,层次感立即得以提升。
TV版观感:低频呢?共鸣呢?消到哪里去了?能把袁娅维都修出电音来,我当即就凌乱了。“我无所谓”那个“我”字拉长的高音,现场的嘶哑力度要比TV版来得更震慑人心,结尾处的几句哭腔气声,当时曾经让我一瞬间恍惚想要走上前去把她从地上牵起,藏进一个不可伤害之处,而TV版同样把这种感染力削弱了。即便是这样,你依然可以从中感受袁娅维强大的唱功,频繁而连续的换声点上的真假音切换,明明白白告诉你“难吗?老娘就是这么轻轻松松”。和大多数袁娅维的歌同样的困境是,《不亏不欠》依然是难以流行,但绝对值得加入歌单。再度回想现场感受,我给各位的建议是:她绝对值得你一张票钱,去听她的演唱会。
——————————————————————————————————————————————
米希亚:《骑在银龙的背上》
现场repo:一首传播度实在太广的日本歌,后半段加入了几节同样传播度极高的中文翻唱版。仅就唱功而言,大魔王级别,毫无瑕疵,恢弘阔大,与原唱中岛美雪相比,完全是另一个风格的成功演绎。只是我个人对于中文外文混搭的所有改编都持审慎态度。
TV版观感:如果只听了TV版,你就已经感叹大魔王强悍如斯,那么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录制现场她才是真的用歌声化作银龙,载着你盘旋,一层一层飞越。当你以为层云之上已是极致的时候,她又再度拔高,直逼九霄。对的,播出版把她声音里磅礴无匹甚至可以说野蛮霸道的力量感削弱了太多,加大了伴奏,不同段落间的层次也并不及现场那么分明。我有一位朋友,对日本歌手如数家珍,得知米西亚来的时候曾经豪言:其他人还怎么比?今早她给我发来一段语音,大意是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她能把这首歌唱的如此抒情……我想说的是,真的不怪人家。从我个人而言,回看依旧无法get到为什么要添加中文版,这是我长久以来不能忍的一个怪癖。
——————————————————————————————————————————————
毛不易:《一荤一素》
现场repo:一如既往的走心路线,音质的颗粒感其实要优于我所听过的他的所有录音版。很抓人。如果在一台晚会上,相信会非常动人。只是在大多数人会考虑竞技性的舞台上,能否赢得足够多的票数,并不好说。
TV版观感:我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上面我说毛老师唱得走心,但我这段话其实写得并不走心。除了当时惊异于他的音色要远远超出我的旧有印象之外,这首歌在现场给我造成了一些干扰。一是他开口的前几句,的确有细微的走音;二是我的座位就在过道边,而过道上坐满了购票进入无投票权的其他听众。非常遗憾,坐在我旁边的三个女孩子,大致是毛老师的粉丝,她们从串讲人介绍开始就进入无人之境,高喊毛不易的名字被警告,开唱后彼此激动地互相拍肩膀、哭泣的声音实实在在地被我听见并且影响了我,昏暗的现场灯光中有一位甚至打算起身走到前排,然后撞了我一肩膀(这一段仅为客观描述,并不代表我认为毛老师的粉丝都这样)——所以,我真的,没有进入到毛不易用情感营造出来的氛围。而TV版听完,我就疯了。毛老师音色中最让我惊喜的温暖质感其实同样被消掉了太多,我热爱的那种毛绒绒的嗓音啊,就这么荡然无存。然而尽管这样,这首歌在一个人安安静静不被打扰的氛围里,依然足以动人心魄。泛黄的回忆深处,温暖的情怀缭绕,每个人心头最柔软和辛酸的地方,都会被他一点一点唱出来。我们不过是扰攘庸人,所求者无非壹饭壹粥,烟火尘世里凡俗相守,天长地久。可造化终究无常,你只能流着眼泪,听他静静低唱。
——————————————————————————————————————————————
周深:《愿得一心人》
现场repo:看见歌名的时候我其实有点失望,这首歌我听过,歌曲本身相比《大鱼》风格类似而质量并不见得更佳。但是开场后还是服气。前面一小段清唱(剪辑自另一首名曲),有那首歌应该具有的年代感。后面整个演唱同样水准极高,完成度很高。高音清透悠长,中低音区相比我所听过的他进步明显。
TV版观感:经过前三位被削弱混音共鸣低频毛边感的铺垫,我已经对周深播出版的效果有一些心理准备,然而没有想到会到达这样一个程度。首先是伴奏,明显被加强了许多,许多地方大到压住人声,尤其是中低音区的支撑点几乎无处找寻。而事实上现场周深展现了极其强悍的声压,即便低音气声的地方,依然是非常稳健厚实的。而播出版尤其主歌第二段里“月光”、“编织”、“明明”几个词,甚至觉得他吐字不清,这还是那个被众多大佬一致称赞“咬字”的周深?我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电视台们总想展现他嗓音中“仙”的那部分,却忽略了一个歌手整体演绎的层次和情绪递进需求。除此之外,周深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地方是他的节奏感,这里所说的节奏感不只是进伴奏准不准确,而更多体现为歌手自己对演绎能力的举重若轻。他当然是清楚自己声音有多美的,但他不沉迷于展现这一点,而是非常清楚地收在任何应该收的地方,高晓松所谓“知轻重”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点值得许多其他拥有强悍机能的歌手学习,比如上一期某位热点歌手。
——————————————————————————————————————————————
徐佳莹:《对的时间点》
现场repo:翻唱某位大神,却是徐佳莹自己的味道。我始终喜爱她每一处细节的打磨,这一场也毫不意外。有一处非常动人的衔接,无缝对接了另一首歌的一句。对的,仅仅一句。前后都连接得非常迅速,不熟悉的人恐怕根本听不出来是两首歌。
TV版观感:同样存在伴奏被加强的问题,徐佳莹现场独属于自己细腻程度同样打了折扣。好处在于这首歌的改编方式不是LIVE思路,而更接近于录音棚路线,以不动声色来打动人心,以律动节奏来对战现场渲染,所以损失没有那么大。无缝对接的那句“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有多巧妙,我相信你们都已经有所感受。这一季的徐佳莹相比上一次,更加清楚“我自己要怎么唱歌”,而不再是“我应该怎么唱给你们听”。这是我对她充满期待,也开始隐隐担忧的地方。
——————————————————————————————————————————————
华晨宇:《斗牛》
现场repo:坦白说,要在这么小的场子上唱这首歌,其实或许是有风险的。我也可以断言如果在更大的舞台上,其感染力和煽动性才能更加淋漓尽致。然而即便这样,这首依然是我心目中的本场最佳。你看过桎梏的痛苦,更能体会少年血勇的可贵。不需赘言。
TV版观感:如果说,其他歌手的播出版让我很难受,周深的播出版让我非常难受,那么,华晨宇的播出版直接让我有砸掉电脑的冲动。对比当初自己现场被震得无法回神,昨晚的观看体验简直如坐针毡。对于一首唱、表贴合度要求那么高,完成度同样无懈可击的现场,那频繁而凌乱的镜头剪辑是什么鬼?你切切灯光切切他的鞋子也就罢了,切那么多观众和后台什么鬼?穿插进的斗牛视频更是什么令人窒息的万鬼之鬼?第二段之后,剪辑没有那么碎了,然后更窒息的操作来了:高潮处整段原本爆燃的rap被全面削弱,在和声里如暴风雨里一叶扁舟飘摇零落……不错,这就是现场和播出版的不同,天差地别!“你看过桎梏的痛苦,更能体会少年血勇的可贵。”——我现场repo里的这句话,你看TV版能感受到多少?
——————————————————————————————————————————————
刘柏辛奇袭华晨宇:《Manta》
现场repo:我一直在想怎么写,最后只剩一句话:勇气可嘉。
TV版观感:为什么我只用四个字来评价?为什么现场投票会有409:90这样巨大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和我心底预计的几乎没有分别?我来冒死说一句吧:1月8日的现场,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她,不存在任何好恶,然而因为她敢于奇袭华晨宇从而十分期待的听众而言,我一句都没有听清楚她唱了什么——不是说要听清歌词,而是整首歌人声部分应该完成的律动、节奏、轻重,一概淹没在伴奏里了,然而播出版清晰了很多,但是,别告诉我你们听不出来那修出来的电音——我对这句话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再说两个点佐证一下:1、现场她唱完后停了大概十几分钟,现在看应该就是等待洪涛在后台宣布结果,于是现场互动采访了几位听审,问投票选择,唯一一位选择投给刘的男孩给出的理由大致是:我觉得她的勇气和尝试值得鼓励;2、结束录制去拿存包的一路上,几乎身边所有人的话题都在讲奇袭,我听到的几耳朵,完完全全一边倒,其中有很尖锐(当然也很不得体)的说法是:她奇袭谁都不可能赢,干脆选个最强的吧。我想说的是,对比华晨宇被削弱成这样的现场,仅从这一首而言,完败的锅大众听审不背。我愿意期待这位年轻的姑娘在未来走出阳关道,如同我期待任何一位愿意坚守个人风格并且努力的歌手。可并不意味着你有无限未来,我就要给你有限的今天投票。
——————————————————————————————————————————————
萧敬腾:《那女孩对我说》
现场repo:一个巨大的悲剧是,在他演唱的大约一半时间里,我的视线和他的脸之间,横亘着一根巨大的摄像机摇臂。所以只能听。在长时间的串讲之后,还要现场演绎一首具有难度的歌曲,甚至整个演绎超出了我原本对他的期待值,很难得。高音部分的力度比当初带狮子来的时候游刃有余太多。但恐怕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整首歌一直处在一个对听众具有压迫感的区间,该松弛和稍弱处理的地方,层次感显得有那么一些不足。
TV版观感:我郑重说一句,当天的萧敬腾没有走音。但是同样拜后期所赐,他金属感的高音一修,也是被修出了一点点电音感。同样伴奏被加强,人声谈不上削弱,但冲击感被伴奏弱化了,最后“不重”两个字你认真听,可以听得出来被明显先降低音量又加大的后期处理。这又是一出令我无语的迷惑行为。和现场听同样的感受还是贯穿整首歌的压迫,观众一直被冲冲冲,会出现疲惫感。认真回看了TV版之后我确定,起码在最初的主歌部分,萧敬腾是是试图区分层次的,所以这个问题编曲要负更大一些责任。
——————————————————————————————————————————————
我的现场排名:华晨宇、袁娅维、周深、米西亚、徐佳莹、萧敬腾、毛不易。投票过程中,除了华晨宇之外,2-5位都是我纠结的。事实上大家看昨天的得票数,也能看出其他大众评审和我一样的纠结,2-5位的差距非常小。
如果只看TV版,排名会是这样:袁娅维、毛不易、徐佳莹、华晨宇、米西亚、周深、萧敬腾——而且这个排名彼此差距会更加微弱。你们觉得,是谁的原因?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安利推荐|【开箱并安利ヨルシカ】优秀的实体专辑包装设计 (ルミリー)
- 谁有歌手2018的网盘资源😭😭 (ispyoo)
- 歌手突围赛大家看了吗?海来阿木改唱法了,我妈已经听哭了 (mo)
- 水贴闲聊|你们对贺岁专辑或歌曲的想法 (wowo)
- 如何评价滚石乐队77岁吉他手鸡丝理查在舞台上被歌迷恶意往舞... (自动扫地老太太)